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书山花开
一个爱书的人,希望用拆书、书评和读书笔记,传播书香,芬芳生活; 愿爱书的人携手同行,书山为屋勤为径,文章有神交有道。 公众号:书山花开
今天看啥  ›  专栏  ›  书山花开

生病是偶得的福

书山花开  · 简书  ·  · 2018-07-31 06:52

健康时,想不到身体,晨起晚睡,不知疲倦,万般折磨;等想到身体时,不是迟了,就是有些吃亏了。

不知怎么的,进了医院,开了刀,差不多整周都住院了。医院环境清幽,公园式的,庭院,池塘,花花草草的,绿化面积不小。室内也整洁,即便刚开始的六人一房,嘈杂声小,更何况后来的三人一间,相对于车水马龙的街道,熙来攘往的城市,这也算是世外桃源了。

住了几天,忽然悟出一个道理:生病是偶得的福气

谨细述如下.

1.放下琐碎,放下牵挂,心念惟一

在家时,总有千般操心,万种琐碎,心浮气躁,心慌意乱。即便是暑假,也不例外。听音频课,翻书,写读书笔记,在简书上日更,单单这几样,没有四五个小时下不来,况且微信群里热闹了,要去看一看;有精彩的文章发布了,要去浏览一番。甚至于天气的警报、每日手机移动的信息,骚扰电话,都使人精力分散,心神不一。

但在医院里,没有网络,一个姿势躺着,盯着盐水一滴一滴的下流,啥事也做不了,啥事也不需要做,因此放下了牵挂,放下了琐碎,心情慢慢的沉淀下来,过滤剩下的就是宁静与安心。

2.远离尘嚣,起息有常,恣意酣睡

在家时,心里起着很多杂念。看着人家微课做得好,想学习,忙着鼓捣各种软件;看着人家共读稿和听书稿写得好,到处问,哪里有可以学习的路径?好不容易进群学习了,要求一大堆,随之带来的事情也一大堆,怎么读书,怎么写大纲,怎么取标题,怎么开展要点,听课,看例文,揣摩,研究,忙忙碌碌,好不容易写成一本,等老师的批改意见,等啊等,等来的红字一大堆,问题丛生,需要改正的到处都是,看得心都焦了。要改正,要找例子,要重新某些章节,千头万绪,看着就心慌慌。 焦虑,倍感焦虑。

一到医院,就万事放下,什么也不想。没有电脑,什么事情也做不了;没有网络,什么信息也不需关心。当夜晚来临,病房的其他人九点就熄灯睡眠了,我也只能随波逐流,不看书,不想事,早早睡,早早起。渐渐地,起息有常,睡眠的质量也渐渐转好。

3.隔绝网络,与书为伴,心底纯粹

我觉得医院和家的最大的区别,医院的环境不允许你想得太多,其次就是他们不给网络。没有无线网络,而我基本不包流量,所以对我而言,“断网”就把我拖向一个世外桃源。

想想在家,每天上网,每天用电脑,忙忙碌碌,无非就是瞎折腾。现在终于静下心了,在女儿给我带来的仅有的三本书里“生活”。

手机和网络的信息,是人家扔给你的,像炸弹一般,有人到处在狂轰滥炸,让你躲无可躲,即便没有击中要害,也让你的心很受伤,让你的脑时时震荡。

书就不一样,它静静躺在那儿,有限的数量,整齐的安置,只有等你需要的时候,在你伸手说要时,她才惠然肯来,悄悄地进入你的生活,抚慰和润泽你的心田。

这时候,你很纯粹,就像书那样纯粹,读书就是生活的本身,没有外在的任何附加。

这就是住院偶得的幸福,是难得的生活体验。

不过,我想,要做到以上几点,或许也是要有前提的:

第一、病不能太重,若元气大伤,半身不遂或者其他什么可怕的病就没有任何福气可言。

第二、住院时间不能太久,太久必然厌弃,厌弃就没有味道,或者不厌弃也会养成新的恶习,会殚精竭虑地把家中原有的恶习统统搬来。

第三、不能有心里负担,最好是能行动自如,能自我料理,挂盐水之类的,也能自己解决,不必有人虎视眈眈看着,让你觉得在监视你一般或者让你怀有愧疚之感:因我一人之过,连累家人遭难,如此就再无幸福可言。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