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叮咚_e3dd

情绪-孩子心理的外在表现

叮咚_e3dd  · 简书  ·  · 2021-04-22 07:48

情绪是婴儿交流的手段

雯雯生下来就是个“哭”宝宝,动不动就咧嘴哭,眼泪来得特别快。妈妈像大多数母亲一样,学会了理解孩子的哭声。可随着雯雯年龄的增长,她依然还是说话少,哭声多。听到小朋友说“我不跟你玩儿了”,她就哭;别人不小心碰到,她也哭;分蛋糕时,因没得到喜爱的奶油小花也要哭。在不断满足孩子的需求之余,妈妈会经常不耐烦地冲她喊:“整天就知道哭,哭有什么用,也不嫌丢人!”

人类的基本情绪在婴儿的生存和生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情绪和语言一样,是婴儿进行人际交流的重要手段。婴儿的情绪交流是以表情的形式来传递的,情绪表达主要有面部肌肉运动模式、声调和身体姿态三种形式,婴儿用得最多的是面部肌肉运动模式,比如,喜、怒、惊、恐等都是通过面部表情来传递情绪信息,声调和身体姿态都是面部表情的辅助形式。

有人将婴儿因饥饿、痛、生气而发出的哭声录下来,放给不知情的母亲听。当这些母亲听到因痛而发出的哭声时都冲进房间去看看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发生了意外,而听到另外两种哭声时,都慢吞吞地做反应。由此可见,婴儿已能用不同的哭声传达自己的情绪。

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指出,新生儿有三种非习得性情绪:爱、怒和怕。爱—婴儿对柔和的轻拍或抚摸会产生一种广泛的松弛反应,比如展开手指和脚趾,或者发出咕咕和咯咯那样的一些声音反应;怒—如果限制婴儿的运动,就会产生身体僵直的反应,或屏息、尖叫之类的反应,有些还会出现手脚“乱砍”似的运动怕—一听到突然发出的声音会产生吃惊反应,当突然失去身体支持时就发抖、啜泣和哭号。

情绪是性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性格特征,如活泼开朗、忧郁、粗暴等都和情绪密切相关。随着年龄增长,幼儿在定的、不断重复的情景中,经常体验着同一种情绪状态,这种情绪逐渐稳定后,就会成为幼儿的性格特征。大约5岁以后,幼儿情绪逐渐系统化和稳定下来。如果周围成人此时经常关心、爱抚幼儿,尊重幼儿,使幼儿经常体验到安全感和信任感,有助于促进朝气蓬勃、活泼开朗等良好个性的形成。如果父母和教师经常要求幼儿帮助别人,关心生病的小朋友,要求幼儿相互谦让等,这样孩子就能逐渐形成比较稳定的同情心和关心体贴他人的情感。久而久之,这种情感也会成为幼儿个性的一部分。故事中雯雯的哭闹对妈妈来说都是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对雯雯来说这是她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和控制外界环境的一种手段。

情绪不仅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也能影响儿童的生理健康。在儿童发展早期,如果儿童被剥夺了正常体验情绪的机会,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儿童情绪被剥夺,缺乏父母的爱,会抑制脑垂体分泌激素和生长素。少数被父母拒绝或在孤儿院中长大的儿童,很可能有情绪被剥夺的经验,这样容易导致他们身体发育不良,动作和语言发展迟滞,对他人的微笑毫无反应,无从学习人际交往,变得沉默寡言、无精打采。

因此,在儿童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给予他们适当的关爱和情绪刺激是十分必要的。

婴儿也会“察言观色”

秋季的一天,妈妈带着9个月大的清清到楼下的花园里散步。清清看到花园里有许多小哥哥小姐姐在玩儿,十分高兴,也跟着他们“啣啣呀呀”地乐。这时,有两个淘气的小男孩趁人不注意摘了好几朵花,碰巧被邻居张大爷看见了,张大爷生气地批评了这两个孩子。没想到当清清看到张大爷生气的表情时,突然“哇”的一声哭了,妈妈哄了好半天也不管用,妈妈只好带她回家了,回到家后清清才不哭了。

婴儿除了能够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外,还能对他人的情绪进行辨别和做出反应。研究发现,儿童运用面部表情和分辨他人情绪表情的能力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半岁之后,婴儿就能够理解成人面部表情的意义,并且可能利用情绪进行信息交流。8个月左右大的婴儿对母亲的微笑、悲伤或无表情面孔,显示出相应的欢快、微笑、呆视、犹豫或哭泣反应。1岁左右的孩子已经能够“察言观色”:别人发怒时,孩子会感到焦虑不安,并会想离开那个环境;当别人对自己的妈妈表示温情或亲密时,孩子也会表现出深情的行为或妒忌的行为。

