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小太阳社

读《黑匣子思维》(二)

小太阳社  · 简书  ·  · 2019-02-18 23:26

      你是否遇到过,对方不管怎么说,都永远有理,永远正确的情况呢?如果追求永远正确,一味回避错和失败,又会有什么问题?

      1973年,费城黄热病肆虐,当时的一名顶级医生--本杰明.拉什,是放血疗法的坚定支持者。他认为必须通过大量放血来治疗黄热病,即用手术刀切开血管或用水蛭吸血。在拉什的放血疗法下,有些人痊愈了,有些人死去了。拉什认为痊愈的患者证明了放血疗效是有效的,而死去的病人却是因为病的太严重,已经无可救药了。在历史上有大量的病人,因为放血疗法而死去,这不是说医生就是骗子或者愚昧或者缺少同情心,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治疗办法中的缺陷。

    关于错误和缺点的信息被人为曲解和忽视,导致失败发生后无法进步,这就是所谓的闭路循环。

    比如:你去算命,算命先生告诉你,最近你会有大难,他来试试能不能帮你化解。如果你接下来真的遇到什么坎坷,他会说自己算的很准,你果然有大而且很难化解;如果你接下来一切太平,他又会说是因为他帮你把灾难化解掉了,怎么说他都是正确的。

    闭路循环的存在是因为人们拒绝面对失败,或者推卸责任,所以他们会设计一个永远有理,永远正确的结果;可是永远正确也就意味着永远不会有任何发展。

    当你把篮球投向篮筐,进或者不进,你会直接收到反馈,这样你就会不断调整自己的投球方式。当你下象棋的时候,如果走错就会被对手反将一军,因此你会不断改进自己的策略。可是,如果你的面前一片漆黑,你的每一次练习都收不到任何反馈,你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什么错误,那又如何调整如何进步呢?

    我们 正是因为有了一次次的错误,不断的修正和积累,我们才得以进步,才会迎来成功。正视之前的错误,共享经验,让大家从中获益,这就是让失败的价值最大化。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