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木子文白

李本聪《思想日志》系列(66)《我的笔耕生涯》后记

木子文白  · 简书  ·  · 2019-01-23 12:04

《思想日志》

李本聪


66、《我的笔耕生涯》后记

(2018.12.21.)

《我的读书生活》被两家杂志社采用发表出来,当时就想,还有个姊妹篇应该写写,那就是《我的笔耕生涯》。时隔一年,动笔了。

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青年时代的狂妄”,第二部分写“中年时期的蹉跎”;第三部分写“壮岁年月的奋起”。一路写下来,因为说的是自己亲身经历,没有遭遇阻隔,水到渠成。

一个作者的写作,应该要把自己视为资源来开发,写自己,在文章中“我”不能缺位。说到底,文章不过是自我的发现,自我的觉醒,通过这支笔,使自己活得更像自己。历史上的翰林院,豢养许多笔杆子,主要职责是为帝王歌功,完成“御制”任务,写遵命文章,写他人,但写出传世作品的很少,见到的不过骆宾王的讨武檄文。

汗水浸泡出来的人生,只能写出汗水浸泡的文章;走过坎坷经历,只能写出坎坷经历的文字;泪水打湿岁月,欢乐怎么会从笔端流出;你这一辈子鲜花著锦,著作可能就是鸟语花香;酸甜苦辣,世态炎凉尝尽,仍挚爱着这个世界,文字都会将其映照出来。感谢仓颉,是他创造了文字,我才可以记录生活,拍照形象,使自己仿佛“活过两次”。


作者:李本聪,男,泸西县中枢镇石洞小学教师,副高职称。云南省特级教师。自幼患有小儿麻痹,坐轮椅上下班,担任过21年小学副校长。先后在国家、省、州、县级教育刊物上发表教研文章二百余篇。出版86万字教育专著《做个爱思考的老师》。

“雁过留痕,风过留声。”请留下一点痕迹呗,您的点赞、留言、想法都让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声音。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