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蚂蚁神威

国史闲谈|先秦二七•晋国内乱之曲沃代翼

蚂蚁神威  · 简书  ·  · 2019-10-27 09:31

跟秦国是个新进诸侯不同,晋国是个老牌诸侯。周成王八年冬十月,“王师灭唐”,十年,周成王封弟弟唐叔虞于唐。这便是晋国的建国之始,只是它这时候还不叫晋,叫晋是唐叔虞死后,他的儿子燮(xiè)父徙治 晋水 以后的事。

关于成王封唐叔虞,《吕氏春秋·审应览》讲了个“桐叶封弟”的故事,说是周成王把一片桐树叶削成珪(guī)形送给叔虞说:“我用这个分封你。”叔虞把这件事告诉了周公。周公问成王:“听说您要封叔虞为诸侯?”周成王说:“没人的时候跟他开玩笑呢。”周公说:“天子无戏言。”因为这句话,周成王才把叔虞封为唐侯。

这个故事不是十分可信,但唐叔虞毕竟是被分封了。唐叔虞之后,晋国十传而至晋文侯。他在两周之交的动荡中,坚定地站在弑父弑君的周平王一边,杀周携王、护送周平王东迁,是平王东迁的第一大功臣,因而被周平王赐以豳(bīn)(今陕西咸阳彬县、旬邑县一带)田,授以国政。

周平王二十五年(晋文侯三十五年,前746年),晋文侯死了,他的儿子晋昭侯继位。第二年,晋昭侯封自己的叔叔成师于曲沃(今山西临汾曲沃县西南),号为曲沃桓叔。曲沃是个大邑,比晋都翼(今山西临汾翼城县东南)还要大,而桓叔又是个“好德”之人,很善于拉拢人心,所以很快就“晋国之众皆附焉”。当时的有识之士看到这种“末大于本而得民心”的情形,就断定晋国一定会发生叛乱。不幸的是,不知是不是晋文侯支持周平王的报应,他们言中了。

周平王三十二年(晋昭侯七年,前739年),不知道是不是受曲沃桓叔的指使,晋国大夫 潘父 杀了晋昭侯,迎立曲沃桓叔。曲沃桓叔入翼,但翼人不接受他,起兵相拒。曲沃桓叔战败退回曲沃。翼人杀了潘父,立晋昭侯的儿子 晋孝侯 为君。

七年以后的周平王三十九年(晋孝侯八年,前732年),曲沃桓叔死了,他的儿子曲沃庄伯继位。不论当年 潘父 杀晋昭侯是不是受了曲沃桓叔的指使,好歹曲沃桓叔有“好德”的名声,也没有亲自动手弑君,入翼还有一个“迎”的步骤,不能算是明目张胆的叛乱,但到了曲沃庄伯这儿,曲沃则开始了公开的武装叛乱。

周平王四十七年(晋孝侯十六年,前724年),曲沃庄伯率军入翼,杀晋孝侯。晋国大夫公子万率兵救翼,打败了曲沃庄伯。另一个大夫荀叔轸(zhěn)率军追击他,一直追到家谷(今山西运城绛县东北)。曲沃庄伯不得不再次退回老巢。翼人立晋孝侯的儿子晋鄂侯继位。

过了三年,周平王五十年(晋鄂侯三年,鲁隐公二年,前721年)十月,晋鄂侯开始报复,派军队进攻曲沃。但他的军队攻坚力量显然不行,没能像对手攻下翼那样攻下曲沃,只好烧了曲沃田里的谷子泄愤。没了收成,接下来的这一年曲沃是怎么度过的呢?有存粮还是跟别的诸侯国买粮呢?史书上没给我们提供答案。

曲沃庄伯是不会甘心失败的,三年后的周桓王二年(晋鄂侯六年,鲁隐公五年,前718年),他再次起兵攻翼。这一次他学乖了,不再单打独斗,而是联络了郑国和邢国一起出兵,还不知道怎么搞定了周王室,连周桓王也派大夫尹氏和武氏率兵相助。晋鄂侯败逃到随(今山西晋中介休市东南),不久就死在了那里。

