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贤哉飞也

息却雷霆之怒——与人相处的一些妄想

贤哉飞也  · 简书  ·  · 2020-12-14 16:39

息却雷霆之怒,罢却虎狼之威。饶人算之本,输人算之机。好言难得,恶语易施。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息却雷霆之怒,罢却虎狼之威。让我想起了上管理课的时候,大家一起讨论的公司管理者(我这里说到的管理者,指的是一个存在上下级关系的组织中,相对处于上级的人,有人习惯成之为领导,而我觉得用管理者来称呼跟恰当)的管理方式。当时讨论的结论貌似是,管理者有两大功能,一是管理,二是服务。管理业务,服务员工。当时算是比较理想主义的,甚至都谈到了无为而治的程度上。

大部分的声音还是说,要用规则进行管理,规则是为组织和组织成员服务的,而管理者就作为规则的执行人,这样有时候规则和管理者就会慢慢地被融合到一起。不管是奖励还是惩罚,很容易被作为对人不对事的目标。就好比,管理者给你发奖金了,有人会觉得这个领导真好!其实你不想想这是早先定好的规则吗?这是你应得的,跟你的管理者好坏无关,当然他如果足够坏,他还会无视规则,或者变相无视规则的不发给你。如果是被罚了,他会觉得这个管理者是个傻x,一点同理心都没有,如何如何的,这时也不去想自己就是破坏规则的人,要是这时候领导藐视规则网开一面,他就可能会觉得这人真好。对人不对事,这应该是,或者说是我在职场上遇到的一个常见的现象了。这么看来,管理者也不好当。我记得当时大家打趣的时候说过这么一句话:“总监不容易啊,你看这总监都当成什么样了。”

对于管理者的服务功能,我作为员工的时候,当然非常看重。对一个管理者的好感并不是看他带队做项目的能力有多么优秀,那是他作为管理者的基本技能,而更重要的是看他如何对待手底下这几十号兄弟。您看到这,会觉得我的看法是不是偏颇呀,是的,我也觉得这样来看对于管理者太严苛了。我尽量说真话,我也属于那种不讨厌不公平,只是讨厌自己不在不公平中处于优势的那一方。如果我真的处于这一方的话,让我呼吁公平,我觉得我可能是做不到的。我只有常驻在弱势的一方面,才有动力去推动实现公平的进程。就以这个思路作为基础,我当时看到了一些公司的企业文化,当中介绍Google的时候,说过这家公司在股东,客户,员工这三个因素中,他们认为员工是最重要的。其实吧,把任何一个因素放到最重要的位置,都可以有对应的逻辑,仿佛都是正确的,也许吧,哪有什么对错,有的只是不同。我比较喜欢Google的文化,可能是因为我当时所处的公司里太缺乏这样的文化了,我才对此如饥似渴。不过呢,直到现在,我周围没有那样的环境了,我还是期望,一个公司的管理者,把员工看得更重要一些。我记得第一家公司的一个领导,带着我们做项目,遇到过比较刁蛮的用户。他当时挺气愤的, 也许他的言辞不适合做一位管理者说出来,但是当时的我,认为他说的很对,很提气势,而且对于我以后更努力的工作有促进作用。他的书法是,顾客是上帝,没错,但是有些时候上帝也是需要教育的。前些日子也跟朋友讨论了员工,股东,客户的关系,大部分时间对面给我的反馈都是股东第一,要盈利为股东负责,我也觉得没错,毕竟刚才也说过了,从任何一个角度说都能有合乎逻辑的解释。过了几天,他给我发了一个在线课程,其中一部分正好是说到这三者的关系,讲课的人,比较贼,他说的也对,他说,没有任何一个因素应该被特异突出而忽略另外两个的,这三者的关系,最合适的就是平衡。我当时第一感觉就是,嗯,说的没错,这人真贼。

饶人算之本,输人算之机。得饶人处且饶人,本来没什么特别的利益冲突,登鞋踩袜子的事儿,哪儿管他谁对谁错呢,我都愿意认个错,客客气气的。要是双方都较真,扯皮起来,那没完没了的,这年头谁的时间不是时间呢?干点什么不好,非要生气上火跟人家干架呢。甭管怎样,示个弱,事儿结了,各自该干嘛干嘛。遇上小摩擦了,尽量少说话,少讲理,多说客气话,这样能降低双方损失,节省时间。你要愣是讲理,你看到的,你认为的真相可能恰恰跟对面看到的不一样啊。这两天沸沸扬扬占用很多公共资源的清华学姐冤枉学弟的事儿。事发当时,双方当事人都觉得自己是占理的,这没问题,咱谁也不敢说对事情的把握就那么完整。可你要是非得用自己不完整的信息争出个一二三来,尤其是自以为正义,那就有点不好了。话要少说为妙,这里也是提醒咱自己一下,她要是不提“社死”这个词,可能还没有这么大的反响,这里面已经让围观人体会到了恶意,这是报复,最后事实证明这玩意不太好收场啊,即便结束,影响也太大了。

话说出口,没法收回,所以要三思而后说,实在弄不清楚就别说。自己非要呈口舌之快,话说出去了,一时爽,造成的影响不知道是不是像抽丝一样长。不管怎样还是不舒服的。其实咱自己爱怎么说怎么说,自己选的自己扛,有人愿意找不舒服,咱也别拦着。但是还给别人造成了负面影响的那种人,就是找骂。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