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古眼
为文忌假当嬉笑怒骂,做人求真毋溜须拍马。 个人原创文章,转载恭请联系。 小说集《人在荒园》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微信damoguyanwo
今天看啥  ›  专栏  ›  古眼

【谈古论今】洗刷刷,洗刷刷

古眼  · 简书  ·  · 2018-10-06 07:41

人生太短,短得像一个笑话;

历史太长,长得像一串笑话。

                                                                                                  ——题记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掌故,一个习以为常的日常细节,因为附庸于身心,太过熟悉,久而久之,我们就忘记了它最初的模样。哺之以忍耐,育之以情感,正如一颗粗粝砂子之于河蚌,经春夏秋冬培养,竟致成就了珍珠般的璀璨传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真可谓世人目光短视的一厢情愿。这片土地上的真相是: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是跳蚤。传统的主宰,神奇的光阴,才是真正的魔法师,我们只是表演魔法的材料。



生在天府之国,长在巴蜀大地,谁个不会使用洗刷一词呢。它显然不是指妇女们为一家老小的洗洗涮涮,而主要用于形容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或者说法,有调侃、夸大、贬低、笑话(有时也是嘲笑)等意思。



比如,世人常有自夸嘚瑟之时,这时旁边就有人顺着夸你:兄弟,你的能力我还不知道?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人见人爱,花见花开……你怎么回答?你当然听出了表面给你戴高帽子,实则嘲笑之意,所以你会说:你就洗刷我吧!



这样名实不符的夸张伎俩,在当下网络上更是得以广泛应用。认真严肃的批评,没有几个人喜欢,而高唱赞歌却又并非心甘情愿,怎么办?幽默搞笑的广大网民就发扬了这个表面褒扬实则批评的皮里阳秋手法。追溯起来源远流长,实乃孔夫子的春秋笔法之变种。



它虽是批评的药丸,但因为包裹了一层甜蜜蜜的糖衣,也就像西药里广泛运用的胶囊,良药不怕苦口了。在嘻嘻哈哈的贫嘴斗嘴中,洗刷与被洗刷的双方不至于闹得剑拔弩张、你死我活。当然,如果被洗刷的一方脑瓜子不那么空勺,比较实诚,也可能把暗含机锋或讥讽的一番别有用心的话语当作好话来听了,用川话说,这叫把泻药当补药了。川渝的这个洗刷,从效果上看,类似于北方人的开涮,但没有开涮直接。



如此好玩有趣的洗刷,体现了川渝民众有别于中原文化的幽默搞笑的个性,让人不自觉地想起三星堆出土的那些神秘浪漫的漫画似的青铜面具,凭直觉,我们知道它吊儿郎当、老不正经的背后,一定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



几年前,流行一首歌,大张伟的词曲,由四川花儿乐队首唱,名字就叫《嘻唰唰》。老实说,一开始我是听成了《洗刷刷》的,以为与我们的方言洗刷有关,找来一听一看,才晓得误听误判了。不过,有意思的是,这首歌里的几句歌词,唤起了我的儿时记忆。



请你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

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闪闪红星里面的记载

变成此时对白



小时候看得最多的电影,除了《地道战》《地雷战》,就是歌词里提到的《闪闪的红星》了。主角是红军经过之地的一个小男孩,叫潘冬子,在红军的帮助之下,打土豪,斗地主,分田地,搞得天翻地覆慨而慷。那晓得红军走后,恶霸地主胡汉三的还乡团随白匪军回到村里,胡汉三向人民群众发动了反攻倒算:你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把它用在新时代的小青年谈恋爱、闹别扭、断绝交往上面,就搞笑得尺度很大了。但我疑心现在的九零后和零零后并不明白这段过往,大张伟的这个解构和搞笑就很有限。难怪嘻刷刷的MV要配上拖地、洗衣、刷碗之类的城市生活的日常情节,而不是恶霸地主胡汉三大难不死反攻倒算时的嘚瑟画面。曾经的农民血洗地主,以及后来的地主血洗农民,一段血淋淋的你洗我刷的历史,被嘻嘻哈哈的嘻唰唰所替代,被洗刷所用的泡沫所覆盖。



