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门外的奶牛猫
微信公众号:门外的奶牛猫(yingpingmao)——专注动漫和小众文艺影评书评及小说。 文章都在公众号和其他原创平台首发了,需要转载的请简书联系。尊重原创,从你我做起。 掩耳盗文者——看到你这么喜欢的份上,我都说不出难听的话了,但请自重,违权必究,后果自负。
今天看啥  ›  专栏  ›  门外的奶牛猫

风雨过后,总有彩虹——Jodi Picoult《House Rules》书评

门外的奶牛猫  · 简书  ·  · 2018-07-12 12:17

文/门外的奶牛猫

1.

Jodi Picoult作为常年在英国畅销书榜上的作家,每个书店显眼的位置上都会看到她的名字。我以前也拜读过一本 《Perfect Match》。讲的是一个普通母亲如何一步一步为自己遭受性侵的幼童复仇的故事,十分的惊心动魄,印象深刻。

她曾在普林斯顿学习创作写作,后来又在哈弗读过教育研究生,她的视野总是集中在美国普通有孩子的家庭。

她对于的生活细节的把握异常准确,写作风格细腻平实,层层深入,但是又不是完全的平铺直述,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反转。

无论是《Perfect Match》还是《House Rules》中,都可以看到写作教科书般的,连绵不绝的小情节的突起,和一直藏到最后的大情节的颠覆。

她的另一本小说《My Sister’s Keeper》 (姐姐的守护者)在2009年被搬上大银幕,至今在豆瓣保留着8.4的高分。

2.

《House Rules》中的主角是一个中年单身母亲艾玛,有一个15岁的正常儿子,还有一个18岁的患有Asperger’s Syndrome艾斯伯格综合症的儿子。

艾斯伯格综合症是什么呢?它是自闭症的一种,患者以自我为中心,没有能力体会他人感受。但是通常来讲,患者的智商不受影响,甚至因为他们超乎常人的专注,往往比常人取得更大成就,比如牛顿,爱因斯坦,安徒生,贝多芬,莫扎特等等,都传说或多或少患有此症。

艾玛是一个普通善良的女人,她一心为了让大儿子融入正常社会,不计一切代价的为他创造各种机会,进行各种治疗。

事情发生在她给大儿子请的私人教师,一个大四女学生,失踪的时候,她发现儿子藏有女学生的背包。她的良知让她拿起电话报了警。

但是警察来了,并没有问出有用信息,就离开了。当女学生的尸体被发现,而包裹着尸体的是大儿子的毛毯时,艾玛第二次拿起电话叫来警察。

但是这次,警察将大儿子作为谋杀嫌疑人带走了。艾玛开始了她艰难的诉讼过程。

艾玛一开始应该只是凭着自己的良知,下意识的不相信大儿子会做出这样的事,但是后来,越来越深入到案件,各种细节扑朔迷离,她的心理也开始发生变化。

她一方面继续坚持,一方面委托律师向法庭提出,因为大儿子患有自闭症,所以属于不受控制的过失性杀人的时候,心里应该已经倾向大儿子就是杀人犯的结论了。

这个中间的过程无比的细致,无比的虐心。

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她受不了她的儿子将另一个年轻的生命残害,但是作为一个母亲,她也受不了看到自己的儿子,完全不明白自己犯了什么错,一而再,再而三的,受到他承受范围之外的挑衅和折磨。

整个过程,伴随着作者向读者呈现出的,丰富大量的法理和医理知识,看着一个母亲如何筋疲力竭,日日煎熬的保护着自己的儿子,十分揪心。

到了最后,结局反转,原来濒临犯罪边缘的并不是患有自闭的大儿子,而是正常的小儿子的时候,读者跟着终于长长的舒出一口气。

3.

人物刻画上,母亲艾玛无疑是笔墨最多的。但是说真的,这个人物的形象并不讨喜,总让人觉得她哪里没有拎清。

很少有母亲那样斩钉截铁的怀疑,又那样不惜代价的保护,完全因为她自己的摇摆而备受折磨的儿子。这两种完全对立的心态和举动,发生在两个人身上自然没有问题,但是放在一个人身上,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总有些不对劲。

事实上,后来的种种迹象也表明,不光是她的大儿子,她的小儿子,甚至她自己,都或多或少患有自闭症的时候,这一切的不和谐就找到一个出口。原来大家都是假装正常,不得不被生活裹挟着,在困难中迅速长大的普通人。艾玛只不过刚好碰到了这样一个戏剧化的契机罢了。

大儿子的塑造是非常成功和吸引人的。超高的智商,不发作的时候,能够完全细致缜密的思考,大段大段吟诵电影里的金句,对于《法医鉴定》近乎执迷,这当然也解释了他为什么会在一开始看起来那么像嫌疑犯的原因。

然而小儿子却更让人心疼。母亲制定的House Rule 之一就是“永远照顾兄弟”,这样一句简单的无可反驳的金玉良言,不知道损失了他多少童年的快乐,而且一直不断的蚕食着他的内心。他开始毫无目的的在陌生的房子里游走,在不同的家庭背景里,体味着想象出来的新的温情。

角落中的孩子不受重视,但是一样希望可以开出花朵。这一次旁支斜逸出一点点,下一次就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闯下了大祸。他才15岁,当然不能怪他?但是不怪他又怪谁?他不满一岁就离开的父亲?他全心扑在他自闭症兄弟身上的母亲?还是他的自闭症兄弟?

谁都没有错,但是悲剧已经酿成。

重新再想,依旧唏嘘。就像是人生,不能解释,无法抱怨,扔给你什么,都只能暗自消化,独自行走,艰难求生。

4.

这本小说的写作手法十分新奇。共11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都以一个法医案例开头,引领着故事情节步步深入。唯有最后一个案例,用的就是艾玛一家的案例,案例之后故事戛然而止。一切疑云散去,一切话语用尽。想要的答案一直在身旁。

小说的视角也非常奇特,并非同一上帝视角,而是让每一个人叙述心声,每次都告诉读者一点点,让你一直津津有味的读下去。

全书500多页,读起来容易,但无法快速。虽然英语生字不多,但是在这样一个不断翻转的悬疑剧情里,读者唯恐错漏了距离行间的深意。

虽然和《Perfect Match》一样,最后的那个结局就是让读者觉得最恰当的结局。但是在整个故事里,人物的消耗太大太多,到最后的不是胜利的胜利出现时,读者几乎可以看到遍体鳞伤的主角就站在自己面前。

普通人的胜利都是这么伤筋动骨。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就算是500页的故事也终会看完,但是人生却是一条漫漫长路,不得不在风雨中继续。

能够看到最后的彩虹总是好的。一点点熹微的希望,就可以鼓励我们在黑云密布的路上前行。

奶牛猫(原创)

本文已加入维权,并且在多个原创平台发表,抄袭意义不大。转载请简书联系授权。请自爱自重。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