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洪靖
博士候選人|專欄作家|技術哲學 PoT|科技與社會研究 STS|綠色設計|荷蘭 Enschede|台灣嘉義
目录
今天看啥  ›  专栏  ›  洪靖

思考信息(下):我们变成信息了吗?

洪靖  · 简书  ·  · 2015-06-08 03:02

上篇文章中,我们已经看到,信息(information已经成为当代社会构成的基础元素,世界往往被信息化之后才能被我们理解与认识,而网络的发达更加强了这个趋势,甚至可能模糊虚拟与现实的界线,使得过去对于真实与虚假的区分变得不再重要。如果世界能够被信息化,那么接下来我们要问的是:我们是否也是/能变成信息?

仰赖信息的自我认识与形塑

答案很可能是肯定的。人类「身份」——我是谁?我如何?——的问题,目前也已成为信息哲学的热点问题。简单地说,我们经常通过信息来认识自己。途径或可分为「向内」与「向外」两种类型。做健康检查时,我们获得各种  X 光或超音波照片,也拿到不同的仪器数据与检验报告,这些信息都在告诉我们那些很少能够以个体感知碰触到的体内世界,通过这些信息我们越来越了解自己的健康状态——实际上,我们观看数据,而非感受自我。这种向内的自我认识不只在于生理,也在于心理。当越来越多关于人类认知的探索皆是通过脑神经研究而获得理解、当越来越多心理倾向能够通透搜集大多数人行动纪录的「大数据」来预测,实际上我们也正藉由这些信息来持续了解个人的内心世界,甚至定位自己在社会中属于「哪一种人」。

我们经常透过医疗数据来理解自己(CC BY-NC-ND 2.0)

向外的自我认识,往往与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有关。已有研究显示,我们如何在社交媒体上呈现自己,将会很大程度形塑真实生活中的我们。例如,当我们在微博张贴关于社会底层生活人民的关怀报导,一方面其实我们正在通过这样的方式呈现自身「关怀社会」的形象,另一方面这样的「表现」也会反过来督促我们成为这样的人。换句话说,「网上的我」与「现实的我」很可能逐渐收敛并合而为一。人们制造信息、张贴信息,并因而通过信息而(被)转化。在这种收敛的情境之下,通过「网上的他」来了解「真实的他」,结果通常相距不远;若再考虑某些网站「(近)实名制」的注册要求,直接将对方同等于他在社群媒体上张贴的信息,往往八九不离十。

我们就是,也只是信息

除此之外,我们在网络世界的各种行动「轨迹」也成为我们自身的标志。你在网络书店买过几本书,书店会推荐类似的书籍给你。你在按赞过某些新闻,会有更多类似新闻自动列在你打开的新闻或社群页面。你在网上买过某项产品,购物网站就会列出更多的「你可能也喜欢」或「推荐商品」。你每周一三五固定跑步并通过手机APP纪录与分享,那么你的社群媒体很可能会在每周一三五推荐你慢跑鞋与健康食品。换句话说,通过这些被记录下来的信息,我们被「标定」出来、被营运商与广告商认识——你不是什么其他的东西,你就是信息,信息就是你。这就是所谓「被遗忘权」(请见上集)的背后意义:如果你就是信息,那么你应当有权利决定如何处置自己。

目前看来,这个趋势只会增长而不会消退,想想「穿戴装置」的发展就可略知一二:在未来,很可能人类的全部都能被转化成为信息,我们甚至可以上传心智或者将它转移到其他的身体,而那个身体也会根据我们先前的身体信息而调整至适合我们的状态。就像电影《超能查派》(Chappie)所演,一方面,倚靠信息计算的才能运作的机器人,可以如同人类一般学习成长,甚至似乎拥有了心灵;另一方面,因为我们被同等于信息,所以原本「物理性的身体」(physical body)不再是个关键,即使被替换成机器也不至于引起恐慌或启人疑窦——因为人类已经不被那些非讯息的部份所决定。很显然,在这样的世界里的,人类与信息将不再也无法再是两种有效的分类范畴。

各种穿戴装置将会加速我们转化成为信息(CC BY-NC-ND 2.0)

我们是个体或是复合体?

以信息哲学的观点来看,信息世界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连结、相互影响。就像前面所说,我们制造的信息会影响人类的存在方式,而人类制造的技术工具所产生的信息也会影响我们如何认识世界。我们一方面用信息技术去发展与开拓自身,但同时另一方面也用信息技术来限制与规定自己。换句话说,信息网络(network)并不外在于我们,相反地,我们本身就是网络的一部份——我们是「被网络化的」(networked)。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存在模式,正在严重挑战启蒙时代以来的现代性(modernity)型态。

所谓的「现代人」,指的是一种能够通过收集与统整各种信息然后做出作最佳判断的人类。这样的基础假设,在经济学、政治学、或社会学中都能看到;同样地,现代社会中的各种经济、政治、与社会制度大多也依据这个模型而建立。当这个现代人已经被信息哲学理解为一种并非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一种「复合体」的时候,原先的假设就会变得不再适用,而过去对于人的各种讨论也可能需要重新检讨、随之调整。

变成信息的我们或许难以被称作个体了(CC BY-SA 2.0)

想象以下场景:汽车自动将轮胎转速换算为车速,然后通过 GPS 知道你即将靠近一间学校,也从网上知道你曾有超速纪录、不能再犯以免执照吊销,于是汽车仪表板开始通过不断闪灯与高频鸣叫向你释出「不要超速」的信息,而你在注意到警告之后接着减速,因此没有撞上正在放学的孩童,也没被眼前的交通警察开出罚单。此刻,你是一个有道德的驾驶,也是一个守法的公民。但是,在这样的情景中,我们不禁要问:我们是自己思索到那些汽车所收集的信息,所以做出减缓车速的道德判断吗?是因为我们深思熟虑所以决定采取守法的行为吗?

结语

答案应该很清楚。从场景的开始到结束,我们都不是一个现代性里头的现代人,而是那个提交给世界许多信息、然后再被那些信息所塑造的信息复合体。这个例子或许略嫌简陋,但却是一个很可能将在三年之内实现的生活场景,足以说明信息哲学如何从「信息是什么」转到「信息与人和社会」的讨论走向。当信息成为这个世界运作的「基底」、当信息内在而非外在于我们、当信息与具体事物变得难以区分,我们迫切需要重新思考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与自身。信息哲学或许不是最终的答案,但却可以是个开始的起点。

⊙ 原文首刊于《周末画报》第854期,2015年5月2日。本文略经修订与增补。

⊙ 喜欢这篇文章吗?请点击下方的「喜欢」或这里打赏哟!也欢迎在简书关注我,或者加入我的微博豆瓣FacebookGoogle+Twitter(後三者为繁体),就可以获得更多相关信息!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