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晨曦中奔跑的瑛

妙业教学2:数独是个至玄至妙的东西

晨曦中奔跑的瑛  · 简书  ·  · 2019-05-03 08:06
图片发自简书App

1

前不久,妙业所在的学校举行了一场数独竞赛。

有150个孩子参加。像辩论赛一样,以班为单位组成参赛队,每队五人,经过了淘汰、车轮、交叉、一对一PK四个阶段的比赛,最终来自六(6)班的孩子们取得了冠军。五个孩子捧着奖杯欢呼雀跃,脸上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这已经是学校举行的第三届数独比赛。经过三年的努力与熏陶,许多孩子们在下课后不再去追追打打,而是几个小脑袋们凑在一起。他们争辩的内容也不再是奥托曼、小猪佩奇或熊大熊二,而是1到9的数字。

曾经在一次班主任集会时,教务科主任调侃:“自从有了数独,学校发生意外的情况逐年减少,现在几乎为零。”班主任也说,数独是个奇妙的东西,越是调皮捣蛋的孩子越喜欢。有时候孩子们在班里炸开了锅,只要在黑板上出个九宫格,孩子们能瞬间安静下来。

妙业做为此项活动的发起人,听到这样的话,深感欣慰。

妙业,是一名六年级的数学老师,也是六(6)班的班主任老师,六年级的数学教研组长。这只是她在学校里的身份。她还是全省数学学科带头人,政府津贴享受者。

妙业在教育一线浸染多年,深谙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她一贯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她希望她的教学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开化过程,而不是“填鸭式”湖塞强灌。

2

妙业接触数独,也是个偶然。

妙业喜欢看江苏台的《最强大脑》,里面有一个环节就是数独游戏。

娱乐节目中的数独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数独,经过方方面面的改良,数独的形式也变得五花八门,至玄至妙。从基本的九宫格到异形数独,从可视的平面到盲填立体数独,从静态的81格到240格的翻滚数独,数独不仅消耗大量的脑力,也需要强健的体力来支撑。

数独已不是单纯的一款智力开发游戏,更是对一个人肉身与精神的考验。

妙业不局限于对数字有天生的感知力,作为数学老师,她对教学如醉如痴,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优化教学的创意与点子。

看到电视里年仅12岁的数独神童胡宇轩战胜中国数独最好成绩的陈诗雨,又在国际赛中击败了数独能力在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日本选手森西亨太,妙业突然就想到了她所教的孩子们正是这样一个年纪,于是升腾起一种设想,何不把数独引入课堂,引入教学。

数独的魅力在于,满足唯一解的条件下变化无穷,不断推陈出新,让爱好者们趋之若鹜,乐些不疲。数独不仅考查人的推理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而且是对人的意志力也是一种极大的提升。

3

妙业觉得,既能让孩子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又能让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数独是最好的方式。

妙业先在自己所教的班级中介入数独,效果超出预期,反响十分热烈。作为教研组长,妙业又向教务处提交了在第二课堂引入数独的教学报告,并建设性提出了让数独成为学校创新特色教学的亮点工程。

这样的提议很快在校务会上全票通过,由妙业牵头的数独课堂成了孩子们兴趣课的最佳选择。一时间,学校数独学习蔚然成风。

妙业又将数独引入全校竞赛机制,将孩子们学习数独的热情推向更高潮,也丰富了学校的比赛活动内容。此前,数学只有奥数一种比赛形式,现在数独与奥数成了学校数学竞赛并驾齐驱的两驾马车。�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数独带给人最为刺激的体验还是速度。经过三年的反复实践,数独教学的基本框架已经搭建完成。

妙业认为,今后在数独的教学中,最主要的方向应该是如何提高孩子们填数的能力,跟国际接轨。培养出具有国际水准的数独儿童是她最大的梦想,妙业感叹,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不负孩子,不负教学,不负韶华。妙业将“三不负”写在她每一学期的备课本首页,努力践行,以此为乐。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