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凌逍逸
微信:jiangjunzhishan 心怀善意 常念感恩
今天看啥  ›  专栏  ›  凌逍逸

【日知录56】锦囊问题分享:你是怎么阅读的?

凌逍逸  · 简书  ·  · 2018-07-22 23:53

【日知录56】锦囊问题分享:你是怎么阅读的?

【文学群·凌逍逸】/文

今天成长营活动第五天,因为昨天比赛加夜游广州,今天早上作息时间略微混乱,甚至于忘了发布当日的【锦囊】,在广州塔休息的时候才发现漏了今天的,发布时想到问题有关的内容之前答应大家好几次要分享却一直没有动静,就趁着今天的问题分享和【日知录】一并写了。

发布的【锦囊】如下——

【锦囊0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虽然我对踏踏实实努力的信任胜过一些捷径式的“工具”和“方法论”,但很多时候会发现确实存在一些特别好用的“工具”或者“方法论”能够极大的帮助你提高做事的效率,或者帮助我们成长,让我们生活更美好。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享一下你自己亲测有用的方法论吧。可以是阅读、写作、个人成长、情绪管理等等方面的,只要是利于我们生活更美好的技能方法就行。

选择阅读这个话题作为分享点,部分内容之前已经说到了,相信再次来看会觉得不一样。

【分析页】

每次阅读一本新书,我会配合新书准备一张纸,纸上会记录我什么时候开始看这本书,这本书翻看了几次,几次看完,每次看了多长时间,结束日期标注,整体就可以得知我读完一本书究竟花了多长时间,以及阅读这本书的时间跨度是多长。

通过这样的操作,一来我发现于我而言,只要不放水,10天左右,大部分书花4-5个小时读完是可行的。其二,我能通过我读完一本书的周期和读完一本书的时间评估我的阶段性状态。第三就是,每一次记录时间后我会进行单次的状态评估,同时适当的以文字批注在时间记录后面,借此知道自己该次状态好坏原因在哪里。

如果你用过读书类app,可以用心关注一下,你读一本书第一页会记录你什么时候拿到这本书,读完后也会显示你读完这本书读了多久。

说明一下,我没给app们提供过策划哈,当然这也从他们那里学的哈,毕竟目前那些app还没实现我说的有些东西。

【计时器】

之前读书会和第二期成长营我都说到过这个,我们每个人的手机都有自带的计时器,我根据不同的任务量级设置了匹配的时间。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一般给读书匹配的时间是“15分钟”,在这15分钟里,我大部分时候都能做到只看书,整体的专注力会有相对显著的提高。

等计时器响了之后我们根据的当下的状态是好是坏,决定自己是再看一部分还是当下结束该项任务。

大部分看过、了解过“番茄钟原理”,好像有点像吧,不过坦白讲,我没看过那东西,15分钟的技巧是我看一本大家觉得鸡汤的书时挖掘到的,这个技巧还可以用在很多地方。

最直观的是——克服拖延症。

大部分时候你觉得不想做什么,或者觉得做什么很费劲的时候,你给自己15分钟就去做,心理学上有个“飞轮效应”,可以去查查,基本你只要过了前几分钟,你就觉得也没啥了。

还有很多,可以去考量一下,实践出真知,如果有什么新的想法,欢迎补充交流。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