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墨乐桉

希望你是个对自己好的“好小孩”

墨乐桉  · 简书  ·  · 2021-03-05 21:03

写在前面:

前几天读了一篇抑郁症患者的文章,想着要写点什么。文章中,她是周围人眼中的好小孩,她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小孩”。

但是她努力压抑自己的情绪,她不快乐,她渴望做个坏小孩,但是好像现在成为不了坏小孩了,因为无论如何都不快乐。

以下这些碎碎念可能很浅显,可能很词不达意。但是对于“讨好型人格”,对于“原生家庭”,对于“虚假自我”和“真实自我”,对于很多貌似新鲜的词汇,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由这种种导致的抑郁症、睡眠障碍已经在年轻群体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其实相较于生理问题,很多人是不能理解心理问题的。认为是自身矫情,都是自己作出来的;认为咨询心理医生的都是疯子,或者以“接受心理咨询”为耻。实则,心理问题远比生理问题让人煎熬得多。所谓“意义”,所谓“信仰”,所谓“快乐”,有的时候,什么都没有。

就像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起床和为什么睡觉,就单单这一点远比缺胳膊断腿难熬得多,因为时光可以很快也可以很慢,可以一秒一秒把你逼向绝望的深渊。

当你在四下寂寥的深夜,表面静静地躺在床上,双目呆滞地望着黑暗,已经凌晨四五点,毫无睡意但又提不起精神。日复一日,已品尝不到快乐的滋味。

所以, 我希望你是个快乐的“好小孩”,而不是一个别人口中的“好小孩”,不然,宁愿当个坏小孩吧,不要家长眼中的乖顺,不要老师眼中的勤恳,不要从小那么懂事。



01.

所有共鸣无非就是感同身受,不是曾经经历过就是正在经历着。

很惊奇的发现在一些类似于治愈书籍下面,总有一大波患有抑郁症或者患有情绪问题的粉丝。

看着他们的一条条留言,我发现他们都是一群特别孤单的孩子。他们很善良,但是他们收不到鼓励和安慰,他们用比正常人还正常的面孔去迎接朝阳与晚霞,用笑脸去面对每天的人和事。

看似与常人无异,看似活泼开朗,只是知道有些话没人听,也理解不了。无处吐露、无处安放的情绪就这么积压在心底,任由时间将此慢慢发酵。

不敢述诸人,是不想传递自己的负面情绪;同时也担心受不到正常对待,害怕只有冷脸和偏见,或者嘲讽和不解。

所以他们在这种治愈系的书籍里寻求慰藉,他们自己捕捉阳光与人情温暖,他们以同一本书读者的身份报团取暖。

有的时候,读到那些话,既可悲又感伤。 想抱抱他们,似乎又无能为力。因为我也是一个一直在和情绪斗争的孩子,在这社会中,没有人不是吧!



02.

《圆桌派》中有一个心理学专家讲了他自身的一个案例,我印象还蛮深刻。

他曾患过两年的抑郁症,并且已经有了长达五年的心理咨询。

主持人:你是怎么走出那两年的时间的?
心理专家:当时的自己就像掉入了井底,要知道,从井底往上爬很难,我就让自己在井底待了两年。

可能这就是适当放过自己,不让自己在所谓的正向道路上行走,让自己有些喘息的时间。让自己治愈自己,让自己慢慢地走出来。

有些东西,只有自我和解,只有自己想通了,才能彻底地放下。



03.

我不知道我有没有想通,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放下。

这些话从没对人说过,因为说不出,也不道从什么地方说起。但自从能听的了抱怨开始,我知道自己不会再那么抵触把这些东西让别人知道。

不好的事情不是隐藏得越深越好,而是能云淡风轻地说出。不在乎才是真正地放下。

高三的那段时间,我也曾去做过那些乱七八糟的测试,画过“苹果树”、“房子”、“人”......花三百块钱买一个小时的咨询时间。在一家正规的医院。

结果是,医生跟我说:压力太大导致的中度抑郁症。让我要注意一下自己的情绪。

他说得很简单,可能在他们眼中,我这问题就像小感冒顶多是小发烧。见怪不怪,高三生多少都有压力。

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我是崩溃的。不是医生的话,而是自己这种郁郁寡欢的情绪。让一切都变得力不从心。

偶然听见后桌一段有趣的对话。

学霸男:你知道吗?我也得过抑郁症。(有点搞笑的声音)
体育生:怎么可能?别开玩笑了。(不是不敢相信,是一个字都不信的样子)
学霸男:哎,不过我还好走出来了。(有点轻松也有点自嘲)

当时我没有回头,算是偷听吧。但是我似乎能看到这个画面。

那段时间,学霸男频繁地请了两周的假。

在我想回家自学时,他没有不可思议,只是很认真地跟我说了一句:如果回家的效率能高一点,那就回家吧。

自那时起我就知道,他的那段看似搞笑的对话是花了很多时间做了很多心里建设才能这么淡然的说出来的。

其实没什么可怕的,一切都会好的。

也可能是从那时候开始,让我学会了思考,让我去想什么是在别人的期待下做的,什么是自己想做的。什么是朋友,而自己又应该怎么生活......总之,想了一些从来没有思考过的问题。

之前在文章中很模糊地把它概括成促进我成长的一个点。

或许,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一些点。



04.

我不是什么专业的人。但要记得,如果你不开心了,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需求。

如果当前的情况(学业或者事业)让你忍无可忍,适当地歇一歇,我知道生活对我们有要求,但你要知道没有什么比平安健康更重要。

我知道你很善良,你什么事情都会为别人着想;但我也知道你过度敏感和脆弱。

要知道:追求别人对你的爱或者关注是一件无意义的事,而且,你也不可能再得到别人对你无条件的爱。
不要试图给自己任何理由来论证你提出自己需求的合理性,也不用拼命地试图论证清楚对错,认为自己是对的之后才敢去做什么事情。

先对自己好,才能对别人好。



写在最后:

我知道这篇文章肯定会杂乱无章,但是罢了,可能还是自己没有想清楚,就先记下这么多。

我觉得人出现不好的情绪总是不能正视自己的需求或者承受着超负荷的压力,且无处排解、无人理解。负面的情绪积压多了就出现了问题,只要是问题,总有解决的办法。

你不要先将自己孤立起来,认为自己不正常,或者在你周围人眼中是这样的,但是世界是很大的,只是你知道的太少了。放眼万千世界,这些都是小事,有这种困扰的人也不止你一个。

加油吧!雨是会下的,但是也会停;人是会跌倒的,但是也可以爬起来; 情绪是会出现障碍的,但是迈过去了就不叫槛。

写于 | 202135 星期五 20:07

文|墨乐桉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