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吾爱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吾爱嘉

《这才是心理学》读书打卡9

吾爱嘉  · 简书  ·  · 2019-02-08 10:53

第8章避免爱因斯坦综合征:聚合性证据的重要性

科学中的概念变化遵从关联性原则,就是说,一个新的科学理论必须与先前已确立的实证是建立关联,新的科学理论不仅仅要解释新的事实,还要兼容旧的事实,这样才会被认为是一个真正的理论进步。新的理论可以以一种迥然不同的方式来解释就的证据,但是他必须能解释的通。如果舍弃关联性原则,以实验揭开生命的奥妙,思维控制上的新突破,飞跃性,全新,前所未有等词,让我们以为新的发现必定违反关联性原则,最大的受益者将是那些为科学和唯理论的贩卖者。

很多科学领域的进步靠的都不是某一个突然的突破,而是由一系列构不成重大影响的停顿及前进之间的反复组成的。科学理论的模式都是循序渐进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在过去一个世纪中的突飞猛进,不是因为一个爱因斯坦式的伟人在关键时刻现身,而是数百个存在瑕疵的事业所产生出来的数十种灵感和洞见,促成了现代生物学的整合。

科学也都是由那些原本缺乏共同主题的知识不断积累聚合性证据,在瑕疵中进步,先前的讨论引出了一个证据评估的原则,这个原则称为聚合性证据原则。

心理学结论往往是建立在聚合性证据原则之上的。心理学实验具有高度模糊性的因素,因为其研究的问题涉及复杂的人类行为,我们不应该对知识的不完整和最后结论有待探索等事情反应过度,并开始怀疑心理学究竟能否产生有说服力的结论。我们也不应该被心理学不可能成为一门科学这种非理性的主张诱惑。如同我们在前进的过程当中肯定会有不完美,看不到希望的时候,然后就开始怀疑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是否有意义,我们只要记住继续持续行动。不要因为这些不完美而怀疑自己的努力是否有结果。

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许多决策,都建立在不同研究结果能否汇聚为一个结论的基础之上。尽管每一种研究都存在问题,但当来自不同方法的数据能较强的汇聚起来的时候,医学研究者们就能够做出有说服力的结论,这与心理学家可以用聚合性证据原则来帮助他们做出电视暴力对攻击性行为有影响的结论一样。在医学上,科学是一点一点,一小步一小步的进步的,而不是突破性的进步,但是媒体总是将事情描绘成相反的形式。

在评估心理学的实证证据时,心中要想的是科学共识,而不是重大突破,是渐进整合,而不是大步飞跃。

旁观者效应是指一些人在看到他人处于危难之中时,并不施以援手,当有更多潜在的帮助,厂在厂时,帮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会降低。

个案研究的真正作用:为更有效力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假设。个案研究之后,研究者多采用相关研究来确认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真正的关联。如果相关研究证实了变量之间的关联,研究者就开始尝试采用实验法来对相关变量进行操纵,借以找到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

聚合性原则的最后一个启示是当一个问题的最初研究结果看上去有写矛盾时,我们不应当对此感到绝望。这些矛盾只不过是因为我们对问题理解得还不够充分,这些矛盾还可能仅仅是偶然事件或者源于不同实验在方法上的细微差异。

在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里,将来自不同研究的证据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结论,已经能够通过一种更为正式的方法来实现,这就是一种叫做元分析的统计技术。 我们应更加重视元分析,并将之视为一种消除科学领域内相互对立研究之间的不断争议的方法。

在这一章中,我们了解了跃进模式对于心理学来说是一种糟糕的模式。渐进整合模式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框架,凭借这个框架,我们就能够理解心理学中的结论是如何形成的。聚合性证据原则描述了心理学上研究的结果是如何被整合的,没有一个实验室可以一锤定音的,但是每一个实验至少都能帮助我们排除一些可能的解释,并让我们在接近真理的道路上向前进步。当概念上的变化发生时,它必须遵循关联性原则,新的理论不仅要能解释新的科学数据,还必须能解释已有的数据。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