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sq春晓zyz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sq春晓zyz

感谢我的小圈圈

sq春晓zyz  · 简书  ·  · 2020-02-01 23:13

今天话题:朋友圈和粉丝

感谢我的小圈圈

(一)

我最先接触电脑网络,源于给学生作文投稿。之前特别崇拜学校里那个会写新闻的老师,只知道他每次写一篇文章都要去乡政府找电脑发送。他究竟是怎样把文章发走的,我不知道。

那时候已经有电子邮箱,有qq,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些新生事物都是一无所知。最初我往报社投稿就用纸质信封。学校办公室里有一台半天也上不了网络的老电脑,我晚上查寝过后用“一指禅”的功夫去那里打了一篇学生作文,想用电子邮箱发走,却怎么也登陆不上。后来老同学在电话里建议我申请一个qq号码,干脆用自己的qq邮箱发送。我是一个干啥都比较执着的人,那天晚上,不知道是因为电脑反应慢,还是我手生,反正花费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有申请成功。第二天早上,我又起早开始鼓捣,终于大功告成。第一次用邮箱发送作文成功,第一次用qq和同学们聊聊天,自己开心得要命。那一刻,我真的觉得自己终于脱离了教学生活的“原始社会”了。

星期天,我总是去电脑跟前坐一会儿。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登陆qq,去其他人的空间里浏览浏览。对于我来说,那儿就是一片芳香宜人的大花园,有无数美丽的风景等着我去采撷、去欣赏。特别是遇见那些会写文章的老师们的空间,更是让我钦佩不已。我总是虚心加他们为好友,有空了再去他们的“地盘”学习。

慢慢地,我也学着转载文章,存放照片,发表说说,小圈子里的好友也慢慢增多。后来,我也喜欢把自己写的日记、修改整理的学生作文放在我的空间日志里,更喜欢把我平时拍的学生照片、生活照片放在空间相册里,这既是一种知识储备,更是对学生、对自己的一种鼓励。如今不断增加的好友几乎都是我曾经教过的学生或者是认识我的学生,不少孩子常常关注我的空间内容,给我聊天,给我留言。每到星期天,我的小圈圈里也是最热闹的时候,孩子们可以用手机可劲儿点赞了。

在这个小小的圈子里,我足不出户便可以知道过去好几届学生的事儿。偶尔,翻翻班级群里的聊天记录、潜入他们的空间,了解一下个别同学的思想动向、近日表现,回忆一下他们的初中生活,心里也是挺自豪的。在这个小圈圈里,我可以足不出户认识那么多大咖、偶像,比如“读书吧”里的卜老师团队,以及群里那么多勤奋努力的老师们。我可以在任何时候,点开手机,“爬爬楼梯”,了解大家的最新动向,学习大家的教育真经。在这个小圈圈里,我可以随心所欲发表我的日志,书写我的心情,不管内容是否精彩,都可以享受一拨又一拨孩子的“踩踩踩”……

很感谢qq这个小圈圈,是她,把我们这群彼此相见或者不相见的人“串”了起来。

(二)

成年人的圈子里,微信朋友圈也许是时下最流行的一种交往方式吧。反正在我的手机上,“脚跟”站得最稳的,当属微信了。

有空的时候,我也会无数次拨拉手机,关注订阅号信息里的文章更新,我常常如饥似渴地读李镇西老师的《镇西茶馆》、读肖培东老师的《我只想浅浅地教语文》、读张丽钧老师的《丽钧作文》,读《班主任研究会》、读《教育时报》、读河南省语文年会组织者吴伟老师的一系列微信公众平台,多么希望,能从这里多多汲取能量,丰富自己的积淀啊。 我的微信朋友圈也是一个小圈圈,里有却很多值得我学习、值得我崇拜的人。发圈的,常常关注,不发圈的,也默默关心,因为我是一个喜欢发圈的人,所以我常常流连忘返于大家的朋友圈动态里,不管是转载文章,还是自创心灵鸡汤,都舍不得错过。

最先我朝朋友圈里放照片、放文章,是希望那些美好也能够被看见的人欣赏。如果彼此共同喜欢,我们就都是那些拥有“美”的人的共同的“铁杆粉”。后来,发圈成了我的一种生活习惯,她犹如一个陪伴我、督促我的朋友,常常提醒我一定要坚持下去。“做,永远比说更重要。”“坚持下去,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为此,我不厌其烦,发我在《少年文学网》上编辑的作文、转发的文章,发给看过的多篇文章里最精彩的篇章,发我拍的自己感觉不错的照片,发我做的美篇,发我在简书上日更的文章。我只是想用天天发圈来证明我的存在,证明我的坚持,证明我的努力。发圈不是为了给谁看,除了我自己。无论是否有人关注,是否有人点赞,我依然会义无反顾。

喜欢做“粉丝”,羡慕着别人的生活、嫉妒着别人的成功,慨叹着别人一步一个脚印的持之以恒。我知道我很笨,只想用自己的坚持不懈影响身边那些比我聪明的学生,还有比我聪明的人。只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们:努力了也不一定成功,如果不努力,就永远也不可能成功。

感谢我的微信小圈圈,感谢圈圈里所有不离不弃的朋友和亲人。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