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孙小圣666
从打杂到高管的职场励志咖 简书上班专题编辑 ...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孙小圣666

我如何从打杂小妹做到公司高管?

孙小圣666  · 简书  ·  · 2018-11-20 15:57
图片来自网络

1、主动,给自己争取一个开始

我和公司的缘分,源于大三那一年的实习。当时四个女孩一起进入公司实习,因为性格偏内向,我的表现并不出色。

那时的我,不会开车,不懂得应酬,也不知道怎么迅速的和陌生人找到恰当的话题。

所以,只能做一些端茶倒水、复印扫描的工作。

直到有一次,公司有个外地的项目需要带一个实习生,当时被选中的那位同学因为暑假要回家不想去,于是我就毛遂自荐,进了项目组。

至今我还记得当年打那个电话时的忐忑,我并不是自信的人,但我想的是,我必须争取这个机会,因为我想要深入到这个行业。

最终,我如愿进入了项目组。我一直感谢自己当初的勇敢,所以,我认为年轻人不能“佛系”,要认真对待每一次机会,勇敢主动的为自己争取。你不去敲门,怎么有一扇门会天然的为你打开呢?

2、加速成长,不要轻易说出“我不行”

毕业以后,我留在了公司,初创期的公司要求员工是一个多面手。客户沟通、供应商对接、从方案到报价,什么都接触得到。

我像海绵一样迅速吸收行业知识,把每一件细小琐碎的工作都视为学习的机会。

跑合同流程的时候,会去看合同的内容,学习业务合同怎么草拟;盯供应商进度的时候,会钻研物料的工期和报价;安排客户接待的时候,会总结什么样的客户适合什么样的接待方式。

行业原因,项目和项目之间往往差别比较大,几乎每个项目都会遇到一些前所未有的困难,记忆中,我很少说出“我不行”这三个字。

专业词汇不懂,就百度百科,咨询身边的朋友或老师;时间来不及,就加班熬夜;和对方沟通有障碍,就不厌其烦的用各种方式沟通。

当然,我做这些的时候,并不是盲目自信和闭门造车。我会理智的分析任务的细节,和上司一起讨论执行方案,每一个阶段性的进度都会认真及时的汇报。即使遇到确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也会设身处地的帮上司想一个妥当的解决方案。

很快,我成长为公司的“万金油”。用上司的话说,不管什么事儿,只要交给小圣,基本就可以放心了。如果有件任务,公司里没有合适的人去做,也可以交给小圣去尝试一下。

所以,刚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不要认为自己做的琐碎小事是没有意义的,把小事做到尽善尽美,从小处见大观,先扫一屋,再扫天下。

3、做好生涯规划,和组织一起成长

工作三年以后,我已经具备独立统筹项目的能力,却遇到了职业生涯第一次迷茫期。公司业务需要全国各地出差,频繁接触各种陌生人,工作压力也比较大。

而我本身性格比较内向慢热,加之结婚后准备生育,感觉业务部门的工作越来越不适合未来的人生规划。

于是跟老板进行了一次深度谈话,鉴于我长久以来积累的忠诚和靠谱的印象,老板并没有让我离开,而是让我去主管公司的人事行政工作。

彼时,公司从创业公司逐步正规化,管理架构趋于完善,管理制度需要一个熟悉公司的人捋顺,正好为我提供了一个机会。

我不再出差,而是坐在办公室,开始研究各种企业管理的知识,吸取各种适合公司的经验,对公司的管理架构和细节查漏补缺。再加上,本身熟悉公司的发展,和各部门之间都配合默契,新制度的推行非常顺利。

两年以后,公司规模开始扩大,搬到了新的办公室,我成了行政副总,拥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办公室。家庭角度,我生育了第一个孩子,尽量给她更多的陪伴。

04、三十岁,用学习疗愈中年焦虑

简书上充斥了很多中年焦虑的文章,的确,三十岁几乎是每个职业女性都会无端焦虑的年纪。家庭开始占用我们太多的时间,充电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们时时感觉到“被掏空”的状态。

细纹开始出现,皮肤松弛开始出现,因为生育带来的职业歧视出现,事业发展的天花板仿佛就在眼前。

我的三十岁,又是一次“赶鸭子上架”的三十岁。

公司准备挂牌新三板,需要一个非常熟悉公司,学习能力强,又能保证忠于公司的人担任董事会秘书,负责整个挂牌项目。

我成了那个满足上述条件的人,但这是一个我完全陌生的工作领域,金融知识、证券知识、披露规则,这些都需要从头学习。

最初的我,根本听不懂券商和会计师在说些什么,太多的专业名词搞得我晕头转向。这个陌生的领域恰恰解决了原本无所适从的中年焦虑。

我相信,万事万物的基本道理都是大同小异的,只是不同的行业披着许多不同专有名词的外衣而已,只要我愿意潜下心来学习,就一定搞的懂。

整个2017年,是学习的一年。我先后报考了证券从业资格证和新三板董事会秘书资格证,自己啃那些厚厚的书,下班就刷题,所幸,都顺利通过了。

我可以和券商顺利交流,也能够胜任基本的工作。

但是这些还不够,我觉得不管是做董秘,还是做企业管理,财务都是必须要懂的。于是,在众多财务类资格考试中,选取了最符合自己未来职业规划的CM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

毕竟是国际认证考试,我又没有财会背景,学起来还是比较吃力的,不过拓宽视野的过程总是愉悦的,每天都能感受到“被掏空”的自己正在慢慢“被填满”。

这就是我过往八年的职业发展过程,很庆幸,我在三十岁的时候确立了主业的发展目标。当然,我一直在创业公司,这些经验可能并不适合一毕业就进入公司的人们。

不管在什么样的公司,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勇敢、认真、持续学习、顺势而为都是必不可少的精神。希望每一个年轻人,都能把握住身边的机会,一步一步的走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更多职场发展的迷茫、生涯规划的困惑,欢迎加微信sunxiaosheng715,和我一起探讨】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