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逆光下的背影
简书建筑圈主编 风景园林专业在读生 想进建筑圈微信群的简友可私信我 “年轻人,加油” 一个专门收录年轻人文章的专题 欢迎大家关注和投稿 我已委托维权骑士进行维权,如需转载请务必联系我索要授权。 个人公众号:逆光手记(niguang0120)
今天看啥  ›  专栏  ›  逆光下的背影

平凡的世界:平凡中的不平凡

逆光下的背影  · 简书  ·  · 2018-01-25 22:01
平凡的世界

文|逆光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先生用毕生心血写就的巨作。我花了大概两个月的时间阅读完毕,读后感慨万千,想写文与大家分享却迟迟不敢下笔,生怕自己拙劣的文字不能传达出路遥先生的本意。

但是,思前想后,我还是决定写这么一篇书评,把自己的拙见与大家分享。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的见解也许只是那一千分之一,但是我希望这一千分之一的见解能给大家带来收获,同时,我也希望,借这一千分之一的见解来收获我所不知道的一千分之九百九十九。

田晓霞

01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读《平凡的世界》之前我就在想,路遥先生笔下这个平凡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世界?是一个“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世界,还是一个“世事人情,冷暖自知”的世界,抑或是一个“世态炎凉,人情冷漠”的世界?

古代哲学家用“一分为二”来解释老子“道生一,一生二”的哲学思想,后来引申出“凡事一分为二看待”的说法。

在我看来,《平凡的世界》也不是单纯的一个世界,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它。

你们以为《平凡的世界》只是一部史诗般的叙事作品吗?那你们可想错了。

路遥先生用铺陈式的写法,全景再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陕北乡村的生活状况,但是他想表现的仅仅是一段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吗?我觉得不是的。

路遥先生想表现的,除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世界外,还有一个可望不可即的理想世界。

在路遥先生笔下,世界一分为二,一方面是现实的艰苦,另一方面是理想的美好。

我们生活在这个艰苦的世界里,却时时刻刻追求着心中那个美好的理想世界。

田晓霞去世以后,孙少平对金波说,去寻找你的藏族姑娘吧,如果你找到了,我们俩的其中一人还可以得到幸福。结果是,金波没有找到。藏区早已物是人非,昔日的军马场不知所踪,只留下可怜的金波,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孤独地唱着当年的情歌。

晓霞、藏族姑娘,她们都太完美了,在那个残缺不全的时代里显得格格不入。

在路遥先生笔下,太完美的事物都不属于这个时代。他们终将逝去,只留下可怜的人儿,在这个残败的现实世界中苦苦挣扎。

孙少安和田润叶
02 劳动最光荣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无时不刻教导着人们“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孙少安、孙少平,他们都是农民孙玉厚的儿子。少安自主创业,开自己的砖窑,发家致富;少平放弃安逸的教师生活,靠自己的双手在煤矿区打工挣辛苦钱。他们都是那个艰苦岁月里靠劳动养活自己、养活家人的好青年。

相比之下,金富一家就显得不齿一提。他们靠小偷小摸发家致富,最终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路遥先生想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挣钱要挣清清白白的钱,来路不明的钱一分都不能要。

这个道理本来应该是连小孩子都应该懂的,可惜世界上还是有那么多铤而走险的人。

说到底,还是贪念在作怪。

孙兰香
03 知识改变命运

孙兰香是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她是书中唯一一个善始善终的人物。

她聪明机灵,虽说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却丝毫不娇贵。她像她的哥哥一样聪明,却比她哥哥更幸运。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里,她能考上全国重点大学并得到家里人的资助着实不易。

她活得简单,但是令我羡慕不已。她有美貌,有智慧,有疼她爱她的家人,有忠诚于她的伴侣。

本来按路遥先生的观点,太过理想太过美好的事物终将消逝,孙兰香应该和田晓霞有相似的命运,可惜并不是。

我觉得,孙兰香虽然很美好很理想,但她的出身是有缺陷的,她是农民的女儿。

还记得孙兰香第一次见吴仲平的家长时,吴妈嫌弃的情景吗?好在兰香用她的智慧和美貌,掩盖了她出身的贫寒。

可以说,兰香是全书“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典范。

即使是现在,我也愿意活成一个像兰香一样的姑娘,而不是晓霞那样的姑娘。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