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王贵成
喜欢读历史,评天下杂事。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2008年搜狐教育十佳名博、2013年凤凰网十大文化历史博主。微信公众号:谈史说世(sxxywgc)
今天看啥  ›  专栏  ›  王贵成

唐太宗李世民如何树立伟光正的明君形象

王贵成  · 简书  · 历史  · 2018-01-10 10:39

                               一

       抹黑了父兄之后,李世民的伟光正形象才能浓墨重彩地塑造出来。在正史中,李世民被描绘成建立唐王朝的绝对策划者和构建者,而他最终杀了自己的哥哥、弟弟实属无奈的正当防卫。最好笑的是,正史中李世民的伟光正形象从一出世就精心塑造开了。

       打一出生开始,伟大的李世民就不同凡响了。《旧唐书》称,李世民出生时,有二龙戏于馆门之外,足足待了三天才离去。《新唐书》则称,他母亲只打了个哈欠就生了他,毫无一般孕妇的阵痛。稍大一点,李世民就更不一般了。史书称,他四岁的时候,有一个自称善于察人面相的相士,见到李渊,惊道:“公是贵人啊,且有贵子。”等见到李世民后更惊道:“此小儿有龙凤之姿、天日之貌,只须年近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说完后,相士便神秘消失了。而后李渊依“济世安民”之意,以“世民”名之,李世民的名字就是这样来的。

       这李世民却也不负其名,自幼便显出聪睿之资,思虑深远,遇事常能果断处之,平日里则不拘小节,言行举止之间,有种异于常人的气度。大业十一年(615年),隋炀帝杨广在雁门(今山西代县)被突厥围困,帝国各路军队急忙去援救,屯卫将军云定兴就是一路。行动前,营内站出了一名英姿少年,这个少年从容地对云定兴说:“如今前去救援,必得大张旗鼓才行。”接着他又侃侃道出理由:“始毕可汗敢倾全国的军队围困我们天子,必是仗着仓促之间,我们无从救援。现在我们若大张军容,数十里之内幡旗相续,夜间则击鼓相应,突厥军定会以为我们四方救兵已云集而至,惊惧之间,必然撤围而去。不然的话,敌众我寡,去打硬仗,只会吃眼前亏。”云定兴稍加思索,立刻采纳了少年的建议,果然吓走了突厥大军。


       这个英姿少年就是十八岁的李世民。少年李世民首次崭露头角,便显示了他不凡的军事眼光和英雄胆识。如此天才少年,将来必是一个盖世英雄,当了皇帝,肯定是一位有为明君。造神思路在这里已经昭然若揭。

                                二

       但不管如何造神,李世民绕不过去的一个坎是,他毕竟不是法定接班人,是通过玄武门政变这一不光彩的手段,由次子而入继大统,这种行动不合乎法统和伦理,非但不足以垂范后世,而且为当时和后世不少人所憎恶。为此,替李世民量身修史的官员们煞费苦心,把李世民塑造成一个可怜巴巴委曲求全的形象。

       正史中是这样写的,在唐朝建立的过程中,秦王李世民立下了赫赫战功,但也因此得罪了身为太子的哥哥李建成。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率军一举击败窦建德,逼降王世充,从而扬名天下,威震四海。太子李建成见李世民勋业日盛,感到对自己继承帝位的威胁越来越大,于是利用自己的太子之位,与弟弟李元吉联手处处排挤李世民,甚至不惜痛下杀手。而李世民则是一付处处退让的君子形象,最后迫不得已,才发动了玄武门兵变。

       关于玄武门之变的资料,仅见于房玄龄等人删改的《国史》、编修的《实录》,后来的新旧《唐书》等正史均取材于此。在稗史中竟然找不到其他有价值的资料,不能不叹服李世民与其史官删改历史的心思之缜密。只可惜,机关算尽太聪明,事实再怎么掩盖,总会露出些许端倪,让一点一滴留之后世,真相也就在这不经意间重见天日。

      史书中有一件事让人生疑。突厥退兵后,李渊命兄弟三人进行骑马射箭比赛,一分胜负,李建成将一匹劣马给了李世民,结果劣马失蹄三次,李世民都适时跳离马背,免于遭殃。此事疑点重重,更像是李世民设的陷阱,理由有三:

