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尘外梦魇

记忆中的1988(一)

尘外梦魇  · 简书  ·  · 2019-04-02 12:05

记忆中的1988,前半年已经被格式化了,因为枯燥、压抑,一切的不愉快都被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删除了,终于告别了那个每天被各种分数划分优劣、每天被目光鞭打的高中时代,青涩的恋情还没来得及发生,与老师们的恩怨情仇已经全部切换为感恩、祝福...

古都西安的城墙是1988年夏天最深厚的记忆,这道墙外是羞怯的中学时代,搭着3路公共汽车穿过城墙就开启了我们青涩的成人世界。

校园的大门在当时还是算比较上档次的,够大、够高,可以满足我们小小的虚荣心,校园里面对于从小在大学校园中长大的我来说,没有什么陌生和惊艳的地方,反而会在心里处处的进行着比较。但是对于很多农村来的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充满着希望的、必须要珍惜的。

这种不同的心理态度其实在以后的学习及工作中也得到了印证,一直对学校、对专业、对职业充满敬畏感的同学,自然而然的成了主流,我也是顺其自然地成了非主流。

场景一、占床位

那个时候的宿舍的标准配置一般是四个上下床,七个铺位是用来睡觉的,一个空铺是供大家放置行李,在靠窗的位置有一个大大的桌子,这个桌子用来吃饭、用来写信、用来垫脚爬出窗外晾晒衣服等等,是整个宿舍里的一个大件。还有门边的一个架子,这个架子我们用来放饭盒和暖壶,那个时候每个人都至少有一个暖壶,每天早晚打开水是必修的功课。

一共有四个上下铺,就有了四个下铺和四个上铺,还有靠窗不靠窗的区别,每个人心中对最佳位置的取舍都是不同的,比如说我,因为到的早,选择了左边靠窗的下铺,但是就必须接受别人吃饭或者写字的时候就要坐在自己的床上,有利有弊。右边靠窗的下铺被后来的老大(新疆姑娘)占了,应该大体和我一样喜欢窗户和方便;

老六(是个四川姑娘)一进来很满意的选择了右边的上铺,她高兴的说这样就不用天天整理床铺了,也不会让别人看见自己床铺的乱;

老四(来自新疆的上海姑娘)在靠门的下铺和我头顶的上铺之间纠结了半天,在老二进门前的一瞬间果断的决定了,成了睡在我上铺的姐妹;

随后到来的老二、老三、老五因为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只能默默地谴责自己的晚到,无奈的接受了。

因为大家彼此不熟悉,每个人小心试探又不愿意太过谦让导致自己对该有领地丧失主权,交往从客客气气的“礼尚往来”开始了。

场景二、饭票换菜票

那个时候我们每个月有30斤饭票和30元的菜票,学校的早餐一般是0.2-0.5元加上相应的饭票,午餐和晚餐一般0.5-1元加上2-4两的饭票,一般女生一天用5-6两左右的饭票就够,所以到月底就会有饭票的结余。

可怜那些食量比较大的男孩子,一顿正餐三个-四个馒头配一份菜是很平常的,所以大多数男生饭票都不够,家境好一点的就需要再用粮票去买,很多来自农村的男孩子就没有那么多粮票。只有少吃菜,把菜票结余下来,到了月底就有机会和女生换成饭票。

刚开始我们宿舍来了两个来换饭票的矮个子男生,一个宿舍的,家都是农村的两个男孩子搭伴来的,两个羞涩的男生敲门后,我们都面面相觑:

“你们找谁?”开门的老五不明情况的回头问我们。

因为是新开学,到女生宿舍来的男生基本是三种:循着追求目标来的男生,老乡,还有中学同学,这些都是有目标的,谁是来找谁的大家都基本掌握。

这两个个头矮矮的男生,看着我们宿舍里七个平均身高超过167的大个子女生,怯怯的问:

“你们有多余的饭票么?”

哈哈,是来做生意的,上门的都是客,于是招呼落座,大家拼凑饭票,愉快地完成了饭票和菜票的转换,各得其所。

这两个怯怯的男同学从此成了我们宿舍的常客,友谊从换饭票开始。

场景三、午夜着火

西安是个很尴尬的地方,号称四大火炉之一,但是冬天的冷是刻骨铭心的,没有暖气!

到了最冷的考试季,我们的标准配置是暖壶、暖水杯、暖手壶、书包、坐垫,全副武装的去有暖气的教室占座位。

最惨的是回到宿舍,全靠体温,所以各种取暖的办法都用过。宿舍里不让用电炉,大的电炉容易被跳闸被发现,我们就买小电炉,而且只能用一个,用电炉烧水是最贫困的时候,一般用来煮粥,一大碗白米粥配一点食堂里不要钱的咸菜就可以暖和七个胃,再富裕一点的就是煮咖啡,那个时候有小铁盒装的上海咖啡豆,就是奢侈品了,一般不敢煮,不是怕别人来蹭咖啡,主要是怕咖啡的香味招来宿舍管理员。

就是这样,床也是冰冰冷冷的,把热水袋从床头推到床尾,热水袋很快就不热了,但是被窝还是冷的,没有办法就只能靠青春的火气强行钻进去,冬天钻被窝成了一个大大的挑战。

不管怎么样,觉还是要睡。

记得是快到圣诞节的一天晚上,那天下了一个下午的雨夹雪,湿冷、泥泞让大家心情灰暗,于是早早就洗洗睡了。半夜就听见一阵阵的咳嗽声,迷迷糊糊的好像有人问候:

“老四你是不是感冒了?”

“不知道啊,就是感觉呛...”老四咕哝着把被子蒙在头上想继续睡。

咳嗽声越来越密集,老五最先被呛醒了“都醒醒,哪里着火了?”

老五的大嗓门把大家从梦里惊醒了,满屋子的浓烟,看不见火,开门、开窗户,冷风一下子就把屋里的烟吹跑了,这个时候上铺的老六一声惊叫

“烫死我啦!”

老六一脚踹开了冒着烟的被子,那个绿色的小台灯“啪”掉在地上摔碎了,灯罩还有一点残存,冒着塑料的臭味儿...老五的反应最快,一盆水泼在了老六的床上、被子上,火灭了!

可爱的老六,钻在被子里看着看着书睡着了,那个小小的台灯就被埋在了被子里,成了纵火者!

火灭了,烟也散了,深夜的古城西安南郊,七个女孩子凄冷地挤在一个床上,就是为了陪老六一起等待天明!



写到这里,我就真的开始想念老六了,还记得那个阴冷的冬天,那个被火烧过的被子么?

顺便问一下,作者排行老几?

(未完待续)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