婴儿能够区别不同情绪的最有力证据来自对面部表情的研究。

科学家进行的几项研究表明,一个三天大的孩子已经可以模仿成年人做出高兴、伤心或者惊奇的表情。

在他们的研究中,新生儿被垂直地抱着,脸部与一个女模特的脸相距约25厘米。女模特做出以上三种表情中的一种,直到婴儿的视线移开。与此同时,观察者仔细观察婴儿并且记录婴儿的眼睛、眉毛和嘴的变化,而后猜测婴儿模仿的是何种表情。婴儿在模仿“惊奇”时张大眼睛和嘴,在模仿“高兴”时张大嘴巴,在模仿“伤心”的时候紧闭嘴唇或锁住眉毛。尽管有一些研究者质疑这些发现,但是还是有许多研究者相信婴儿对情绪表情具备早期的敏感性,或者说,婴儿很早就能识别和模仿成人的面部表情。

在测查婴儿识别面部表情照片的能力时,研究者采用了另外种方法,即习惯化和去习惯化。国内的研究者采用习惯化一去习惯化实验设计,测查了42名8-12个月大的婴儿对愉快、愤怒和惧怕三种表情照片的习惯化速率以及在六种表情配对顺序下的识别能力。结果发现,多数婴儿的注视高峰出现在习惯化早期,不同年龄的儿童对三种表情的习惯化速率相同,在识别过程中不存在顺序效应。

喜怒哀乐是人类天生的一种能力,但是如果宝宝从小没有足够的情绪体验,他识别和理解他人的情绪时就会反应相对迟钝。想要宝宝对情绪“明察秋毫”,那就和他一起玩儿一些提高情绪反应和辨别能力的游戏吧!

(1)找一些杂志或者图书,和宝宝一起观察书里面人物的表情,让宝宝指出难过的脸、高兴的脸或者其他表情的脸。

(2)说出指令“我高兴!”“我难过!”等,然后和宝宝一起扮演出不同情绪的表情。指令可以由爸爸妈妈发出,也可以由宝宝发出。指令可以由“高兴”“难过”入手,进而过渡到别的情绪,并逐渐扩展,让宝宝逐渐学会用表情来表达各种情绪。

上边的两个游戏适合两岁以上的宝宝,这些游戏能够宝宝理解不同的表情,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不同的情绪。

(3)罗列一些令妈妈自己或者宝宝高兴、难过的事情。如:

“宝宝会自己滑滑梯了,我真高兴!”“抱着你我真开心……”“我的玩具不见了,我很难过。”“看到你不高兴,我也很难过……”

然后可以引导孩子罗列一些可能招致其他不同情绪的事情。

比如“下雨了,不能去公园玩儿了,真让人沮丧”“小哥哥把我的玩具抢走了,我很生气”等。

这个游戏适合两岁半以上的宝宝,它能够帮助宝宝理解情绪和事件之间的关系,学会体察他人的情绪。

0~3岁:难舍的情感依恋期

认识依恋一满足孩子爱的需求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妈妈与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对于孩子的重要作用,那么妈妈要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满足孩子对爱的需求,建立起稳固的依恋关系呢?

1.父母要保证孩子有比较固定的依恋对象

依恋关系的建立不是很快就能形成的,它需要经历一个过程,而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成年人持续照顾孩子是他获得安全感的重要途径。如果父母不能亲自带孩子,或者照顾孩子的人总是在变那么孩子是很难建立起稳定和安全的依恋关系的。如果孩子的主要照顾者突然离开,由陌生人接替,那么由于这个人不了解孩子的气质与个性,就会使孩子安全感缺失。这也是我们提倡自己的孩子自己带的原因。如果妈妈真的工作很忙,不得不随时离开那么家里最好至少有两个人能同时担当起妈妈的角色,这样在妈妈离开的时候,孩子不会产生过大的心理落差。

2.提供充满爱心的照顾

并不是只要孩子与妈妈在一起,就一定能建立起安全的感。孩子先天的气质类型决定了他们有不同的需要,而他们对回应速度和回应方式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这必然会给妈妈的养育带来很大的难度。所以,即使是生他养他的妈妈也要充分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与孩子充分的磨合后才能通过孩子的行为读懂孩子的想法,并且给予及时准确的回应。父母要善于识别婴儿发出的需求信号,拥抱、谈话、逗孩子笑,这样才能让孩子有真实的被爱的感受和愉快的生活经验。这种互动可以促进孩子与外界沟通互动,产生对父母的信任感,并且将这种信任感推及他人。

其实在孩子的婴儿时期,如果想让他们产生安全感,就是要做到“一哭就抱”。因为,此时婴儿与父母唯一的交流手段就是哭。如果他哭时,父母置之不理,这其实是阻碍了亲子间的交流。而哭就抱,则让孩子感到自己唯一拥有的交流工具非常有效,不知不觉中就会增加婴儿与父母的互动。而婴儿与外界互动越多,获得的回应越多,他的感情和智力也会成长得越快。父母从小鼓励孩子“发言”,他长大以后才会能够更顺畅地与别人交流。

