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富裕047于月霞

青春不迷茫 大学不空虚

富裕047于月霞  · 简书  ·  · 2019-01-31 06:57

《为了孩子重塑教育》这本书第一部分的05“大学的意义:锻造决定性的人生优势”。读完这这部分,增加了我的忧患意识。50年来,年轻人若想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受人尊重,大学文凭是一张不可少的入场券。无论这张入场券的成本多么高昂,无论经历是否有助于你未来的职业发展,大学文凭就是黄金标准,但有一个问题,这个前提条件已经彻底过时了。随着本科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是继续读研,还有的就失业率的升高,都是不适社会发展要求的关键所在。

图片发自简书App

通过自己的大学生活和工作经历,我真有几条建议给现在的大学生:

1、激情很重要。如果一个人始终能找到产生激情的新痛点,那么这一定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而年轻人最有条件做到这一点。

认识好多热爱骑行,擅长跑步,游泳游的快,羽毛球打的不赖,科研又搞的好的研究生,仔细分析,才发现,是因为爱骑行,擅长跑步,游泳游的快,羽毛球打的不赖,所以才科研搞的好。认真思考也对,一个善于学习,充满自信,懂得坚持,又不甘人后的研究生,又能差到哪里去?

图片发自简书App

2、变化的生活。好多学生纠结于选哪个社团才能使自己的业余生活变的更丰富,结果这样选择多而又纠结的人,都在浑浑噩噩中一个都没选的毕业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3、付出再付出,一再延迟享乐,厚积薄发,直到迎来井喷的那一天。大学是一块最适宜培养“付出心态”的知识至上的净土,如果在这里你都不曾学会变成一块有蓄力的海绵,难道真要将成功交给那些浮躁的二逼青年?

图片发自简书App

4、闭环的思维。最近流行这么三句话: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其实做一个靠谱的人,哪用得三句话,具备闭环的思维,足矣。

图片发自简书App

5、目标的形成。大学相对自由环境引起的狼性缺乏,其实是一种很可怕的现象,总以为大学了自由了,便可以自己干自己的事,而事实是,自由了,大部分人都失去了目标,迷茫了,一小撮找到兴趣的人差点因为兴趣是沉溺游戏而被退学降级。所以,如果没有目标,就看看那些比你优秀的人是怎么干的,目标也是可以学习而来的,大学里的学习,可不仅是学书本,还包括向别人学习。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现阶段可能改变不了大学的教育机制,关键是学会在缺陷的环境里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看着身边的大学生,天天身陷手机游戏,热衷追热,虽然知道青春难免会有些迷茫,但希望他们的大学不空虚。无论思维、意志、品格,还有面对失败承受力都得到锻炼,想办法变成“打不死的小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