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守护太阳的人
文以载道,愿以文化心。
今天看啥  ›  专栏  ›  守护太阳的人

城市里的不自由之感

守护太阳的人  · 简书  ·  · 2020-03-10 22:15

宅在家,最常做的事儿,就是坐在三楼的飘窗上发呆,每每这种时候,孩子们就会挤过来一起嬉闹玩耍。然后我们三个人就一起坐在飘窗上望着窗外发呆。当然并不是真的发呆,只是被窗外灵动的景色深深的吸引住罢了。

比如,有时看着窗外的香樟树巨大的树冠被风吹的摇头晃脑的时候,我就会抱着小宝一起摇来摇去的。小宝就会说,妈妈,你再晃,就把我晃到树上去了;

比如,有时看着窗外天上的白云悠悠的飘动的时候,宝宝们就说,妈妈,云朵看起来好舒服啊,要是我们能躺在上面就好了;

比如,有时候,窗外在下雨,宝宝们打开窗户,就要把小手伸出去,说要接雨珠儿;

还有时候,我们会看见几只小野猫在楼下的树丛里跑来跑去。偶尔一次,居然还看见一只黑猫爬上了一棵树。还有一次还有一只小蝴蝶轻轻地飞到了我们的窗前。

大多数时候,我们会看见各种各样的鸟儿在窗外的各种树的枝头飞来飞去的。比如今天吧,宝宝们又坐在那里看鸟,一只挺大的鸟儿,黑色的,嘴巴有点红,落在不远处一棵银杏树的枝干上欢快的跳来跳去。因为早春不是银杏树的季节,相比其他的桃红柳绿,这棵银杏树就只有光秃秃的树枝和树干,小鸟儿的一举一动看起来就特别显眼。

两个孩子居然推开窗对着鸟儿大喊大叫的,我忍不住要制止她们,让她们不要喊了,小心会干扰到楼上楼下或者左邻右舍的人。她们觉得很憋屈,说是和鸟儿再说话,并且认为鸟儿确实听到了他们的声音,并且和她们在互动。我想这也许是真的,可是那又能怎么样呢,还是必须要制止她们,毕竟我们住在这里,不能吵到楼上楼下左邻右舍的邻居,这样的行为是不好的,是不文明的,这算是基本的城市生活准则和文明公约吧!

看着孩子们被迫偃旗息鼓了,其实,我也有点失落的。赶紧对她们说,没事儿,等放寒暑假了,我们以后有机会回姥姥的老家,就去那个山谷里随便喊,想喊多大声就喊多大声,什么也不用怕,也不会有人说你们。孩子们听了,倒是很高兴,只是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这种机会罢了。

我忽然想起自己小时候,住平房,左邻右舍的好多孩子每天都在外面疯玩儿,打沙包,跑城,跳皮筋,捉迷藏,追来跑去的,到处都是欢笑声,每天都能玩好久,直到爸妈喊回家吃饭了,才意犹未尽的回去了。那时,在外面疯玩儿时候,是多么的尽兴啊,从没有想过还需要控制自己声音大小,脚步声大小这个事情。

可是现在的孩子就不同啦。就说我们家这两个小姑娘吧,一个八岁,一个三岁。孩童天性,总喜欢追逐跑跳打闹,除了睡觉画画看动画片,没有一课能消停的时候。楼下住了一家三口,一个孩子也比我们大不少了。一开始,常常因为我们家俩孩子在家追逐嬉闹的脚步声太大而轮番上来敲过几次门,要求我们声音小一些,注意一下。

还能怎么办呢,为了邻里和睦,只能是尽量体谅别人,管自己家孩子吧。所以孩子只要稍微在房间里走路声音大点,我就要说她们,时刻提醒她们声音小一点,不要跳,不要闹,小心吵到别人。天天叨叨叨,孩子们嘛,天性总是很难约束的,但是她们心里也有了个弦儿,不会像最初那样毫无顾忌了,所以也就再也不会尽情尽兴了。

在我心里,对于这样的生活,多少总是有些遗憾的。安静,不大声,不跑跳,对于成中年人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儿;对于老年人来说,是无能为力而不得不如此的日常;但对于孩童来说,却真的是一种对天性的人为的强有力的压制和束缚。

每当这种时候,我总会非常想念家乡云雾缭绕而空无一人的山谷,我也非常想念大西北一望无际的辽阔的戈壁滩。但凡有机会,总会想要带孩子们去畅快地疯玩儿,玩儿地尽兴,玩的肆意,让她们有机会将自己置身于辽阔的天地之间,让她们去感受到,人不仅仅是各种社会角色的组合,他们还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文明与野蛮之间,是否真的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当我们从小被逐渐驯化为一个符合这个社会规则,最有利于这个社会发展的文明人的时候,我们是否已经将自己的天性野蛮的锁在了一个无人可知的黑暗角落,我们是否已经离自己最初的纯真越来越遥远?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