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扁羽

武侠情结

扁羽  · 简书  ·  · 2019-02-11 06:28
年少难酬武侠梦

涸辙遗鲋,旦暮成枯;人而无志,与彼何殊?


1  童年

有关金庸的武侠电视剧是整个童年中的重要记忆。

小时候我用竹子做了一把剑,别在身上,一只水杯挂在腰间,然后翻山越岭去人烟稀少的地方,幻想着自己在行走江湖。

仰天大啸,将杯中水一饮而尽,感觉有了千杯不醉的豪气干云。

在七尺之高的山坡上,我飞舞着竹剑,一跃而下,有从天而降的潇洒,仿佛自己是武艺超凡的剑士。

为了显示自己的剑法绝妙,竹剑锋利,伤害了不少的花花草草,树枝绿叶。那些悬崖峭壁上无法破坏的一切,我也在梦里实现了。

终于,在与小伙伴用木棒进行少林棍法比武时出事了,小伙伴轻微脑震荡,我在父亲棍棒的教训下,痛改前非,不再舞刀弄枪了。



2  筑梦

不能“仗剑走天涯”的寒暑假是枯燥乏味的,文章写得狗屁不通的我竟然用了一个崭新的作业本开始写“武侠小说”。

现在还清楚的记得书的名字叫《神灯》,阿拉丁神灯?不清楚当时为什么要用“神灯”两字。或许是因为男主角出生时,身上佩戴了一盏神奇的煤油灯吧。

书中写道:狂风四起,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天空中上还有一道亮光,直射入腰缠万贯的富裕家庭中,然后男主角出生了。因为身前有一盏奇怪的灯,众人都认为是不祥之物。

等到男主角十几岁时,家里遭遇变故,男主角流离失所。后来是各种奇怪的遭遇,那盏灯也终于发挥了它的魔力,助男主化险为夷。

我天马行空的胡编乱造,也把电视里背叛、欺骗、失忆、苦难、仁义、善良等都写了进去。在不知不觉中,几个假期里,也凑出了几万字。一部有武侠玄幻题材的小说虽没有结尾,但也有了雏形。

至于要写成什么样,自己不知道,最终也没有完成。或许,只不过是自己打发无聊的假期而已。可不知不觉中,一个梦的种子种下了。



3  缘起

上大学后,图书馆琳琅满目的书籍,却是在大二时,我才有机会触摸到。这里不得不吐槽学校办事的效率真差劲,一张饭卡借书的简单功能,竟用了一年才实现。东北现在一退再退的经济,可见一斑。

我看完金庸第一部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用了零零散散大半年的时间。因为无法借书,只好自己用手机看,不明白打斗为何要用大量篇幅描述,看得头昏脑胀。那时对武侠小说的兴趣已经索然无味了,觉得没有电视画面畅快。

悠悠八载后,因为一个女生,我读了杨过,看了《神雕侠侣》,然后“射雕三部曲”,飞狐系列两部,最惨男主角之《连城诀》,明末起义之《碧血剑》,乾隆秘史之《书剑恩仇录》,游刃有余韦小宝之《鹿鼎记》,爸爸去哪儿之《天龙八部》等。

近三个月,我几乎推掉了所有的社交活动,利用一切业余时间,读完了金庸老先生的所有著作。然后流于表面的写了所谓的十五篇读后感。

自己认为写得很烂,但执拗的我,还是没有修改。不求别人理解,但愿无愧于心。



4  再续

“爱屋及乌”是个华美的词,但对于我来说,这间屋子华丽,知道建于何年,是何称谓,足矣。我远远的观望,日复一日,渐渐明白,我更爱的是那只乌鸦。

它让我重新燃起了那个在心里沉寂多年的梦,这星星之火,使我有了一个别样的前行之路。

如同那部不完整的《神灯》,在时间的长河里,它静静的躺在某个角落,却又时刻在召唤我,让我记得那是一个未完成的梦。

为了这个梦,我得继续从大作家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梁羽生,古龙,温瑞安似乎在向我招手。还珠楼主也在对我讲,作为川人,看看《蜀山剑侠传》有何不可?

陆小凤、小李飞刀、白发魔女、四大名捕,这些耳熟的传奇人物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没准儿,多年以后,我的“神灯大侠”也会被众人熟知呢。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