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总在成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今天看啥  ›  专栏  ›  总在成长

我们还有机会

总在成长  · 简书  ·  · 2019-09-28 19:36
图片发自简书App


前两天,中介协会请来保险界前沿的专家为我们带来了前线的味道,在这举步为艰但充满希望的市场里,更坚定了做中介的信心。

保险中介未来充满着机遇

1、行业巨头会抢滩保险中介市场

2、对外开放政策加大,国家对中介政策关注度会增加

3、会有业内业外的高素质人才涌入保险中介行业

4、特色中介会出现,中介市场会进一步细分

5、有特色的保险如失能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由有特色的专业中介机构来推动

6、服务于产销分离的超级平台会产生。

专项服务一家保险公的精英会大量转移至专业中介机构,非保险业内的专业人士也可能大量加入到中介市场里来。时机已来,需做好准备。

讲课的是在国际做再保险的博士,讲的宏观风险比较多,但基本理论是一致的。

他说一个国家最大的被保险人是政府。财政规划在保险这块必须有正确的认知。

风险是债,保险是钱

风险的因果复合链:灾害风险作为“因”,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果”,然而这个“果”又作为“因”引发受害财务主体的财务损失

灾害传染性-一方有难,八方受灾,次生灾害的危害远远大于受害体本身,

保险的本质是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本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是维护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的重要资产

其工作原理:对冲空间(大数法则),对冲时间(有限责任)、对冲资本市场

保险费是成本存在的成本,而不是发生的成本。有人甚至政府认为,花了保费,今年没出险,觉得花了冤枉钱了,就是对保险认知的错误。

保险是应对家庭、企业甚至政府自有资产表外的风险损失,这笔未知的风险损失远远超过自有资产,所以只依靠自身防范风险是不足以做到的。

而我们常常只关注了保障对象本身,对于次生危害重视不足,产生保险错位,风险管理和保险采购脱离了被保险人财务体系。

中国未来保险市场的缺口仍非常大,2018年中国保费规模全球第二,但保险深度只有4,22%,3。8万亿保费有1亿是财产险,其中3300亿是来自企业,多数企业、人个包括政府的资产和责任风险都没有保险转移,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中国保险中介现状:规模大、地位强、认知差、持续性弱。2018年保费3.8万亿保费规模,中介占87.4%,未来20-50万亿,市场巨大。

科技进入保险业,市场该如何变化?

保险交易是前端生意,是赚钱的生意,所以更多的企业进入保险业。

政策性保险转向商业运作(中介),比如农业保险。

在巨大市场面前,互联网公司已开始介入,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保险销模式:保险公司官网+第三方平台

经营互联网保险的85家公司中,通过官网渠道开展业务69家,通过第三方平台有68家,两种渠道都有的52家。这里说的第三方平台包括第三方中介平台,互联网保险频道以及兼业代理机构。

保险中介平台化:数字经济平台将保险销售作为收入源,像同程、途牛、苏宁、滴滴、小米、新浪、携程、国美、阿里、百度、腾迅等平台都已或正在介入保险中介公司,利用网上资源开发保险业务,作为收入的来源。

网红销售人个人年收入达千万收入级别,显示了网络的力量 。

保险平台:基础引流、定制化、高转换率、精准营销

随着平台引流的追捧,获客成本及转化成本越来越高,所以保险公司跟新兴的互联见网平台合作,在购物、旅游、餐饮、看病等过程中增加保险产品和服务,更容易实现客护转化,达到精准营销效果。

保险科技:前瞻性、颠覆性、高风险,改变原有模式

做出各种风险的知识图谱,做出全智能化风险管理和保险管理平台,客户在平台输入自已的情况,人工智能自动匹配客户应投保的保险并进行交易。

未来保险中介市场充满着机遇和挑战,找到一条属于自已的路并不容易,但看到看清看懂也许就会有机会!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