3.对孩子的需求延迟满足

有的父母担心事事顺着宝宝,会养成他任性的坏习惯。其实这种担心不无道理。科学的做法是,要积极回应孩子的需求但是不要立即满足。这要怎么做呢?其实很简单,当孩子产生各种需求时,父母可以先用声音和肢体动作回应,让他知道到父母听到了他的呼唤,让他学会在希望中忍耐几秒钟。这种几秒钟的忍耐和等待,不仅不会损害婴儿的健康,还会对他的心理健康、智力发育以及交往潜能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4.陪伴孩子但不干预行动

孩子在两岁左右会进入一个“反抗期”,此时他们希望摆脱大人的控制,自己去探索世界。此时,父母要做的是为孩子提供安全感,但是不要过度保护。很多家长认为陪孩子游戏就是要为孩子做点什么,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陪孩子游戏,重点在孩子。如果孩子需要你参加,你就要及时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如果他不需要,你完全可以坐在一边做些自己的事情。其实孩子只要听到大人的声音或者知道大人在哪里,他们就会产生安全感不会害怕。慢慢地,孩子的安全感得到发展和提高之后,他们就学会了独自玩要。

总之,当孩子需要关爱时,如果父母能够及时给予,就好像在他的心里建起了一座安全的港湾,这会让他的心灵安定,健康成长。

信任关系的最佳建立期

小石头刚刚出生几个月,现在他简直就是家里的皇帝,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有什么事情不满意,他咧嘴一哭,爸爸妈妈马上就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看看他出了什么状况。当爸爸妈妈帮他处理好之后,小石头就会看着爸爸妈妈,然后安静地进入梦乡。

每个父母对于孩子都是极富热情和耐心的,他们总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出现,生怕孩子受了什么委屈;孩子虽然来到这个世界不久,但是父母对他的这种超乎寻常的热情他很快就会感受到,当然他们也会用自己的“语言”来回应父母,比如哭泣、手舞足蹈或者微笑等,这些都是他们给父母的信号。父母往往在接受信号之后满足孩子的愿望。孩子就在发出自己的信号和接收父母信号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最初的信任感。

孩子通过自己的需求与社会发生最初的联系,他用哭声、表情、姿态来表达自己的需求,这些需求不仅包括吃、喝、拉、撒、睡等生理方面的需求,也包括爸爸妈妈的关注和抚摸的需求。如果父母能够对孩子的需求做出敏感而准确的回应,孩子就会感到周围的人和世界都是可靠的,他们就会在父母给予自己的满足中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不过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父母走进这样的误区:孩子平安地来到世界之后,早已经储备了很多提高孩子智商和情商妙招的父母就迫不及待地把这些方法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进行实验。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商,很多父母已经驾轻就熟,但是在提高情商方面,父母还有很多误区。爸爸妈妈总是认为只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就可以了,但是爸爸妈妈忽略了孩子是有自己的发展规律的。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所需要的爱的内容和方式也是不同的。父母只有给予孩子需要的爱,才可以养育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那么在孩子生命的早期,他需要的爱是什么样的呢?心理学大师艾里克森指出,孩子在0~2岁的时候,心理发展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建立信任感,克服对世界的怀疑感。如果宝宝能够建立很好的信任感,那么就会为他长大以后的人际交往能力打下基础。

那么父母要怎样做才能充分利用这个建立信任感的关键时期呢?

首先要培养对孩子的敏感度。敏感的爸爸妈妈很容易和孩子建立信任关系。因为他们懂得孩子的需要,也知道怎样才能让孩子开心。孩子通常是在体验父母给自己的满足后感到安全并和父母建立信任感的。与父母成功建立信任感的孩子长大后大多数会具有乐观、自信的人格特征。如果父母对孩子的需求不敏感,经常让宝宝的期望落空,那么孩子就会对周围的人和世界产生不信任和恐惧的感觉,这样长大的孩子对周围的人和世界也会很冷漠。成人后大多性格悲观、多疑。

多多触摸孩子也能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爱意,帮助孩子建立信任感。孩子的皮肤十分敏感,他可以通过触摸来感受父母的爱。抚摸会给孩子带来安全和愉快,还能消除他的不安情绪,放松他紧张的神经。

此外,规律的生活也会给孩子带来稳定感与安全感。如果经常变化生活环境和日常作息时间,就会使孩子感到不安。所以父母要保证孩子每天的作息时间相对固定,这样可以使孩子习惯在特定的时间做相同的事情,并且能对下一个即将发生的事件做出预期。

0~2岁不仅是建立信任关系的最佳时期,而且也是建立亲子依恋的最佳时期,所以父母一定要抓住这一时期,让孩子走好迈向社会的第一步!

