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路雨飞飞

图片故事|乐乐在北京(尾):雨中游北大,入夜回姑苏

路雨飞飞  · 简书  ·  · 2017-09-17 20:56
北大西门

乐乐在北京的最后一天,带着孩子和婆婆去了北大。北大西门是不让参观者进的,所以只能绕道东门,然而东门要排队,而且队伍很长。我们排了一个多小时,才终于进去。

进东门不久,有一个北大纪念品售卖点,乐乐进去转了转,给小凯买了一个亮黄色的小背包,作为北大的纪念。

其实,乐乐还想买上面小凯背着的这个北极狐背包,但当时犹豫了一下,没买。离开北京后,微信聊天,乐乐说她有个事情想让我帮忙,我问什么事,她说那个北极狐的小背包,还是想要。

我答应了,但是接下来的一周没时间去,隔了一周再去,北大保安说学校开学有活动不对外开放,我傻了,隔周再去,还是不让进,于是一拖就拖到了现在。不过,答应了的事情,终是要做到的。

北大很大,分校也不少,但是说到去北大参观,一般指的就是燕园了,因为燕园有博雅塔,有未名湖,还有著名的红楼。

我们走到博雅塔下,像大多数游客那样开始拍照,只是没拍几张就开始下雨,而且越下越大,只好在一颗树下避雨。

母子与单车

好在雨没有下多久,而且下一场雨也好,因为雨后的北大,更添了几分悠悠的韵味。

小凯不太愿意走路,乐乐就给他开了一辆共享单车,母子俩借着单车也玩的不亦乐乎。

石舫

石舫,是未名湖畔的又一个标志,本来绕湖一周以后都准备离开了,但我还是想带他们去石舫看看,因为毕竟石舫也是燕园的一个标志。到了石舫,小凯只顾玩手游,我想让他配合我拍几张以博雅塔为背景的纪念照,他却不理我。也罢,好在他的妈妈和奶奶很喜欢拍照。

看过石舫,我们从西门出了北大,刚出门,乐乐就让我拍了一张北大西门的照片,就是本文开头的那一张,以作纪念。


乐乐送我的礼物

从北大回到乐乐他们入住的酒店,在门口,乐乐从包里拿出一个东西递给我,说是送给我的礼物,说是那天在颐和园买的。我推脱了几下,还是收下了。

乐乐送我的礼物,是一个黑曜石手链,带在我的手腕上,正合适。

我的小诗集

作为回礼,我也送了她一份礼物,是我自己写并且自费印的两本书,一本是散文体故事《那一年,丁香花未开》,另一本是我的小诗集《相逢在远方》,上图是诗集的封面。

即便不是因为礼尚往来,我也会把我的两本书送给她,这在我得知她要来京的消息时就决定了,因为这个礼物虽然不值多少钱,但却是我青春岁月里最最珍贵的东西了。

年少的我们

当天晚上,乐乐带着小凯和婆婆离开北京回了苏州。乐乐离开北京后,我从QQ空间里找出了一张老照片,是翻拍的一张照片。原照片是06年初夏拍的,照片里有四个人,靠近中间的那俩,就是乐乐和我。

那时的我们,十八九岁,初入社会,在同一家电子厂打工。那年五一,厂里集体去杭州旅游,我们几个玩得好的就合租了两台装胶卷的傻瓜相机,买了胶卷,一路玩一路拍,回来后还有胶卷没拍完,就在厂门口拍了这张合影。

忘了是谁帮我们拍的这张照片了,但这张照片一直是我特别珍惜的,所以从心里讲,真的很感谢当时为我们按下快门的那个人。

如今的我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各自过着各自的生活。而且我们的生活,几乎刚好相反,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一个大富大贵一个穷困潦倒,而是说我们的生活状态,一个安安稳稳,一个漂泊不定。

在这里,乐乐是前者,我是后者。十年前,我们在同一家工厂打工,十年后,乐乐依然在原厂工作,并且结婚生子买了房,有了一个安稳的家。而我,十年前为了所谓的追求选择了离开,然而这十年里一直漂泊不定,如今依然是,孤身一人北漂中。

闲聊时,乐乐常说羡慕我的自由,羡慕我去过那么多地方,我说安安稳稳的生活也很好。老实说,我并不羡慕乐乐那样的生活,因为那样的生活实在是太普通了,但从内心里讲,我很敬佩过着那样的生活的人,因为,安安稳稳即是一种莫大的幸福,远远好过大起大落的刺激所带来的幸福。

到了这里,乐乐来京旅游的故事就告一段落了。最后,我想把前些日子写的一首小诗贴在这里,也可以算作送给乐乐的一个小礼物吧,至少这首小诗是因她而写,同时也借这首小诗祝福乐乐,愿她的生活继续安安稳稳并且蒸蒸日上!

诗如下:

远方

追寻远方的
漂泊在追寻远方的路上
迷茫无助是他的常态
却也在常态中变得坚强


偶然的某个时刻
他也想回头重来
但却无奈的发现
脚下已不是当初的原点


驻守原地的
仿佛一直在原地打转
默默奉献是她的常态
却也过得安安稳稳


偶然的某个时刻
她也想起曾经的远方
但却欣喜的发现
她已到达另一个远方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