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厌学症管心营和本博士

孩子小学阶段学习好又听话,到了中学叛逆期学习态度转变且很难沟通,应该怎样与青春期孩子相处?

厌学症管心营和本博士  · 简书  ·  · 2021-08-17 09:49

孩子现在初一处在叛逆期,对学习的态度不上心,做事拖拉,和她沟通她拒绝回答,我行我素,老师反馈上课也不认真,学习成绩也退不了,在小学阶段都是队长,到了中学变了一个人

01

这里体现出2个问题,一个问题是生命周期的适应问题,一个问题是共情能力问题。

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无法和父母沟通,让父母感觉孩子很叛逆,我们厌学症管心营在咨询中也是经常见到这个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生命周期的问题。

在不同的时代,对待子女的方式要有所不同。

假如你的女儿是3岁,不是13岁,你的对待方式是没有问题的。

3岁的孩子就是需要在父母的高压之下,告诉她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精确到早上几点起床、该干什么、什么时间去哪里玩、和谁玩、几点吃饭、吃什么……

对于一个3岁的幼童来说,这么高强度的控制是很有必要,因为孩子小时候太过于无知,所以需要大人来监管,避免发生意外。

同时,孩子也通过该大人明确的奖惩来学习社会规则、社会道德观。

这个时候的家长,是需要扮演一个权威式的家长,否则孩子就会迷惑、就会没有规则。

所以,在孩子小时候,父母不严格管教,甚至会被认为是不负责任的父母。

但是,孩子是会长大的。

生命是有成长周期的,不同的生命周期,有不同的特征。

当孩子上了初中进入青春期以后,其实孩子是已经明白了客观的规律,但是有的时候也会挑战规则,或者讨厌被束缚,这是正常的。

假如,父母还用以前的方式来对待青春期的孩子,那是不行的,这个时候孩子已经有了基本的判断能力,以前的高水平监管是会出问题的。

遗憾的是,有很多家长无法理解到这点,孩子已经不像小时候那样需要父母担心了。

02

第二点是共情。

这也是青春期亲子间难沟通的原因之一。

很多家长都有误解,认为孩子不体谅父母是态度的问题,实不是的,其实是能力上面有问题。

良好共情是一种非常高级并且稀有的能力,大多数普通人是没有这样的能力的。

讲一个最简单的共情例子,一个妈妈很喜欢带女儿去逛街,但是发现女儿一点都不喜欢去,女儿产生非常强烈的抵触心理,妈妈完全不能够理解这是为什么?直到有一天,女儿鞋带脱了,她蹲下来给女儿系鞋带的时候才发现,

在大人的视角里看到的是车水马龙繁荣的都市,而女儿的视角里看到的是拥挤不堪的陌生人。在女儿的高度看到的世界,全是别人的腿,连妈妈在哪里都看不见,你说,女儿能有安全感,喜欢逛街吗?大多数人都没有这样换位思考的能力,

厌学症管心营的很多心理咨询师,在大学里面接过很多学生的咨询,

被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是

“我爸妈根本不考虑我的感受!”

父母觉得孩子不懂得体谅父母,

而孩子却觉得父母不顾自己的感受,家庭成员彼此互相抱怨对方,

这背后其实反应出了一个问题,因为家庭是缺乏共情能力的,所以不能互相体谅对方、理解对方。

面对这种处境, 父母可以做到的事情不是去替她做决定,而是引导她去完成这个事情。

这就好比游泳, 父母可以拉着孩子的手教孩子游泳,但是不能父母抱着孩子在水里游啊,你说这样孩子怎么可能会学会游泳呢?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