晋鄂侯死了,本来是曲沃庄伯的好机会,他们父子两代想要代翼而立的目的就要达到了,但不知道他干了什么,惹恼了本来支持他的周桓王。当年秋天,周桓王派南虢(guó)公伐曲沃,立晋鄂侯的儿子晋哀侯为新君。曲沃再一次功败垂成。也不知道是不是窝囊的,仅仅过了两年曲沃庄伯就死了,那一年是周桓王四年(晋哀侯二年,鲁隐公七年,前716年),也就是把犬戎逐出岐丰之地的秦文公死去的同年。

曲沃庄伯死后,他的儿子曲沃武公继位,还没等他在宝座上坐稳,晋哀侯的军队就杀了过来。这个时候本来是曲沃强而翼弱的,但也许是因为新君初立,曲沃内部出现了一些我们不知道的状况,曲沃武公打了个大败仗,害得他都想要到翼去求和了,但不知道半路上发生了什么事,他走到了桐(今山西运城闻喜县东南)又改变主意回来了。

这一战让双方消停了六年。到了周桓王十年(晋哀侯八年,鲁桓公二年,前710年),由于晋哀侯侵占陉(xíng)庭(今山西临汾翼城县东南)之田,陉庭人咽不下这口气,便联络曲沃武公伐翼。第二年春天,曲沃武公率军进入陉庭,与晋哀侯会战于汾河之滨。晋哀侯战败,逃跑时驾车的战马被树枝挂住,不幸做了俘虏。

我们不知道曲沃武公是不是曾把晋哀侯作为筹码,用来跟翼人讨价还价,但从他们祖孙三代一心想要取翼而代之来看,除非翼人同意接纳他为晋侯,否则什么谈判结果也满足不了他的野心,所以他最终还是杀死了晋哀侯。晋哀侯死后,翼人立他的儿子为晋小子侯,继续跟曲沃对抗。

周桓王十五年(晋小子侯四年,鲁桓公七年,前705年)的冬天,不知道曲沃武公用什么为诱饵,竟然诱杀了晋小子侯。想象起来,在两家有世代血海深仇的情况下,如果晋小子侯的脑子确实没进水,似乎只有拿曲沃武公自己来当诱饵才能达到这个效果,但是否真的是这样,我们仍然不知道。

从周平王三十二年(晋昭侯七年,前739年) 潘父 杀晋昭侯,到这一年曲沃武公诱杀晋小子侯,三十余年来,曲沃杀一个晋侯,翼人就立一个晋侯,前前后后已经死了晋昭侯、晋孝侯、晋鄂侯、晋哀侯、晋小子侯五位晋侯。这一次,大概他们终于厌倦了,没再另立新君。直到第二年,也就是周桓王十六年(晋侯缗元年,鲁桓公八年,前704年)的冬天,周桓王命令虢仲立晋哀侯的弟弟姬缗(mín)为晋侯,翼才又重新有了君主。

第二年,周桓王十七年(晋侯缗二年,鲁桓公九年,前703年)的秋天,应该是受了周桓王之命,虢仲、芮(ruì)伯、梁伯、荀侯、贾伯伐曲沃。大概这次曲沃被揍的够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没再对翼采取什么行动,直到二十四年后的周釐(xī)王三年(晋侯缗二十六年,鲁庄公十五年,前679年),周桓王早就死了,连他的儿子周庄王都已经死去三年了,曲沃武公才再次出兵攻翼,“灭之”。

这一次曲沃武公吸取了以往的教训,把从晋侯缗那儿缴获来的珍宝器物全都送给了周釐王。想当初,周平王死了都没钱下葬,之后的历任周王又数次向诸侯“告饥”,可见周王室这时候不是一般的穷,所以周釐王不太可能不见钱眼开。于是,收人钱财,与人消灾,周釐王于次年,也就是周釐王四年(晋武公三十八年,鲁庄公十六年,前678年),派南虢公“以一军为晋侯”,算是正式册封曲沃武公为晋侯了。这样,曲沃武公改称晋武公,迁都于翼,史称“曲沃代翼”。

周釐王承认曲沃代翼事实上等于承认了谁拳头大谁说的算,但是按照周制,天子六军,公国三军,侯伯之国二军,子男之国一军,晋国是侯国,本该拥有二军,周釐王却只是“以一军为晋侯”,说明他还是对曲沃玩了一手明升暗降的把戏。晋武公不可能看不出这一点,但他既然能接受,那也就足以证明这其中一定还有很多我们所不知道的细节存在,可惜史书对此付诸阙如,我们恐怕很难窥得其中的奥妙所在了。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