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天行墨客
资深阅读者,在此分享好书精华及日常思考感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天行墨客

到底哪些知识值得学?

天行墨客  · 简书  ·  · 2021-10-01 00:02
我们一生需要学习三个级别的课程

(1)公共基础课:执行能力;

(2)专业必修课:专业能力;

(3)通用必修课:结构能力。

所谓公共基础课,就是我们每个人每天用到的执行能力。

比如时间管理、资料保存、商务礼仪、沟通谈判等等。

市面上有海量的书籍在介绍这些知识,我们学习和掌握起来都比较方便。在这个层面,我们的学习就好像士兵训练踢正步、瞄准和射击这样的军事基础技术一样。


而专业必修课,就是我们所选定的专业方向。

正如前面说的,这个专业不是指学校划分的专业,而是指能够打完整战役、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在这个领域里,你要跨学科地思考、解决问题,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

而这种系统解决问题的知识往往是内隐的,需要我们在不断实践、思考的过程中,领悟到跨领域知识交汇的微妙之处,从而灵活地把多个学科之间的知识随时调用,打赢一场战役。

在这个阶段,我们的思想认知更像是一个指挥官:精准恰当地调动步兵、炮兵、空军、坦克、侦察兵和狙击手,让他们在正确的时机,出现在正确的位置,胜利完成任务。


而通用必修课,就是要掌握临界知识,认知事物更加底层的结构与规律。

我们经营的领域是如何产生的?影响这个领域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什么?有哪些规律会普遍地影响这些事物?

这就像在深刻理解一场战役为什么爆发,会以什么样的脉络发展,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究竟是什么一样。

抗日战争初期,多数人还在讨论中日之间的武器差异、国力差距的时候,毛泽东就思考到了底层的规律:中日战争的底层决定因素,是中国战略空间的广阔与日本需要速战速决的压力。

所以,影响战争的基本动力结构是空间和时间的博弈。

如果能够促进以空间换时间的结构发展,那么战略局势将对中国大大有利,而对日本极为不利。所以,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就成为经典的战略研判著作。


我们应该学什么?

执行能力、专业能力和结构能力都应该学。

但是,我们大多数人投入80%的时间学习执行能力,投入20%的时间不完全地学习专业能力,而几乎没有投入时间提升结构能力。

然而,二八定律告诉我们:20%的知识决定80%的结果,你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结构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学习上,通过掌握临界知识做到游刃有余。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