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老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老草

《追风筝的人》:小说有伏笔,命运皆轮回

老草  · 简书  ·  · 2018-04-28 20:19

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同诸多小说一样,在多处埋下伏笔,使整部小说的故事情节既显得合情合理,又特别打动人心。让我们惊叹的除了作者的文笔外,还有小说的整体布局。

《追风筝的人》一共二十五章。小说的主人公阿米尔相伴成长的仆人哈桑,其实就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这个秘密是在小说的第十七章,拉辛汗亲口告诉阿米尔才真正揭开来。但是我们在读小说前面五六个章节时,从老爷对待哈桑的态度不难猜出哈桑的身世。

当阿米尔和哈桑在喀而湖畔打水漂时,阿米尔的父亲在旁边看着他们,他伸手拍拍哈桑的后背,甚至还用手臂搂住他的肩膀。如此亲密的动作完全不像一个高高在上的老爷,对于一个仆人孩子应有的举动。阿米尔少爷甚至时常觉得父亲对哈桑的亲昵和疼爱远远超过自己。

正是因为受不了父亲对哈桑的热情,对自己的冷漠,阿米尔才会为了赢得最后那场风筝比赛来博取父亲的开心,用以修复冰冷的父子关系。才能残忍地看着哈桑遭阿塞夫的性侵而默不作声;才会使出卑劣的手段来逼走哈桑,以获取内心自欺欺人的安宁。

“哈桑哪儿都不去,他就在这儿陪着我们,他属于这儿。这里是他的家。我们是他的家人......”最直接最决绝的语言里藏着最深沉的爱。可是,这份爱终究是薄凉的。当阿里和哈桑去意已决时,阿米尔父亲,这个铁骨铮铮的男子,甚至用嚎啕大哭来挽留。

即使再善良,哪怕再仁慈,也不可能爱别人家的孩子甚于自己的亲生骨肉。老爷之所以那么疼爱哈桑,更多时候是因为怜惜,因为无法公开地爱他,觉得自己亏欠哈桑太多。而他在阿米尔身上看到更多的是自己懦弱的影子,所有心生厌倦。

读到哈桑为了护住那只蓝色的风筝,而遭遇到阿塞夫及同伙强暴时,我的内心是疼痛的。“为你,千千万万遍”是一种低到尘埃的忠诚。性侵,在任何人眼里都是极为残暴的字眼。一个10岁的小男孩,要遭受这种令人难以承受的痛苦,我们难免为他成年后的生活担忧。

有些强暴是在身上,有些强暴埋在心里。为了得到那只蓝色的风筝,阿米尔昧着良心,眼睁睁地看着哈桑逆来顺受地接受阿塞夫的污辱,不帮忙不出声。

或许身上的伤痕容易愈合,内心的不安将陪伴终生。哈桑和阿米尔长大成人后都拥有幸福的婚姻。不同的是,哈桑的幸福里写满了美满。他有了自己的后代——聪明勇敢的索拉博。而终生不孕的阿米尔,幸福中带着残缺。

阿米尔的残缺要通过自己的救赎来得以成弥补。所以,他踏上了寻找解救索拉博之路。

索拉博身上有着太多哈桑的影子。他那从不离身的弹弓总是能百发百中,这也是哈桑的绝技。

当年阿塞夫和两个同党在路上碰到阿米尔和哈桑时,当阿塞夫掏出不锈钢手套要欺负阿米尔时,10岁的哈桑拉满了带有石头的弹弓,对准阿塞夫的左眼,准备进行反击。阿塞夫不得不做出让步。

当阿米尔去解救索拉博时,阿塞夫再次带上了不锈钢,跟阿米尔清算陈年旧账。当一个又一个拳头落在阿米尔身上时,索拉博把拉满的弹弓举过肩,橡皮筋的弓杯里装着一个铜球。他松开弓杯的同时,落下的是阿塞夫左眼的玻璃状液。那一年,索拉博10岁。

哈桑和索拉博父子两人都曾遭受到流氓阿塞夫和他的同党瓦里和卡莫的性侵。在10岁那一年,他们拉满弹弓对准的都是阿塞夫的左眼,目的都是为了保护阿米尔不受阿塞夫的欺负。不同的是,当年,哈桑没有拉开的弹弓,索拉博替他拉开了。

因为阿塞夫的拳打脚踢,阿米尔的嘴唇上最终留下了一条淡淡的伤痕,那样子像极了从前哈桑的兔唇。而这道伤痕,也让阿米尔找回了勇气与自信,让他在救赎的路上越走越宽。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