3~6岁:关键的敏感期

孩子敏感期,妈妈要谨慎

早上,点点妈妈给全家人每人准备了一个水煮鸡蛋。当妈妈把鸡蛋递给点点的时候,点点没有接住,鸡蛋“啪”的一声掉到了地上。妈妈想:破了就破了吧,反正鸡蛋都是要剥了壳再吃的。于是没有多想,就把鸡蛋捡了起来再次递给点点。不料点点不干了,他大声哭着说鸡蛋破了!我不要吃破的鸡蛋!”妈妈没有办法,只好重新给他换了一个完整的鸡蛋,点点这才开开心心地吃了起来。

点点有一个枕头,枕头上有两只小花猫。妈妈开始的时候没有注意,觉得能枕就行,怎么摆放无所谓。但是点点不是这样想的,一定要小花猫正对着他才可以。

有时候,妈妈摆放错了时候,他就会大声抗议或者自己重新摆正。只有按他的要求摆放正确,他才会安安静静地躺下睡觉。

点点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他不听话专门给妈妈找麻烦吗?其实不是的。这个时候的点点是进入了“完美敏感期”。什么是“完美敏感期”呢?此时的孩子有什么表现呢?

进入完美敏感期的孩子此时对事物的关注已经不仅是对物质本身的关注,而是转移到这种物质所带来的精神上来了。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进入完美敏感期的孩子非常在意周围的事物是不是符合自己的审美要求,是不是完整没有缺陷的。

如果此时的他们喜欢上一个东西,那么他们就会连它的形状起保护起来。比如一个孩子喜欢上一个布娃娃,如果妈妈给这个布娃娃换一件衣服都是孩子不允许的。当他们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形状完整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欣喜;一且这个物品的形状受到了破坏,他们就会发脾气,或者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还原这个事物的形状,此时的他们完全不理会家人的劝说。也正是因为这种种表现,使孩子的行为受到大人的误解,认为他们无理取闹,不懂事。其实,如果父母了解完美敏感期的话,就不会去破坏孩子心中建立起来的美好形象。只有父母有意或者无意地破坏了孩子心中的完美形象,他们才会发脾气,所以父母不要总是一看见孩子闹就指责孩子的任性,其实很多时候很有可能是父母的错误在先才引起了孩子的反抗。

所以,当父母发现孩子开始对事物的要求变得十分苛刻,就要想到孩子可能是进入了完美敏感期,这时候的父母要尽量满足孩子对完美的要求,因为这是孩子审美的开始。保护了孩子对于完美的要求,也就保护了孩子进一步提升自己情感世界的需求。在这个阶段,父母不要破坏孩子的完美需求,如果做错了事情要尽量去弥补。

当然,孩子的成长过程不仅有完美敏感期,还有许多其他的敏感期,比如对细小事物的敏感期、自我意识的敏感期、秩序敏感期等。在这些敏感期内,孩子就会专门吸收环境中某一种事物的特质,无视环境中的其他因素的,并且不断重复这种实践活动,直到内心得到满足或者对这种事物特质的敏锐直觉减弱。而此时,孩子的某一时期特有的敏感期也就随之过去了,以后不会再出现错过了这一时期也很难再重新培养起孩子对这种事物特质的关注。所以,儿童心理学家也把孩子的敏感期成为“学习关键期”或者“教育关键期”。

孩子每通过一个敏感期,他的智力和心理水平的发展都会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所以,父母要关注孩子在每个敏感期的表现,在这些敏感时期,每个妈妈都要谨慎地保护孩子的探索欲望,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事物本质,抓住机会帮助孩子充分发展各种能力,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误会伤害孩子。

6~12岁:迷茫的儿童期

孩子迷茫,你知道吗?

在孩子6-12岁的时候,会面对他们人生中的两件大事:一件是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开始系统的学习文化知识:另一件就是小学升入初中,面临第一次比较大的同龄人之间的竞争。在这两个时期年龄,孩子都是刚入学或者是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学习阶段,压力会突然增加。而在压力增大的同时,心理就会出现变化,孩子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迷茫和恐惧,这种迷茫和恐惧往往会通过一些异常的行为表现出来,比如不想上学,沉迷网络等。

下面我们来分别看一下这两个阶段孩子的心理压力都来自哪些地方。

6岁是孩子进入小学的年龄,孩子们将要开始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他们不知道这个环境会给自己带来什么,而自己又能对这个环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所以会产生害怕和迷茫的感觉。

从幼儿园踏进小学的校门,对孩子和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很多家长会在孩子入学那一天准备一桌好吃的来庆祝孩子的成但是从孩子的角度来说,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天除了有上学的兴奋,还会逐渐感受到学习和其他同学带来的压力,生活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如果你去问年幼的孩子上学有什么感受,他们的反应大多数是“累。