       第一,李世民久经沙场,肯定有自己的宝马坐骑,既然举行比赛,为何不骑自己的宝马?第二,李世民与李建成已经明争暗斗多时,如何会让李建成为自己挑马?第二,李建成明知李世民久历沙场,骑术高超,不可能不识蹶弓劣马,却在父亲和众目睽睽之下使出这等拙劣手段,他的智商会如此之低吗?第三,李世民即便碍于情面骑上劣马,一蹶即当换骑,如何三蹶?只能理解为,李世民故意放大事态,让父皇和大臣看到李建成是有意加害于他。

       玄武门之变前两三天发生的一件事,也是决定性的事件,疑点更大。当天,李建成、李元吉招李世民入宫宴饮,给他喝了毒酒,结果李世民“心中暴痛,吐血数斗”,却大难不死。更不可思议的是,“吐血数升”的李世民,竟然在几天后就生龙活虎地出现在玄武门前,力挽强弓射杀了长兄李建成。这不是把读者都当白痴傻瓜了吗?除非当时也像我们现在一样,假货盛行,李建成太子府里的毒酒也是假冒伪劣产品。

       从史书中看到的李世民就是这么一个老中别人奸计的可实巴脚形象。不用问,这是李世民称帝后让贞观史臣在撰写《高祖实录》和《太宗实录》时,篡改了史实。看得出来,这种形象必定是被施以重彩,费心费力上过妆的,

       当然,李建成也主动出击过。面对日益增加的秦王势力,太子李建成无疑比任何人都要焦虑。他的对策就是分化瓦解秦王府的文武将佐,企图孤立李世民,再一举消灭他。然而,李世民的策略要高出一筹,他将计就计,让手下假装离开长安再偷偷潜回天策府。之后他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收买了许多东宫势力中的要人,其中两人在玄武门之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是王晊,他在玄武门之变前一两天向李世民密奏说“李建成、李元吉正在密谋害秦王”,结果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召集部下策划政变;另一个更为重要的人物是玄武门总领常何。正是由于常何的合作,李世民才能够伏兵玄武门,袭杀李建成、李元吉。而这个常何早在洛阳之战时便追随李世民,后虽曾跟随李建成征讨河北,但入长安却是奉李世民之令。由此,不由得让人怀疑,常何是李世民处心积虑埋在建成身边的一颗棋子。

       就这样,李世民只用了一招先发制人,李建成就彻底完了。武德九年(626年),李建成、李元吉借突厥进兵之机,谋划着调出秦王府兵将,以削弱李世民的兵力。李世民得知后,与亲信房玄龄、长孙无忌等密谋,于六月四日在宫城北门玄武门内设下伏兵。李建成、李元吉上朝时行至玄武门,发现异常,急忙转身返回。这时,李世民从后面大呼追赶,李元吉仓皇之中转身张弓,也真够窝囊的,连发三箭,都没射中李世民,这还像一员沙场勇将吗?而李世民却是擒贼先擒王,还射的不是李元吉,而是太子,太子李建成当即中箭身亡。李元吉也被李世民的部将尉迟恭射死。痛下杀手,不留活口,这还是当初一味隐忍退让委曲求全的李世民吗?

       唐高祖李渊听闻此事大惊失色,与裴寂等大臣商议,有大臣提议:“建成、元吉本就没有参与起义,因为自己无功于天下而嫉妒秦王功高,狼狈为奸。现在秦王讨伐并诛杀他们,陛下可趁势将国事交给秦王。”见木已成舟回天无力,李渊是何等聪明之人,立即顺水推舟,三天后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两个月后让位,自称太上皇。如果李渊当时半点犹豫,可能连他这个父亲也自身难保。就这样,李世民通过“玄武门兵变”登上了帝位。

                             三

       历史小姑娘经过这样的盛妆打扮,李世民便完全变成了开创李唐霸业的首功之人,皇位本来就应该是他的,李建成虽然是法定接班人,但这种阴险狡诈好色贪功且平庸无能之人,根本不配做皇帝,最后被亲弟弟射杀也就是咎由自取了。李渊退位后,也就理所当然应由他李世民继承皇位。

       李世民改写历史的恶果是:五代修《旧唐书》、北宋修《新唐书》,皆为其误导。而《资治通鉴》亦延续了两书的主要结论。

       李世民篡改历史对后世治史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从此以后,历代正史收归官修,像太史公一样想个人修史,在原则上坚决不被允许,即便写出来了,也只能称为“稗史”,相关文简不受国家法律保护。而官修史书尽管有它的优点,但这种优点在某种程度上却不及其弊病,其最大弊病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一切以当局的利益为重,统一思想,为尊重讳,历史就真的成了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只能让后人看统治者愿意示人的一面,许多真实的事件从此就消逝在历史的暗沟中。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