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已未晓

《心灯》(一)读书笔记

已未晓  · 简书  ·  · 2021-02-11 07:00

修炼三阶段

祖师把自心(自性)分为体、相、用。本来面目就是我们的体,我们的五官肉身是本来面目的相,我们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是本来面目的用。一个修行人必须达到在做任何事情时,人与事随时都能分离,也随时都能合一。倘若不能分离,就是被事所转;倘若不能合一,就不能物我两忘;倘若这两步都达不到,你就无从达到最高境界。过去的剑侠把剑舞得出神入化,走的也是这三步路:从最初不会用剑——人剑分离,到会用剑——人剑合一,到最后不需要用剑——再次人剑分离。

行愿第一

祖师说:“行解相应,乃真佛子。”

一个参禅的人是世间心最细的人,心细到自己的每一个起心动念都知道。

对坐禅的人而言,周围的人轻轻挪动一下,呼吸稍微急促一点,他都感觉像打雷一样。所以如果想穿透别人的内心世界,首先你要比别人心细,比别人沉稳,比别人宁静。只有精细的、精微的东西才能穿透粗糙的东西。只有你比别人宁静,你才能感受到别人发出的信息。

没有大行,是不可能有大悲大智大愿的。只行不解,无明相伴。解而不行,没有亲证,邪见相伴。行解相应,知行合一。

住而无住

人到哪里,心就到哪里,身心必须合一 。就像我们练动功,呼吸必须与动作合一、同步一样,呼吸和动作分离是不会有效果的。想身心合一,首先心要有所住,也就是找一件事做。

只要你的心有所住,它就不会胡思乱想。先达到了能住,然后才无所住。

智慧、解脱、超越是在经历中得到的。直接经历是自己摔了跟头,摔痛了,开悟了,吃一堑长一智,获得了经验。间接经历是别人摔跟头,你看到了,自我反省,引以为戒,你也获得了经验。

所谓堂内坐禅,堂外禅做,此“坐”与彼“做”,用功与做事,靠的都是同一颗心。这颗心,你不转它,它就要转你,就看你能否转它、能否善用此心。不仅坐禅如此,世间万事万物皆是如此,皆在一个“转”上!

提起正念,好好用功,参!

让正念占领心灵空间

为了制心一处,达到一心不乱即是妄念起时你能觉察到,能把念头收回来。

密宗讲“身口意相应”是口念咒语,双手结印,意念观想,一环扣一环,靠的就是觉照。觉照一丢,身口意就无法相应,就像一根链条,中间的一个链子断了,整个链条都无法正常工作。

初学修行的人都是靠作意。作意就是刻意升起一个念头——念佛的念头、观想的念头、觉照的念头……这些都是有为法。当你能生起一个念头时,就定在这个念头上,不要让念头丢失,从而达到制心一处。这样用功一段时间后,再把这个念头丢掉,你就从有念达到了无念,从有为达到了无为。

用功有占领法和迁移法,作意即是占领法。迁移法是觉察到恶念升起,立刻用善念代替,让善念占领你的心灵空间。不起邪念就不需要生正念,就让心保持一种空灵的状态,也就是放下万缘。

神秀祖师说“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用功的方法,也是因, 六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果。我们现在只有做好 “时时勤拂拭”的因,才会有最后“本来无一物”的果。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