如果上小学前孩子没有做好心理准备以及生活习惯上的准备那么他们很难一下子爱上校园生活。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讲,他们表现自己压力的方式可能是“逃学”。他们上学之前会大声哭闹,不愿离开父母;或者是突然“生病”,很多家长可能会以为是孩子装病,但是除了装病之外,孩子的确可能会因为心理上的压力产生身体不适。所以当父母发现孩子上学之后变得体弱多病或者情绪低落,就要及时与孩子沟通,多谈谈学校中发生的事情,

引导孩子把对学校的看法说出来,同时父母还要多多向孩子传递学校的正面信息,比如和蔼的老师、可爱的同学以及优美的校园环境等。

对于12岁的孩子来说,他们最大的压力来自“小升初”的考同时这时候的孩子大多已经进入了青春期,心理压力和生理上的变化都会让他们感到困惑和忧虑,这时候的孩子所承受的压力更是显著。又因为此时孩子的行为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进步的提高,所以他们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会产生一种想要脱离。

父母的心理状态;而对于父母来说,此时孩子能够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所以对孩子的关心程度很明显不如幼儿时期。这两方面原因叠加,最终造成的结果是亲子沟通的时间越来越少。甚至有时候孩子鼓足勇气向父母求助,却被父母批评为撒谎、懒惰、没有上进心,这就会使孩子更加迷茫,同时心里更觉得压抑。

现实中很多这个时期的孩子迷恋网吧、不喜欢回家,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孩子牺牲了自己的成长来向父母抗议,同时也是一种很强烈的求救信号。不过当孩子使用这种信号来求救的时候,父母再开始重视孩子的心理,就有些晚了。

其实只要父母在平时多多关注一下孩子的行为,就很容易发现孩子的“求救信号”,然后要寻找合适的机会和孩子交流,对症下药,帮助孩子减压。另外家长还要委婉地为孩子指引今后要走的方向,不要总是指责或是训斥,而是要不断鼓励孩子,支持孩子。


做孩子的灯塔

安安今年6岁了,在幼儿园的时候是个活跃分子,每天都有说有笑,蹦蹦跳跳的。妈妈原本以为这样的孩子进入小学一定会很快适应环境,但是没想到只上了两个星期小学,安安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每天安安静静地不再说话,父母跟她说话的时候她也是心不在焉的。妈妈以为孩子在学校出了什么问题,就给班主任打了电话,班主任说:“没发现什么异常,安安是个很文静的女孩子。”放下电话,妈妈觉得很奇怪,难道上学能够改变人的性格吗?后来经过仔细询,妈妈才知道原来安安觉得周围的同学很陌生,不喜欢和他们说话。妈妈这才知道原来孩子有这么大的心理压力。

一个人在特定的环境中生活时间长了,这个环境就会成为他的一部分,每件物品也不再是单纯的物,他的情感也渗透其中。

环境中物品的组合方式、自己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都成为生活的部分,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同化”。而孩子离开幼儿园来到小学不仅在环境上有很大的改变,而且小学对孩子的培养重点和要求也会产生很大的改变,这是一个较大的跨度,适应起来比较困难。为了避免孩子在这个阶段产生迷茫,家长应该做孩子生活和学习中的灯塔,把他引导到正确的航向上来。

其实对于孩子如何适应小学的问题,最好是提前引导孩子适应小学生活,让孩子在入学之前就对校园生活有个初步的认识。

1.逐步改变孩子的作息时间

学校有自己的制度和计划安排,所以要求孩子不能迟到。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通常需要早上7点之前就起床,因此为了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父母要让孩子提前上床睡觉,而不是像上幼儿园的时候一样能让孩子比较灵活地安排时间。

2.提前带孩子到学校参观、熟悉环境

开学前,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学校参观,让孩子认识上学的路线,然后告诉他学校的一些设施和活动场所,并且给他描述在教室上课的情况与课外活动的种种乐趣,逐步培养孩子对学校产生好感,熟悉环境。

3.利用孩子提出的问题让他对学校产生向往孩子总是喜欢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家长在给孩子解答的时候可以说:“你问的问题越来越有深度了,妈妈也不完全懂,等你上学了,老师会告诉你的。”“到学校上学,你会学到很多知识。”

这样孩子就会对上学产生兴趣,并且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初步的概念。

4.培养学习兴趣

爱玩儿是孩子的天性,贪玩儿并不奇怪,所以父母不要惊慌而是要开动脑筋把玩儿和学习联系起来。学习形式多种多样,当孩子不肯读书时,可以找几个小朋友到家里和孩子一起读。出去玩儿的时候,也可以引导孩子对一朵鲜花,或者一件事情进行描述,这样既能让孩子玩儿得开心,也可以让孩子学得轻松。

