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长青藤教育王老师

14岁黄多多私照曝光,黄磊一条微博暴露教育真相:孩子最需要的其实是……

长青藤教育王老师  · 简书  ·  · 2020-10-27 09:09

前几天,黄磊晒了一张多多的近照,瞬间上了热搜。

2年多的时间,多多已经出落成大姑娘了,越来越有气质了!

端庄大气又不失优雅,真大家闺秀无疑了。

网友纷纷评论:一眼看过去,还以为中间那位是多多妈呢!

但我更动容的,是来自“老父亲”黄磊对女儿写的这长长的一段话。

两年前,女儿演《水中之书》的时候,作为父亲的黄磊比女儿还紧张,甚至不敢去看。

两年后,跟女儿一起参加首映,没了当年的担心,现在满心欢喜,看到女儿的成长和进步,又哭又笑。

做父母的大都如此:

盼着孩子快快长大,又担心孩子长得太快,自己承受不住。

看到孩子的进步和成绩,比自己的任何荣誉都要开心。

不得不承认,黄磊和孙莉把多多教得很好。

同样身为明星之子,在多多身上,我们看不到父母有钱就拿孩子炫富的痕迹,有的只是黄磊夫妇对父母天职不折不扣地履行符合成长规律的教育方式。

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

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尊重孩子天性,正确引导

其实,黄多多一直是个有些“叛逆”的星二代。

小小年纪,就开始打耳钉,频发染发,穿衣服也偏成熟和大胆。

甚至有的时候跟妹妹的合照,被网友调侃不像“姐姐和妹妹”,而像“妈妈和女儿”。

但黄磊夫妇一直从来不太在意网友的评价,而是在尊重女儿天性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给孩子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

从孙莉发布的微博中,可以发现他们的两个女儿很小就开始有打扮的行为。

2014年举家赴港旅游时,当时8岁的多多对着梳妆镜在涂口红,手指上还贴着美甲贴纸。

几次外出,两个孩子也都跟妈妈一样带着耳环。

黄磊早期受访分享“育儿经”时曾经表示:

当自己的孩子对新鲜事物表现出好奇心,作为家长自己更多的是会放手让孩子去尝试体验,尊重孩子的选择遵循其自然发展规律。

但这种包容并不是完全“撒手不管”,夫妻俩仍会从中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

让更多网友羡慕的是黄磊在采访中曾表示自己会充分尊重女儿的感情和隐私,坦白说,这一点实在太难得了。

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和权利很重要,很多人认为孩子不需要尊重,一切要按家长的想法去做,却完全忽视孩子的想法。

亲子的矛盾就会慢慢积累,最后导致双方无法沟通。

只有懂得尊重孩子,父母和孩子在平等的层面上才更容易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不会让孩子觉得被“管制”。

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有人送了多多一只小狗,多多对它爱不释手。

二女儿贝儿也很喜欢小狗,于是问黄磊:能不能让我玩一会?

面对女儿的问题黄磊没有直接回应,而是说:狗狗是多多姐姐的,你应该去问她。

当贝儿玩了很长时间的狗狗,多多不放心,跑去问爸爸,黄磊对女儿说:你可以自己去解决问题。

一前一后两句话,完全体现了对女儿的尊重,把她当成独立的人,而且还把处理事情的权利交给她,给了孩子极大的爱跟自由。

刘墉曾说:家长要关心孩子的灵魂,当孩子成长路上的心灵伙伴。

很多时候,父母替孩子做的一个决定,或者拿走孩子的一样东西,以为是很平常的事,但其实,这是对孩子很大的不尊重,更会深深伤害到孩子。

成长是一件美好的事,被父母尊重的孩子,才更懂得独立生活,懂得坚持理想,懂得选择自己想要的人生。


穷养富养,不如用爱养

在一次访谈中,他提到自己的教育方式说道:“应该家里什么条件就怎么养,也别铺张浪费。我们家也没有富养也没有穷养,该吃饭就让她吃饱,该上学就上学,也没有刻意过于严厉,也不会去纵容,用爱去养吧。”

什么才是用“用爱养”?

