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niuniulovelian

写作原来有这么多好处!

niuniulovelian  · 简书  ·  · 2020-01-25 23:45

近期有感而发的几篇文章,让我尝到了写作的甜头。

经常写作可以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颗善于感悟的心灵。

一些生活现象,一两句话语,一个影视剧,书上的发人深省的句子或一句歌词,都能引起我的思索,让我看到现象背后的真理,真情。还记得上学期快放假时,自己非常的疲劳,盼望着假期,正值母亲的生日,又不能亲临,当天晚上正好做的是“汤饭”,我就写了一篇《汤饭》,从自己亲手制作汤饭,到品尝汤饭,回忆儿时与母亲一起制作汤饭的过程,以及母亲在生活中对我的教导,来表达思念母亲和赞扬母亲美德的情感。

经常写作还练就了才思。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好的作品不仅仅是生活的记录,更要有思想的折射。一天,我仅仅是在抒发自己对假期的渴望,根本没有深层次的思考,可是写着写着,突然发觉,这种内心渴望和现实的不调节,多么像《湘夫人》描述的内涵“内心渴求有时就像‘湘夫人’,美丽又梦幻,渴望又不可求,也许人心中的理想和现实的反差就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迷人,梦幻,美好,总在前方向我招手,让我为着‘她’,调整身心,适应现实,找寻归途,靠近再靠近!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这样仅仅信笔写来,思想却给了我意外的回馈,简直妙不可言。我们常常觉得学生作文仅仅写了生活的表象,而没有内核,原因往往是写得太少,思维体操做得太少,所以,写作无他法,除了写还是写。

经常写作还锻炼了文笔。经常感叹,大家的作品是妙笔生花,其实你我同样可以拥有。写作时,随着情感的流动,文笔自然也和歌而舞,或长句,或短句,或修饰语,或精确的动词,或形象生动的修辞句,或理智的剖析,或动情的表述……真可谓:不怕写不出,只怕你不写啊!

经常写作还养成了摘抄的习惯。

说实话,以前感觉摘抄只是机械地抄写,拾人牙慧,完成的一项作业而已。自从自己写起来,才发现文章必须有几句“画龙点睛”句不可,有时可以为文章锦上添花,比如我为一篇教后记起名为《你离开了,却散落四周》,引人遐想,点击量无数。有时简直就是点铁成金,成就文章的不二法门,我的一篇写培养优秀习惯的文章《每个优秀的孩子身后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在快结尾时,我用到摘抄的文字“华人神探李昌钰说,他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比白人更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你每天的决定中,超过40%是习惯的产物。而习惯,无论好与坏,一旦养成,很难改变。人的一生都是不断养成好习惯和改正坏习惯的过程,这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萨克雷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自我感觉,有了这些论据和理论,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和价值。

经常写作还深化了阅读。

韩寒在《后会无期》说过“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在学习,读书这件事上大家可能也有这样的感叹:上了很多课、读了很多书,明白了很多道理

但是依然写不好文章,提高不了生活品质。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是光读不写啊!知识是需要管理的,即:输入、转化和输出。输入就是读书,积累信息;转化,是把你收集的信息重新筛选、排列组合、在脑海中消化;输出,是形成你的个人作品,比如写文章。只有定期输出才能让你的个人作品变成资产,让知识变现,成为你的财富。

经常写作还和谐了人际关系。

学生是老师交往的主体,一个有写作魅力的老师无疑会成为学生崇拜和效仿的榜样。我的教学后记《你离开了,却散落四周》,随笔《累》,均赢得学生雷鸣般的掌声和更高的学习写作热情。我的《2019年个人年终总结》激起学生写“晨间日记”的热情,引起全体学生规划生活的行动。随笔《考试》,引起家长的共鸣和点赞,《假期致家长的一封信》博得家长的认同并自觉接起假期督促孩子学习的责任。孩子的老师和同学家长也是我们交往的主要对象,我的《每个优秀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掀起女儿班家长们积极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浪潮并受到女儿班主任的转发。这些写作尝试,让我赢得身边人爱戴和褒奖,很享受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

写作的好处数不胜数,写作不仅是对已有知识的管理,人生价值的提升,更是创造力的体现,我们人类文明的光辉灿烂,日新月异,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人类写作的力量!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