5.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到了学校,集体生活会逐渐占据孩子的大部分时间。刚进入小学的孩子与同学相处的时候可能会不习惯,也会因此对学校生活产生恐惧感。这时候,父母要多多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如运动会、游戏等,也要放手让孩子去同学家玩,或者邀请同学到自己家。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往,逐渐适应小学生活。

顽固的“水泥期”

人生中的两大“水泥期”

燕燕原本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可是今年妈妈忽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刚满5岁的燕燕变得不爱说话了。以前燕燕在楼下见到邻居家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总会甜甜地打声招呼,但是最近她遇到这些邻居的时候,总是先偷偷地瞄上几眼,然后羞涩地垂下眼帘,最后躲在妈妈身后拉着妈妈的衣角不敢出来。妈妈问她为什么不跟别人打招呼,她自己也说不出来,就是觉得“不好意思”。而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儿的时候,她也不像以前那样喜欢和其他人围在一起叽叽喳喳,反而更喜欢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在一旁玩耍。

剛刚今年12岁,是个让妈妈很伤脑筋的孩子。刚刚现在是小学六年级,正面临着小学升初中的考试。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原本爱学习的他在面临这么重大的考试的时候开始贪玩儿,每天都和同学们玩够了才回家。

妈妈为此批评了他好几次,他不仅不听,还大发雷霆冲进房间后,“砰”的一声把门摔上,饭也不肯出来吃,妈妈总是很奇怪地发现自己的孩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变得害羞、内向、不善于与别人交往,也不知道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了发脾气和要小性子,甚至变得自私和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

拒绝填鸭式教育


这些问题通常会一下子出现在妈妈面前,让妈妈措手不及,不知如何应对。其实,孩子的情绪不是一天两天之内忽然形成的,孩子的性格也有一个累积的过程。

当孩子第一次说出“不”的时候,那就是孩子的自我意识萌芽的时候,从那之后,孩子就开始了性格塑造的过程,他们开始试着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喜爱和讨厌,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的性格和情商会逐渐定型,成为孩子特有的标志不过,孩子不可能一生都处在心理的形成阶段,在孩子的性格形成过程中,有两个时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两个时期,孩子会迅速完成心理的发育。这两个时期又被称为“水泥期”,水泥期是孩子情商和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通常出现孩子3~12岁之间。它通常又被划分为两个时期:一个被称为“潮湿的水泥期”,这是3~6岁的孩子形成自己性格的关键时期,这是孩子性格塑造最关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孩子80%~90%的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在逐渐形成。比如孩子的自我欣赏与接纳,同理心以及表达自己的勇气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另一个时期被称为“正在凝固的水泥期”,此时孩子大多在7~12岁。这时候,孩子85%-90%的性格都已经形成,而且这时候孩子的学业压力日益增加,各种学习和生活习惯也正在形成,此时需要重点培养的是孩子的决策能力以及压力处理和解决冲突的能力。此时家长还会发现孩子产生了更强的独立愿望,不仅在行为上想要挣脱父母的管束,而且在思想上也开始对父母产生了怀疑,不再把父母的话当作生活中唯一的标准。

把这两个时期称为“水泥期”,是因为孩子的性格此时并没有固定,如果爸爸妈妈能够很好地接受孩子发出的“心理信号”,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那么孩子就会养成好性格、高情商,而这一切会让孩子一生受益无穷;如果父母没有抓住孩子的“心理信号”,在孩子出现行为偏差的时候没有及时阻止,对孩子的性格发展听之任之,那么孩子就会形成不受社会欢迎的性格,甚至可能会形成对社会稳定存在威胁的性格特征。

利用“水泥期”塑造好性格

孩子3-6岁的阶段被称为“潮湿的水泥期”,这个时期是孩子性格塑造最重要的阶段。所谓:“3岁看大,7岁看老。”人的很多性情在很小时候,就初见端倪了。对于处于“潮湿的水泥期”的孩子,家长和外界的环境对他的影响十分重要,此时对孩子进行方向性的指导帮助是必需的。不要以为孩子好的心理特征会自己形成,如果没有家长的关注和培养,孩子很有可能在某点或者某些方面上产生欠缺。所以在这个时期爸爸妈妈想把孩子打造成什么样子,孩子就会变成什么样子。3岁以后孩子的性格言行预示着他们成年后的个性。所以,父母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个快乐、自信、受欢迎的人,那么身上担负的引导责任是很重大的。

