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鸢尾苏

《傲慢与偏见》阶级的思想碰撞,爱情的火花

鸢尾苏  · 简书  ·  · 2018-01-03 15:33
图片发自简书App

爱情是亘古不变的的话题,是人们永远追求的幸福。

电影《傲慢与偏见》的第一幕就是暖阳照射在大地上,金闪闪的光束照在女主伊丽莎白的身上,手里捧着一本书,走在草地上,经过芳园,回到家。

与其他姐妹相比,姐姐吉英是一个善解人意、贤良淑德的女孩,另外三个妹妹除了多了点傻白甜,我不知道应如何形容。而伊丽莎白是一个懂得思考,有主见的人,电影里的她一有空闲就会捧着书本,大概这也是为什么她比其他姐妹更聪明、机智的原因。

在舞会上,不小心听到彬格莱和达西的谈话,一句:“她还可以,但是还没漂亮的打动我的心......” 让伊丽莎白产生了误会与偏见,心里埋下对达西傲慢不可一世的厌恶的种子。但是,两者在舞会上的相见,却对彼此都保留着隐约的吸引力。

爱情最美好的样子就是在彼此暧昧的时候,双方的神秘感让人着迷,让人沉醉。在交往的过程中,慢慢认识、了解与爱慕对方,即相识、相知、相恋,影片中的爱情发展却没有如此顺利。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正直率真的伊丽莎白,虽然对达西存在偏见,却忍不住与他相见。吉英在彬格莱家养病的时候,伊丽莎白本可和班纳特夫人一起坐马车去,可她没有,而是提前走路去的,其中的情愫难以表达,隐约,微燃,克制。

达西的傲慢,也代表着他所处的社会地位阶级,显赫,富贵,恃才傲物,喜欢上小地主的女儿,也是一场两层资产阶级思想的碰撞,财物与地位的对比,感情上的选择。

人们常说,眼睛是通往人们心灵的一扇门,因为眼睛不会骗人。影片中,很多地方都通过眼神交流来表达内心深藏的感情,瞬间的小细节剪辑也很棒。如达西伸手扶伊丽莎白上马车,伊丽莎白的回望与达西的手部动作,达西表白时的深情,眼睛是不可或缺的一大功臣。

有时候,爱情来得太顺利反而让人怀疑,这是不是爱情的泡沫?相反,来之不易的爱情更显得弥足珍贵,让人捧在手心,爱之深处。

随着影片的推进,当伊丽莎白知道是达西破坏了姐姐的婚礼的时候,男女主角的矛盾推至了顶峰,固然伊丽莎白也无情狠心拒绝了达西的表白。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场爱情的发生不仅仅需要必要的情愫,还要理智上的精神对等。

伊丽莎白的学识与才智,让她不轻易屈服世俗,不愿意服从与班纳特夫人的婚姻安排,而是跟从自己的内心,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自从解开了对达西的误解,原来傲慢的达西消失不见了,变成善良,有责任担当的人。

理智可以让一个人保持清醒的状态去思考,不带颜色看人,更纯粹,更本真。

从相遇、偏见、误会、解开到相爱,一个漫长又曲折的故事,却不缺乏思想碰撞的火花,对地位和身份的掂量、思考。

达西努力地与地位、财富,以及精神上的对抗,伊丽莎白放下内心的偏见,拾起坦诚,仰望突破阶级的理想爱情,共同的思想,精神的对等。

影片告诉我,最美的爱情就是找到一个懂我,爱我的另一半。彼此相互了解、相互爱慕,可以为了对方去努力抗争一切,足矣。

美丽的爱情除了爱,还需要彼此的维持、理解与包容,真正走到柴米油盐才是开始谱写慢慢变老的爱情故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