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时喜梅

跟余老师学教学设计之八――寓读于说,生动热烈

时喜梅  · 简书  ·  · 2019-05-31 20:34

说和读是语文课上最常见的课堂活动。我们在设计任何一节课,都离不开说和读。但很少考虑到怎样让学生说好读得有效。今天看了余老师这节的教学设计,对自己课堂的说和读有深一步的思考。

说并不是肤浅的说,读也不是泛泛而读,更不是课堂说读在一起的浮华和热闹。余老师提到的寓读于说,是一个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活动。

说读就学生而言,是一种有较大的“说”的“量”和较长的“说”的“时”的课堂活动。用“说”的方式带动对课文的整体理解、细节品析、内容组合、想象补充……它以课文品读为目标,以深入理解为目的,在课外阅读中引导学生边读边说、边说边读。

思考:在课堂上,让学生能读会说,是对语文老师备课的挑战。这一课型的创新,需要老师深度研读教材,精简教学资源,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活动。

记得进行《驿路梨花》的教学设计,第一板块我想让学生整体把握内容,设计了从老于的角度来复述课文内容这一环节。这一环节中,需要学生在充分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也就是读后,再按要求来复述课文内容,进行说。
由于我平时很少对学生进行这样活动的训练,又是讲公开课,在反复的斟酌中,我还是将其替换了。因为我怕课堂上出现僵局,又加上自己掌控课堂能力不足。为更有利于课堂推进,替换成课后练习的第一题,虽然充分利用教材了,但我却丢掉了一个挑战的机会。
说和读,课堂的推进是否顺利,在于老师的引领,点拨。否则课堂将是一潭死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不会说也不敢说。但余老师就不一样了。

如余老师《卖炭翁》的说读教学设计过程设计:

第一步:朗读――读得顺畅;说话――翻译课文

第二步:朗读――读出轻重;说话――品析文句;

第三步:朗读――读书情境;说话――品味字词

第四步:朗读――读出情感;说话――表达想象。

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说读的教学方式,说读贯穿始终,。学习过程中有朗读,有品析,有鉴赏,有想象,思路明晰,层次生动,活动热烈。

说读可以运用于课文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是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再次表达,在表达之前是一个深度思考的过程,而后重新组合说出来就是学生的收获。

想想,课堂上,学生把读融在说中,在表达时,就有了思维的碰撞,智慧火花的产生,课堂氛围怎能不热烈?

撑一支长篙,向教学设计更深处漫游,采撷智慧果,以更创新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