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FrankEdison
为自己科普的简书,所有教程亲测有效~~稍有修...
今天看啥  ›  专栏  ›  FrankEdison

【粒子物理学粒子基本属性】

FrankEdison  · 简书  ·  · 2019-01-04 20:13

1. 自旋

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实验中看不到基本粒子的组成, 也就是说基本粒子在我们的眼中就像是数学上的一个点,没有大小。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实验中看不到基本粒子的组成,也就是说基本粒子在我们的眼中就像是数学上的一个点,没有大小。 然而实验上观测到很多基本粒子都带有内在的角动量 。然而实验上观测到很多基本粒子都带有内在的角动量 。 以我们日常生活的尺度(巨观尺度)来观察事情的话,会发现有内在角动量的东西都是会自转的, 比方说:地球,陀螺.以我们日常生活的尺度(巨观尺度)来观察事情的话,会发现有内在角动量的东西都是会自转的,比方说:地球,陀螺. . . 等等。等等。 那麼,基本粒子是不是在自转呢?那么,基本粒子是不是在自转呢? 但是一个没有大小的基本粒子在自转,这实在是很难想像。但是一个没有大小的基本粒子在自转,这实在是很难想像。 因此物理学家们就赋与基本粒子一个新的物理量,叫做自旋 (spin), 来代表它的角动量。因此物理学家们就赋与基本粒子一个新的物理量,叫做自旋(spin),来代表它的角动量。 至於这个角动量的来源是什麼,以现在科学的进展还无法了解。至于这个角动量的来源是什么,以现在科学的进展还无法了解。 所有基本粒子的自旋都是很小的,而且和蒲郎克常数有很单纯的关系。所有基本粒子的自旋都是很小的,而且和蒲郎克常数有很单纯的关系。 若以蒲郎克常数为单位,基本粒子的自旋都是 0, 1/2, 1, 3/2, .... 等等简单的量。若以蒲郎克常数为单位,基本粒子的自旋都是0, 1/2, 1, 3/2, ....等等简单的量。

首先对基本粒子提出自转与相应角动量概念的是1925年由 Ralph Kronig 、George Uhlenbeck 与 Samuel Goudsmit 三人所为。然而尔后在量子力学中,透过理论以及实验验证发现基本粒子可视为是不可分割的点粒子,是故物体自转无法直接套用到自旋角动量上来, 因此仅能将自旋视为一种内在性质,为粒子与生俱来带有的一种角动量,并且其量值是量子化的,无法被改变(但自旋角动量的指向可以透过操作来改变)。

1.1 电子自旋

电子自旋是一种内禀运动,电子自旋具有自旋磁矩,电子自旋s= 1/2。电子自旋是量子效应,不能用经典的力学理解,如果把电子自旋看成绕轴的旋转,则得出与相对论矛盾的结果——超光速,所以电子自旋不是绕轴旋转。够通俗首先对基本粒子提出自转与相应角动量概念的是1925年由 ralph kronig 、george uhlenbeck 与 samuel goudsmit 三人所为。然而尔後在量子力学中,透过理论以及实验验证发现基本粒子可视为是不可分割的点粒子,是故物体自转无法直接套用到自旋角动量上来,因此仅能将自旋视为一种内在性质,为粒子与生俱来带有的一种角动量,并且其量值是量子化的,无法被改变(但自旋角动量的指向可以透过操作来改变)。   自旋对原子尺度的系统格外重要,诸如单一原子、质子、电子甚至是光子,都带有正半奇数(1/2、3/2等等)或含零正整数(0、1、2)的自旋;半整数自旋的粒子被称为费米子(如电子),整数的则称为玻色子(如光子)。复合粒子也带有自旋,其由组成粒子(可能是基本粒子)之自旋透过加法所得;例如质子的自旋可以从夸克自旋得到。

2. 大小

基本粒子要比 原子、 分子小得多,现有最高倍的 电子显微镜也不能观察到。 质子、 中子的大小,只有原子的十万分之一。而轻子和夸克的尺寸更小,还不到质子、中子的万分之一。

3. 质量

粒子的质量是粒子的另外一个主要特征量。按照粒子物理的规范理论,所有 规范粒子的质量为零,而规范不变性以某种方式被破坏了,使 夸克、带电轻子、 中间玻色子获得质量。现有的粒子质量范围很大。 光子、 胶子是无质量的,电子质量很小,π介子质量为电子质量的280倍; 质子、 中子都很重,接近电子质量的2000倍,已知最重的粒子是 顶夸克。己发现的六种夸克,从 下夸克到顶夸克,质量从轻到重。 中微子的质量非常小,己测得的 电子中微子的质量为电子质量的七万分之一,已非常接近零。

4. 寿命

粒子的寿命是粒子的第三个主要特征量。电子、质子、中微子是稳定的,称为 "长寿命"粒子;而其他绝大多数的粒子是不稳定的,即可以衰变。一个自由的中子会衰变成一个质子、一个电子和一个中微子; 一个π介子衰变成一个 μ子和一个中微子。粒子的寿命以强度 衰减到一半的时间来定义。质子是最稳定的粒子,实验已测得的质子寿命大于10的33次方年。

5. 对称性

粒子具有对称性,有一种粒子,必存在一种 反粒子。1932年科学家发现了一个与电子质量相同但带一个正电荷的粒子,称为正电子;后来又发现了一个带负电、质量与质子完全相同的粒子,称为 反质子;随后各种反夸克和反轻子也相继被发现。一对正、反粒子相碰可以 湮灭,变成携带能量的 光子,即粒子质量转变为能量;反之,两个 高能粒子碰撞时有可能产生一对新的正、反粒子,即 能量也 可以转变成具有质量的粒子。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