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近期,在“典赞·科普中国”特别节目中播出了年度科学辟谣榜,对10个常见的谣言进行了真相解读。这些谣言涉及HPV疫苗、腐乳、电子烟、抽血检查、味精、降压药、酸性体质、汤的营养、爱笑的人与抑郁症的关系以及豆腐与肾结石的关系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HPV疫苗‘价’数越高预防效果越好?
真相解读:‘价’是HPV的型别,二价、四价和九价预防宫颈癌效力相当。并非价数越高效果越好。
关键观点2: 腐乳有霉菌,吃了会致癌?
真相解读:正常食用腐乳不会致癌。其中的霉菌为有益食用菌,不会产生致癌物。
关键观点3: 电子烟没有危害?
真相解读:电子烟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对人体有危害。
关键观点4: 抽血检查会降低人体免疫力?
真相解读:抽血200—400毫升不会降低人体免疫力,短时间内免疫力会恢复正常。
关键观点5: 味精是化工产品,有害且致癌?
真相解读:味精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并非有毒物质。在高温下可能产生焦谷氨酸钠,但不致癌。
关键观点6: 常吃降压药会使血管变脆?
真相解读:真正影响血管健康的是高血压,降压药不会损害血管。
关键观点7: “酸性体质”更容易致病?
真相解读:现代医学中没有‘酸性体质’的概念,人体的酸碱度与食物无关。
关键观点8: 汤比肉更营养?
真相解读:煲汤过程中,肉和骨头中的蛋白质会释放到汤中,但大部分营养仍留在肉里。
关键观点9: 爱笑的人不会得抑郁症?
真相解读:抑郁症患者可能存在多种表现,不能简单以个性判断。
关键观点10: 常吃豆腐会导致肾结石?
真相解读:适量吃豆腐不会加重肾结石病情,结石病人需注意均衡饮食。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