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品熊小姐
写作、历史、理财、金融、管理。 爱学习的品熊...
今天看啥  ›  专栏  ›  品熊小姐

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揭开序幕的王薄和后起之秀的三大主力军

品熊小姐  · 简书  ·  · 2019-07-24 11:15

611年这一年,隋朝的气数因为繁重的徭役制度、气势恢宏劳民伤财的京杭大运河,让败家子隋炀帝败得一干二净。紧接着与高句丽两败俱伤的三次战争后,隋炀帝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了:不再强大的武力和怎么打也打不完的农民起义。

资治通鉴中说:“官吏贪残,因缘侵渔,财力俱竭,安居则不胜冻馁,死期交急,剽略则犹得延生,于是始相聚为盗。”官吏暴力贪婪、鱼肉百姓,老百姓家里没米又没钱、穷得叮当响。我们想老老实实当个普通老百姓,可是普通老百姓饥寒交迫,过不了几天就得死。想要让自己的性命苟延残喘,只得聚众闹事,做个强盗抢点吃的才能多活些日子。

而第一个造反的便是被逼上梁山做了强盗的山东邹平的王薄。王薄此人原本就是一个卖劳力的,是那帮建东都、挖运河、造战船的苦役份子之一。611年,这个盗贼自称“知世郎”发动了农民起义。而到了大业八年也就是612年,许是隋炀帝杨广真是让人讨厌,不到一年的时间这只农民起义军的规模居然已经发展到了数万人之多。

而后因为轻敌,王薄率领的这只农民起义军被隋将张须陀讨伐了。尽管这次的农民起义失败了,但是这场战争拉开了隋朝末年农民起义的序幕。一个王薄倒下了,千万个王薄站起来了。

而后,隋朝末年,在隋炀帝挖好大运河三下江都、在三战高句丽的过程中,全国范围内有超过百支农民起义军造反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隋朝这个天灾人祸俨然就是一片干草丛生的破败景色,终于被这些起义军点燃了革命的大火。

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到李渊称帝、唐朝建立的公元618年,这七年时间隋朝处于一个完全动荡的时期,各方势力此起彼伏、逐鹿中原。而总人数多达数百万的这数百只农民起义军最终汇集成了三支反对隋朝的主力军:第一个为河南的瓦岗军,第二个为河北的窦建德军,第三个为江淮的杜伏威军。

我们先从三支反对隋朝主力军中势力最大的瓦岗军开始说起。

瓦岗军最早的领袖名为翟让,611年翟让因罪逃到河南瓦岗寨聚众起义,没过多久以王伯当、单雄信、徐世绩为典型代表的一大批人加入了翟让的起义军中,势力日益壮大。翟让一开始其实没什么野心,在瓦岗寨基本就是小打小闹,以求在这个乱世混口饭吃,完全没有什么逐鹿天下的愿望。直至五年后,也就是616年,王伯当为翟让推荐了一个人,这个人让瓦岗军发生了质的转变,而这个人叫作李密。

农民起义军,一般都是草根出身没什么大出息也没什么文化。可是这个李密,与他们不同,他是贵族出身。李密这个人,与杨玄感是好朋友。这让我们不难猜出他曾经参与过一次正规军起义,是哪次起义呢?便是因为隋炀帝在杨素死后对这个死人出口不逊,使杨素的儿子杨玄感趁着隋炀帝二征高句丽时起兵造反的那次起义。

李密打小便于一般人不同,隋炀帝与他在朝堂之上还曾有过一面之缘。隋炀帝见到儿时的李密时,曾问身边的宇文述:“左边儿柱子下面儿站着的那个穿黑衣服的小孩儿是谁啊?”宇文述回答说:“他是蒲山郡公李宽的儿子。”隋炀帝同宇文述嘀咕一句:“这个娃娃东看西看没点儿规矩,跟常人不同,让他离我远些,不要来给我做手下。”

尽管隋炀帝继位后是一个非主流的淘气包,但是能夺下江山的他也绝非等闲之辈,识人之事与常人相比也擅长许多。他能发现儿时的李密便于他人不同,可见这个李密确实有着非凡之姿。

那么这个李密究竟做了什么?而他与王伯当又是如何相识的?最后瓦岗军的走向又是如何呢?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