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密斯安

你怎么和青蛙一个德行?

密斯安  · 简书  ·  · 2018-02-04 11:34

“佛系蛙”又去旅行了,急坏了一群慈祥的老母亲,于是朋友圈就被刷爆了——

儿啊,你去哪了,怎么还不回家?

天了噜!儿子给我明信片了,照片里披着我给它的小毯子嘤嘤嘤!

我儿砸随我,天天不出门,出门也没朋友。

下载游戏发现,这是一只有点高冷任性的小青蛙,他喜欢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安静的读书,一个人背对着你拿着羽毛笔写日记,一个人走走停停。他并不喜欢跟你交流,也总是对你爱答不理

即便这样,他还是成功成为了免费游戏排行榜的第一名,成功的让你忍不住想他,想他,想他。

因为你发现,你在哪些方面跟他一模一样,并且,你开始忍不住沉思,为什么你会跟青蛙一个德行。

01

跟小蛙一样,喜欢一个人宅着。

一个人在屋里也没有闲着,会看书,会写东西,不让我妈看的那种。然后就会听到她在屋外自言自语:“你在给谁写情书吗?”“崽啊,要劳逸结合!”“老师是不是布置了很多作业?”“一直坐着对身体不好。”“儿啊,一直看书会看傻了的。”

跟小蛙一样,喜欢一个人说走就走,回家会给爹妈带特产。

一个人说走就走的时候,我妈会很担心,说“走路不要看手机要注意安全。”又说“我给你发微信你要回我,不然我会担心。”我:“那你在我走路的时候给我发微信,我要不要低头看手机回你?”

有一次从哈尔滨回来,给爹妈带了哈尔滨的特产——两斤重的大列巴(一种俄罗斯手工发酵面包),我妈会说,你跑这么远就带个面包回来?

跟小蛙一样,偶尔会交朋友。

小蛙会有小蝴蝶,小蜻蜓做朋友。我虽然总是一个人练习一个人,并不是不会交朋友,也会有很好的朋友,不远万里相聚一场,来一块吃个饭,但更多的时候,我们喜欢互相在朋友圈点赞,这样谁都不干扰谁。

这样的你看起来会有点内向和孤僻吗?不,跟朋友在一起的时候能开玩笑能暖场,这一刻的你,绝对和内向没有半点联想。

跟小蛙不一样,我不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杀手。

小蛙挺厉害的,你在一边疯狂的想他的时候,并不能左右他的日程,他仍然任性的对你爱答不理,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你怪他简直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杀手。

年轻人渴望远方,开开心心的在外面流浪,是因为总有一个可以回去的地方,那就是家。你知道不论你走到哪里,总有人在家等你。所以走再远,还是会有牵挂。

02 

《旅行青蛙》被爆是一款“生育意愿测试器”,据日媒爆料,青蛙旅行是日本生育部门联合游戏公司开发的一款游戏,因日本生育率太低,为挖掘发现生育意向强的年轻人而设计了这款游戏。如果连续玩这款游戏超过一周,会被默认为生育意向8级以上,后台会给你发送一封3500字的长信,鼓励你亲自生一个娃。

这样一个游戏都可以玩嗨的人,大概可以被作为“生育意向强的年轻人”挖掘出来吧。因为很明显已经具备了以下特质的某一条:

喜欢独处;

我从不会在独处中感到孤独,我享受一个人的时刻。回想那些令我觉得无趣的时刻,反而是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刻。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Bella DePaulo 

独处是愿意花费大把的时间跟自己相处,独处不是孤独,是一种很享受的状态。孤独感是自生自灭的,不是因为他人导致的,一方面,这样想可以解除大家的心理负担;另一方面,可以保有孤独的自由。珍惜这种自由,就可以再有身边的人的同时,感受幸福;又可以安心自由。


一个人在家里,可能是这样的:

看上去健谈,其实内心却认为任何形式的社交都是极耗费体力的;

在社交场合也会很健谈,这样的人并不都是真心喜欢和享受社交,社交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一种工作。这种感觉的人多是出现在大龄青年中,在家中一人放松的生活,反而会有更多的愉悦 和满足。

“佛系”随和;

之前定义的“佛系青年”的人生态度很随和,行,都可以,没关系。佛系人生养蛙也是一样的态度,小蛙不理睬也没关系,小蛙开心就好;小蛙好久不回家也OK,回来了就好;小蛙没有儿子,好吧,我也没有。

在模拟养蛙中,体会着养儿的喜乐心酸。


之前有姑娘说,养不起娃所以养青蛙过瘾,在和小蛙相处的日子里,逐渐体会到养儿的喜乐心酸。所以会动了养儿子的念头,可以说日本为提高生育率想尽了各种办法。

大龄青年们过年回家又要被催婚催生,也好有一个青蛙儿子陪着,也不算一个人在战斗了。

03 

当然,除了喜欢独处又随和的大龄青年喜欢养蛙,从人格特质上我们也能发现一些相似之处。

心理学研究者通过词汇学的方法,来描述人格特征。最早从奥尔波特的开拓性工作,到卡特尔提出的16种根源特质,再到可以涵盖人格所有方面的大五人格理论(Five-Factor Model)。特质性人格是比较成熟的人格心理学理论。

大五人格模型包含五个特质:意志力、外向性、宜人性、控制力和情绪性。其中,情绪性是人格因素中的“影响性”变量,它能够影响其它因素的强弱表现。

每个特质都是对立两端联系起来构成的一个维度,任何人都能在其中找到一个确定的位置,高低不同则其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亦是大相径庭。

喜欢养蛙的人,不过是喜欢从独处时获得快乐,我们称之为“内向性格”。

外向性低的人,即内向的人,比较沉默寡言,注重隐私,喜欢待在安静的环境中自得其乐,她们在专注的事上经常能做出不凡的成绩,一旦确定了一份友谊就会非常看重。

外向性高的人有以下特点,相比较就会更了解这两种人的差别:

外向性中等的人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待人友善,愿意与她人交流分享。

外向性高的人是指热情、好交际、愿意参与,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挡其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他们有着用不完的精力,是个典型的活跃分子,快乐的不着边际,对于新挑战新环境始终像个探险家一样兴奋。

并不是说内向性格就不好,很多优秀的历史人物都是内向性格的人,因为他们更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并且作家,设计师等职业更适合他们。

04 

养蛙其实和读书写字,作画浇花是一样的。去关心和照顾一只小蛙,慢慢就学会了像他一样独立,时间就在养蛙中一点点消逝。我们可能在某一方面都是一只高傲的小蛙,一只内向的小蛙,一只渴望诗与远方的小蛙。

当我们能和内在的自己和谐相处,就是找到了和这个世界和解的方式,要不要谈恋爱,要不要结婚,要不要生小孩,要不要变得活泼一点,这些曾经困扰和纠结你的问题,就会不攻自破。

做一只洒脱的蛙,其实还挺酷的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