我们的历史常常就在未经发掘、甄别、反思以及反省之时,便被避实就虚,举重若轻,嘻嘻哈哈地淹没于世俗庸常之中。无论多么惨重的悲剧,到了我们的文化酱缸里,无不被喜剧化,被娱乐化。



屈原的悲剧被几张粽叶包裹起来,化为苟活者的美食;宋朝灭亡,被蒙古人灭族,干脆把灭我祖宗的大汗视为自己的大汗;满清入关扬州十屠,而留存的集体记忆里,仅限于风流天子乾隆下江南;抗战十四年,牺牲几百万国军,却被演绎为手撕鬼子之类的横店神剧!



最搞笑的是张献忠为什么血洗四川,如此严肃的一个话题,都被这样一个笑话搞笑:张献忠的部队驻守在湖北与四川交界处,有一天张献忠走出军营在山脊上大便,顺手就在四川境内扯了一把草,来擦屁股。没想到他抓的是一簇荨麻(又称蠚麻),顿时痛得他直叫。于是他伸手到湖北境内又扯了一把草来擦屁股,而湖北的草柔软而轻松。于是乎,张献忠就同四川人结下了冤仇……



但是,无论怎么嘻唰唰,或者洗刷刷,曾经存在过的历史总是洗不干净的,总不免留下蛛丝马迹,正如我们方言中的洗刷。有一天,我翻阅吴晗的《历史的镜子》一书,读到他对明朝东厂西厂滥用酷刑的描述,就惊讶万分地发现,我们四川方言中的洗刷一词,原来竟出自鲜为人知的刷洗。吴晗说,按史所纪,有凌迟、枭令、刷洗、称竿、抽肠、剥皮等等。它也被称为“梳洗之刑”。



乍听上去,这个梳洗之刑好像是伺候囚犯梳洗,临终关怀,很享受的样子,但事实上这是一种听上去都让人内心颤抖的酷刑。所谓梳洗之刑,首先必备一把专用铁刷子,刷子从手柄到刷毛全是铁制。行刑的时候,先将罪犯背部朝上固定在刑床上,然后用滚烫的开水浇到罪犯的后背上,犯人的后背立刻皮开肉绽,直接就处于半生半熟的状态。这时,用铁刷子刷罪犯的后背,后背立刻变得血肉模糊,挂满了一条一条的肉丝,像挂面一样,囚犯的痛苦可想而知。(此段来自百度)



而且,据说,这个酷刑的发明者就是朱元璋。不就是当个皇帝吗,为了自己屁股的稳定,就必须得与全人类为敌吗?但历史告诉我们,事实正是如此。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为了巩固政权,不是焚书坑儒吗?伟大的明君唐太宗,为了登上龙椅,不是发动玄武门政变,对自己的亲兄弟赶尽杀绝吗?慈禧太后为了保住自己的宝座,不是不惜向整个世界宣战吗?搜索我们的历史传统,实在寻不出多少值得骄傲自豪的文明来……



不说了,不说了,再说的话,各位朋友又要洗刷我了!没有人喜欢被洗刷,更没有人喜欢被刷洗。人生太短,短得像一个笑话;历史太长,长得像一串笑话。来来来,大家嗨起来,一起摇摆一起唱:



嘻唰唰嘻唰唰 嘻唰唰

嘻唰唰嘻唰唰

嘻唰唰嘻唰唰 嘻唰唰

嘻唰唰嘻唰唰

冷啊冷疼啊疼 哼啊哼

我的心哦

等啊等梦啊梦 疯啊疯

请你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

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闪闪红星里面的记载

变成此时对白

欠了我的给我补回来

偷了我的给我交出来

你我好像划拳般恋爱

每次都是猜......

嘻唰唰嘻唰唰 嘻唰唰

嘻唰唰

嘻唰唰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