他给两个女儿起的名字中,一个是慈(黄忆慈),一个是爱(黄小艾),他说把慈爱放在心里,这样的人生才会幸福。

首先第一点就是坚持自己带孩子。

黄磊说:“我们还真没有隔代养孩子,开始是姥姥,就是孙莉的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帮着我们带过一段时间,因为照顾婴儿我们经验少。多多一岁八个月上托儿所开始,我们就自己了,我们决定要自己带大孩子。”

而且,家庭感浓厚很重要。

黄磊的朋友汪俊说,黄磊总是把家人放在第一位,他很少外出拍戏,就算在北京拍戏,他也不住进剧组,每天晚上都赶回家做饭。

黄磊是个合格的父亲,他曾经在写给女儿的信中真情流露,他写到:

“我必须悲观但却冷静诚实地说:我们只此一生。所以这些最平凡的情感对于我们是最珍贵的幸福,但愿将来的你们也能如此过活,用心守护你们的爱侣和孩子,还有彼此。”

在生活中,不论是陪伴在女儿身边时,还是出差在外,黄磊都时刻记得表达对女儿们的爱。他常常在微博中表达想家,想念两个女儿的心情。

孙莉说:“他是一个家庭感很强的人”,我觉得这句话放到现在,就是对男人最高的评价。

黄磊还经常在微博上晒出给两个女儿做的各种美食,在生活的细节上照顾她们。

黄磊还给女儿写了一封信《选择一种喜欢的方式活下去》,他希望女儿做喜欢的事、与喜欢的人相处、以喜欢的方式过一生,不必力争成为少数,平凡而简单就好。

同时,还告诉女儿学习不必太好,要学会慢慢体味恋爱的滋味。他在信中给女儿写到:“幸福就是选择一种你们喜欢的方式活下去”。

在爱中培养出来的孩子,纯真可爱热情大方,能够敏锐地感知捕捉生活的精彩,也能自由畅快地表达自己的爱。

不论穷养富养,“爱”才是一个孩子最需要的东西。

孩子就是家庭的缩影,教育就是拼爹拼妈。这个拼爹,拼的是格局,拼的是思维。


温柔而坚定,深爱却不心软

黄磊夫妇虽然很疼爱孩子,但是在孩子成长的关键关口却从不心软。

黄磊在教育中有必须坚守的原则,在被记者问到“孩子犯什么错误最不能容忍”时,他回答道“说假话”。

在这一点上,他对孩子是十分严格的,他要求孩子一定要诚实。

在《写给未来的你们》一文中,黄磊写到:

“你们一生将注定听到太多的谎言,同样你们也会有违心的话脱口而出。但我仍旧希望你们诚实,诚实于你们自己,忠诚于内心的简单与轻松,不去计较周遭和自己曾有过的怀疑与不满,诚实地接受并且消化自己的人生。

这种诚实不仅是一种道德,更是一种勇敢的品格。”。

宽严并济,坚守自己教育孩子的原则,这样才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黄磊曾说:“关于我们的教育方式,最重要的就是我从来没把她当小孩,我认为我跟她是平等的。我不觉得我是爸爸就一定要哄她,该她哄我的时候也要哄我。从小我就让她意识到,她没有特别。”

正是因为黄磊从不“惯”孩子,多多和妹妹才能那么温婉懂事,让人每次看到都心头一暖。

我们都羡慕多多,学钢琴、演话剧、翻译英文书、绘画、烘焙、设计,每一样都做得认真漂亮,是“别人家孩子”的典型代表。

其实,这要多亏多多的妈妈,多妈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虎妈”。

她允许孩子打耳洞,染发,但不允许孩子练琴偷懒。

其实多多在学琴的路上,多妈常常被气得不轻。因为多多常常不愿意练琴,是多妈很严厉地“逼”她。

网友曾收集多多8年来学琴的视频,每个孩子在学琴路上要克服的困难,多多一样都不少地经历过。只不过,差别在于,学钢琴的孩子越来越多,但能坚持8年的却少之又少。

坚持这件事,很多时候靠孩子自己是很难实现的,需要父母在身后用力推一把。

心理学教授安德斯·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中说:

“我们留给孩子最重要的礼物,是帮助他们发展出本来认为自己不可能具备的能力,从而挖掘出自身潜能,也知道要让自己的梦想成真,要用什么方法,付出怎样的努力。”

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灵魂唤醒灵魂,细水长流的慢功夫。

一切教育的根本是亲子关系,告诉孩子拼尽全力,但可以接受一切结果。

最后,想送给孩子一段话:

并不是一定要成为别人眼中合格的大人,只要向着自己的内心去选择就好。

不用很完美,只有60分也ok,失败了也没关系,偶尔想逃离也可以,没有什么应该要做的事,而是有什么想做的事。

路可以慢慢走,夜风可以轻轻吹,只要你愿意,愿意相信自己。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