具体来说,父母在这个时期首先要学会平静看待孩子的怪脾气。因为如果家长对孩子的脾气产生过激的反应,则会让孩子的这种情绪爆发得更加频繁。所以,父母首先要让自己有一个平静的心态,了解孩子有这样的情绪是正常的情况,在这种了解的基础上再去平静地处理孩子遇到的问题。父母还要教会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坏脾气以及如何发泄负面的情绪。虽然人人都会生气、伤心、沮丧和失望,但是,情绪管理能力强的人,会用健康的方式表达出情绪。父母要向孩子灌输这样的观念,在地上打滚、摔东西、踢打都是坏情绪的表达方式,是不健康的。那么孩子要怎样发泄自己的坏情绪呢?父母可以给孩子设置一个“安全发泄岛”或者“情绪垃圾箱”,让孩子在这里用健康的方式把坏情绪发泄出来,比如运动以及把不开心的事情画下来或者写下来投入“情绪垃圾箱”。总之,父母要在这一时期教会孩子用健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很多孩子在水泥期都会出现变得害羞的情况,他们在家的时候手舞足蹈、能唱能跳,可是一且出了门或者家里来了其他的客人,孩子就马上像变了个人一样,立刻安安静静地不肯说话。大多数家长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尴尬情况,无论父母怎样苦口婆心,孩子就是不肯跟长辈打招呼;如果有些叔叔阿姨想要逗一下,孩子更是立刻把身上的刺都竖起来时刻防备着。

在这个时期,父母的一项重要人物就是要教会孩子如何接触陌生人。害羞的孩子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害羞,他们的害羞大都只表现在陌生环境中或陌生人面前。虽然任何气质的孩子都可以成才,但是过于害羞对于孩子并不是一件好事,他们很容易对陌生环境和事物感到紧张和恐惧,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很弱,而且由于他们不喜欢在公众面前说话,所以在幼儿园也很少得到其他同学的关注。在这样一个快速竞争的年代,害羞的孩子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对自我形象产生严重怀疑。在这时候,父母首先要帮助他正确地认识自我,告诉孩子他并不是那么“与众不同”,而只是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稍微弱一些。另外还要教给孩子一些在公众表现的具体方法和技巧,但是这些方法不能泛泛而谈,而是要具体到解决每一个困境的方式。

孩子在这一时期并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好朋友”也仅仅是建立在玩具、零食等物品上的,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孩子似乎天生是个交朋友的能手,无论和谁在一起玩儿都很融洽。而在这样的孩子身上,有这样一些共同的特质:喜欢分享有爱心、乐于助人、遵守规则。还有一些孩子不管在哪里都是“另类人物”,他们总是激怒别而孩子,破坏别人的游戏。如果你在自己孩子身上发现了这样的问题,那么就要对孩子进行教育了。要逐渐引导他们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遵守游戏规则。有些害羞的孩子也存在不合群的问题,对这样的孩子父母要多多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

专家们提醒父母,3-6岁时培养孩子如何接触陌生人、控制情绪以及怎样结交新朋友的关键时期。控制情绪的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交往技巧都是可以通过训练形成的,父母一定要抓住塑造孩子性格最好的时期进行情商培养,等到孩子的性格定型之后再想改变就非常困难了。

反叛的抗逆期

自我意识觉醒的“第一抗逆期”

许多年轻的父母都有这种体会:孩子到了两三岁就开始不听话,经常和父母顶嘴,事事都喜欢与家长对着干。当发现孩子出现了这样的问题的时候,父母首先不要生气,而是要思考一下孩子是不是进入了抗逆期。在3岁左右,儿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出现持续半年至一年的“抗逆期”,这个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心理学上称为“第一抗逆期”。这一时期孩子最突出的表现是:心理发展出现独立的萌芽,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好奇心强,有了自主的愿望,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别人来干涉自己的行动,一旦遭到父母的反对和制止,就容易产生说反话、顶嘴的现象。

当孩子甩开你的手说“不要妈妈,我自己来”的时候,这就表示孩子已经开始拥有了自己的意识,他知道自己具有影响周围的人和环境的力量。孩子这种意识的萌发是孩子心理发展的一次飞跃。而父母产生孩子变得不听话的心理感受是因为习惯了孩子事事都听自己摆布,一旦孩子开始说“不要”“我要自己来”的时候,父母就觉得产生了心理落差,有些失落,所以会觉得孩子变得不乖了,但这是孩子心理迅速成长的表现,也是他独立性和自信心发展的大好时机。

此时,两三岁儿童在动作能力方面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身体活动能力已经较强,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

因此他们就渴望扩大独立活动范围,不断尝试去独立完成新的事情。他的“不”宣告了他要开始用自己的行为探索世界,并且希望爸爸妈妈能够认同自己的这种想法并对孩子的探索行为表示支持而不是限制或者干涉。如果父母进行干涉,一定会引起孩子强烈的反抗。

另外,此时孩子的自我意识也得到了发展。原本孩子还不能区分自己的意愿和别人的意愿。现在,他们已经能够清楚地知道哪些事情是让“我”做的,哪些事情是“我”想做的。因此,他们就想顽强地表现自己的意志。但是这种表现往往与成人的规范相抵触,于是孩子就会产生挫折感,从而导致反抗行为。

