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绿岫子

民国那些女人之孙荃——只愿一生为你守候

绿岫子  · 简书  ·  · 2019-12-06 23:12

孙荃是郁达夫的第一任妻子,两人即是包办婚姻又是因爱结合。

如果不是郁达夫,不会有人知道孙荃这个名字,但郁达夫之于孙荃的意义却只是他是她的丈夫,是她一心爱过的人。

孙荃原名兰坡,小名潜缇,出生在浙江富阳一个富裕的书香家庭。幼年进过私塾,古体诗词写得很不错,是个小才女,连郁达夫都很敬服,夸她的诗可以胜过老秀才。孙荃的哥哥中过前清的秀才,弟弟留学日本,按道理孙家应该不是传统守旧的家庭,可能个性使然,孙荃在婚姻生活中给人感觉是封建礼教熏陶出的传统。

孙荃与郁达夫订婚时二十岁,在那个时候应该属于晚婚,那是1917年,那一年中国发生许多大事,蔡元培当上北京大学校长,张勋搞了复辟,还有中国对德、奥地利宣战,这件当时不怎么为人所知的事两年后成为开启新历史时期的引线。而这些与平常百姓距离尚远,郁达夫这时在为未来妻子那平平无奇的相貌,还有那双三寸金莲懊恼不已,可是婚姻的事不能以他的好恶为转移,结婚是他的义务,而不是他的权利。

他理想的爱人应该是美丽的、浪漫的时代女性,应该像王映霞那样,虽然此时王映霞还没有出现在他的视野中。不管怎么样也不应该是一个小脚女人。然而接触之下,他发现这个貌似落武时代的小女子居然谈吐不俗,学识远在一般女子之上,郁达夫惊讶不已,他马上改变了对孙荃的看法,开始跟家人赞美孙荃才貌双全。

见面后一个月时间里,郁达夫经常给孙荃写信,二人都善诗词,这样一来一往诗歌唱和,感情越发亲密。1920年,没有举行仪式,孙荃在夜色中乘一顶小轿来到郁家,两人正式结婚了。不知郁达夫当时的想法,而孙荃以及两家长辈也都同意了。虽然隆重排场的仪式不能保证婚姻幸福,但如此简略的操办法会不会成为一种预示呢?

新婚之夜,孙荃送给了郁达夫一枚钻戒,后来这枚钻戒为救一位风尘女子被郁达夫当掉了。不久郁达夫回到日本继续学业。两人以鸿雁传书,又写了不少诗,郁达夫给妻改名“孙荃”。

“赠君名号报君知,两字兰荃出楚辞。别有伤心深意在,离人芳草最相思。”

看得出来郁达夫对孙荃还是真心爱恋的,只是他太多情,对于任何一个爱着丈夫的妻子都是沉重的伤害,连绵不绝的风流韵事不提,与王映霞在上海同居,对孙荃的打击可想而知。夫妻两个终于分居,而孙荃成为虔诚的佛教徒。漫长孤寂的人生与儿女们相依为命。

1931年,郁达夫与王映霞关系紧张,回到了富阳老家,可是孙荃还没有忘记这个负心汉对自己的背叛,在卧房门上贴出“卧室重地,闲人莫入”的告示。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孙荃渐渐淡化了对郁达夫的怨恨,听说郁达夫与王映霞分手后,期盼着他能早日归来,但是等来的却是郁达夫被日本宪兵杀害的消息。又是一个晴天霹雳,热切的期盼从此断绝,那个人是永远都不会回来了。

郁达夫与孙荃  图片来自网络

郁达夫才华横溢,个性突出,在那样的乱世,受辱受气是家常便饭,在外面搞得灰头土脸,回家就拿孙荃出气,各种挑刺发脾气,骂孙荃是在家坐食的行尸。“你究竟是为了什么目的生存在这个世上?”脾气发完了又开始自责,安慰孙荃,解释自己发脾气的原因。孙荃就为他抱不平,直到两个人相拥而泣。他说自己的儿子龙儿是二个人“悲哀的继承者,一看就是一个神经质的薄命相”,说这个孩子的出生是“多此一举”,后来这个孩子果然夭折。

所有这些的琐碎所有的矛盾、伤害都清晰地刻在记忆里,浸满悲哀和无奈,也许这才是生活应该有的丰满。他们与一般的包办婚姻不同,他们是相爱过的,郁达夫对他在心底留着一分牵挂,他只是按捺不下躁动的心,等他倦了说不定还会回到那间老屋,与那个旧式的不浪漫的女人共同相守余下的岁月。这谁说得好呢。孙荃有两首诗,是她自己最好的写照。

《秋闺》诗两首:

风动珠帘夜月明,阶前衰草可怜生。幽兰不共群芳去,识我深闺万里情。

百年身世感悠悠,灯下黄花瘦似秋。雁过池塘书不落,满天明月独登楼。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