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富裕047于月霞

教育正变革

富裕047于月霞  · 简书  ·  · 2019-01-26 21:40

我阅读的书目是《为了孩子重塑教育》读书笔记分享:

《为了孩子重塑教育》这本书的“序”部分中就教育思考提出的:

⊙ 什么样的教育更有可能成功

⊙ 让孩子不被人工智能取代

⊙ 过时的成绩单与精熟成绩单联盟

⊙ 未来不看考分看能力

⊙ 标准化考试必将成为创新时代的弃儿

⊙ 大学创新,获得实实在在的成长

⊙ 一起加入这场变革之旅

⊙ 做为教育创新真正的引路人

以上种种都真实地存在着,无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还是东方社会主义社会。面对现实,托尼·瓦格纳呼吁社会关心教育,变革教育模式,给孩子成功未来的技能和方法。

做为乡村教师的我,站在教育的边缘看我们的乡村教育,有一位校长的变革思想引起了我的共鸣。他就在于是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陈丕清,他发文《让教师从职业走向专业 让校长从职业走向事业》。让我看到了教育改革切实推行的希望和为教师减负的真正可能性。

图片发自简书App

黑龙江省很多地区的小学校,几乎还是班主任既教语文又教数学。我的学校就是这种情况。一个老师教两大主科的模式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缺少专职、专业教师于是聘用民办老师的时代产物,四十年过去了这种落后的模式依然被沿用着。这是黑龙江省小学教育的第一个“循旧”:不分科。老师天天疲于备两科新课,无暇反思。没有反思就谈不上改进,没有改进就谈不上创新和提升!没有创新提升就谈不上成就感和幸福感,时间一久自然就是职业倦怠!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二个“循旧”:不分段。小学是六年制,班主任就从一年跟班到六年。出现学困生“可以转校但不能调班”,于是只能挺到毕业。不考虑老师的长短板,不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不考虑这样的大跨度中间出现学困生怎么办……在孩子最重要的成长期,遇到一个班主任就得无奈跟六年,即使这个班主任优秀,谁也不敢保证说弊大于利!何况目前我们教师队伍的质量并不是高枕无忧。、

图片发自简书App

2014年,水师小学搞教育改革试点,大胆实行了“分科蹲段”模式。“分科”即班主任不再是语文数学“一把抓”,而是把语文数学分配给两个老师,由老师自己选择自己擅长的学科然后专教这门学科,让教师从职业走向专业。“蹲段”即让老师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年段,然后蹲守这个年段,让教师走向更专业!各年段,老师不动学生动。学校制定“学困生”交接制度,交接时只能减少学困生,而不能增加学困生。一年下来,老师的业务熟练了,精力充沛了,干劲足了,学困生减少了,成就感有了!

简单的“分科蹲段”,激发了老师们的积极性,更激发了校长的斗志,整个校园自信了。趁热打铁,校长信心十足地喊出了“零学困”的学校定位,旗帜鲜明地树起了一面旗帜一一再也不让一个孩子“不及格”地走出水小!从这一天开始,校长把学校当家,把老师当作兄弟姐妹,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她记住了五百个孩子每个人的名字。教育不再是她的职业,而成了她为之奋斗的事业。

职业与事业的最大区别,是和“畏难”再见。“不让学生不及格”这个目标很低,但“不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及格”这个目标却高不可攀!学校定位了,课堂必须定位,学困生就来源于课堂。学校定位“零学困”,课堂就得保证“让每名学生听懂每堂课”。因此,水师小学确立了自己的课堂模式:先读后教当堂训练,成立了语文、数学课题组,坚持“一课一得”,坚持“堂堂检测”,坚持“天天教研人人反思”,坚持“不放弃每一名孩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滴水能穿石,无差自然优!三年下来,水师小学成功了!学校还是那所学校,老师还是那些老师,孩子还是农村的那群孩子,但“零学困”实现了,家长认可了,社会认同了。从2015年开始,前来水小学习参观的教育同仁就周周都有、络绎不绝,2016年水小以“农村教育改革从何入手?”“如何创建学生喜欢的课堂”“怎样带领老师走出职业倦怠”为主题,举办了三期“齐齐哈尔市农村小学校长研修班”,齐齐哈尔市的小学校长大部分都来过水师小学!从2017年开始,陆续有齐齐哈尔市区学校和别的县区的学生转入水小。、

凡事起于微成于慎。水小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简单道理:振兴基础教育并不难,但必须解放思想!以学生为中心,让教师从职业走向专业,让校长从职业走向事业,教育不会不成功!

虽然做法很简单,没有增加人员,没有增加教育投入,只是改变一下固化的模式,村小的机制就活了,课堂活了,师生关系也好了,让专业的人干更专业的事就是事倍功半。期待成长,期待变革,期待未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