当然,此时的孩子因为年龄还小,所以他们无法正确地区别是否安全,而父母在看到他们从事不安全行为的时候,一定会阻止。为了让自己的探索行为顺利进行,孩子就会用哭闹、撒娇来表示自己的不满并且请求父母让自己继续进行下去。

很多家长都非常讨厌孩子这种“蛮不讲理”的行为,认为自己一片好心不想让他遇到危险,结果却引起了孩子与自己激烈作对的无理行为。其实这时候父母不要急着去谴责孩子的无理,而是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孩子年纪很小,当然没有很强的情绪控制能力,而此时他们的心智也没有发育成熟,所以他们一旦有不满,就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所以大人不要以为这是孩子故意在和自己作对。

其实,反抗并不总是一件坏事。

曾经有专家做过这样的研究:将2~5岁的孩子分成两组组反抗性较强,一组反抗性较弱。研究结果发现,反抗性较强的孩子中,80%长大以后独立判断能力较强;反抗性较弱的幼儿中,只有24%长大以后能够自我行事,但是独立判断事情的能力仍比较弱,常常依赖他人。

所以,反抗行为有时候是孩子有独立自主的想法的代表,这是孩子发展判断力的大好时机,值得父母重视。知道了这一点父母完全可以试着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尝试着去鼓励孩子的想法,你要想到孩子的反抗只是他表达自己的方式,如果孩子的要求合情合理,父母完全应该去满足孩子的要求。

心理烦恼的“第二抗逆期”

皓皓在家里一直是个非常听话的好孩子,爸爸妈妈让他做什么,他就去做什么,从来不会惹爸爸妈妈生气。

可是自从皓皓上了中学之后,情况就发生了改变。有一天皓皓放学回到家里,看到妈妈已经把饭都做好了,正在等他回来吃饭。看见皓皓回来,妈妈就说:“皓皓,你去把爷爷奶奶叫来,该吃饭了。”可是皓皓说了句:“不,我不去。”妈妈听了这话就说了他几句,可他竟然跟妈妈吵了起来,还顶嘴。妈妈不禁想:皓皓一直是个好孩子呀,怎么上了初中就变坏了呢?

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3-6岁和7-12岁期间会有两次特殊的心理发育时期,这两个时期他们都表现出叛逆的特点。如果你的孩子在这两个时期没有表现出特别叛逆的现象,妈妈反而要思考孩子的成长中是不是出现了什么问题。而孩子7-12岁这一年龄段正处于“第二抗逆期”。由于孩子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所以这个抗逆期可能出现在小学高年级,也可能延迟到高中初期。这段时期的孩子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他们对父母的管教深为反感,甚至会在行为上发生反抗。有的学者也把这段时期称为“心理断乳期”,国外有的心理学家则把它称作“为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战斗的”的时期,或叫“心理烦恼期”。可见,孩子在这一时期的心理问题比较多,比较复杂。

第二抗逆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对自己的发展认识超前而父母对他们发展的认识滞后。简而言之就是孩子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而父母认为孩子还小。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会觉得父母们非常不理解自己,认为父母很主观,很自以为是,根本不关注他们的感受。这一时期他们的交往也逐渐地从与成人的纵向交往转向横向的同龄人交往。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自我认识超前的现象呢?首先是孩子的身体在这一时间段加速成熟,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一自以为已经成熟。事实是,虽然他们的身体日益接近成人,但是他们在知识、经验、能力方面并没有成熟。这就造成了成人感与半成人现状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是造成抗逆期的主要原因。

在心理方面他们的自我意识飞速发展,因此他们要求在精神生活要摆脱成人,以独立人格出现。

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也会对他们的思维意识产生影响。进入中学以后,学校环境和教与学的要求都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更高的要求,就势必激励他们产生“长大成人”的责任感。而且他们在这时候非常在意自己在同龄人中的地位,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接纳,他们为此要争取独立自主的人格。当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阻碍,人格伸展受阻时,就会引起反抗。

面对孩子的种种反抗行为,父母要做的是学会勇敢放手。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喜欢反抗父母,有的时候甚至会为毫无道理的事情为难父母。这时候父母要学会从束缚中解放孩子,让他们为自己的反抗负责任。比如有时候孩子可能会非常生气地冲你大吼,说:“你为什么总是要叫我起床,我都这么大了,起床的事情不用你管!”这时候妈妈要做的不是冲着孩子大吼大叫,或者泪水涟涟地控诉孩子不知好歹,而是安静地走开,第二天不要叫他起床。经过迟到的教训之后,他自然会对自己负责。其实这是一个让孩子成长的大好机会。

虽然孩子有了独立的意识,但是因为孩子的经验不足,所以很多事情还是需要父母从旁保驾护航的。但是父母不要生硬地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要用旁敲侧击的方式去引导孩子,否则只会引起孩子更严重的反抗。

其实,如果父母处理得当,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和理解能力的逐渐增强,他们的反抗心理会逐渐消失。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