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福桃九分饱
关于福桃文化创建于2016年, 由知名作家、媒体人李舒创办。福桃文化致力于为年轻人提供最接地气的专业饮食文化内容,旗下拥有产品:新媒体内容公众号“福桃九分饱”;《Lucky Peach 福桃》主题MOOK;主题视频和直播“福桃客厅”;线下系列活动“福桃客厅”、“福桃厨房”、“福桃饭局”等。** 2017年3月,福桃文化与中信出版集团合作发行的《Lucky Peach 福桃》第一辑《福桃:拉面》已在各大城市书店上架。**【微信公众号:“福桃九分饱”(ID:futaojiufenbao)】是福桃文化最为核心的
今天看啥  ›  专栏  ›  福桃九分饱

吃完这顿饭,我们就是家人了

福桃九分饱  · 豆瓣  ·  · 2018-11-17 00:30

同许多异乡的年轻人一样,作为北漂,“离家多回家少”是我的常态。眼看着又快过年了,我才忽然想起,已经很久没有回家吃顿饭了。

对于在外闯荡的人来讲,那个有着年少记忆的家已经变成了奢望。一顿饭有没有家的味道,相比于在哪里,吃什么,更为重要的,是与人产生出“家人”的羁绊。

只要有了这种羁绊,不管是陌生人匀出的半个鸡蛋,还是朋友的一句轻声安慰,都会在某个灯影摇曳的瞬间变成魔法,让平凡的一餐拥有家的温度和味道。

毕竟人生如逆旅,漂泊的人在哪里,家就会在哪里。

第一次生出这种感觉是在大二。那时的我还是个会因为春节抢不到票而焦虑不已的小女生。

不过一个人的孤单是可怜的,一群人就会生出莫大的勇气,拯救我的是同为天涯沦落人的室友们,把孤单变成了春节的狂欢。

所有餐厅都关了门,那我们就一起奔赴闹哄哄的菜市场,把那里变成大型寻宝现场。任何一家糖葫芦、烤地瓜,在我们眼里都是宝藏。而烧鸡店玻璃后面仅剩的一两只肥鸡,则是此次行动重点拿下的“年菜”目标。

© sohu.com

不过烧鸡最终没有昂着头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在走回宿舍的不到十分钟,它就被兴奋且饥饿的我们啃得连骨头都不剩。

唯一出现在餐桌上的是奇形怪状的饺子,虽然好不好吃我已然不记得了。但自买馅料、剁菜、和面、擀皮……到热气腾腾的饺子成型,每一只,都包进了我和朋友们的欢声笑语。

© juziyoo.com

即使煮饺子过程中,热气熏掉了墙角一大块旧墙皮,掉下来的时候着实把大家都吓了一跳。但小插曲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大家目光完全被丑陋的饺子所吸引了,掉墙皮反倒让煮饺子变得刺激好玩起来。

那顿饭,我没有收到压岁钱,也没有边吃零食边看春晚,努力回忆起的每个细节都是失败的。烧鸡没带回宿舍就被分光,老旧墙皮差点毁了“年夜饭”,就连好不容易翻腾出的泡面,最终也不是每个人都吃上,因为那个嘴上说“我就吃一口”的同学,在把碗还回来的时候,里面就只剩下三分之一了……

© sohu.com

但正是这些失败,却组成了“特别的欢乐”,让我每每回想起,总是忍不住笑出声来。那个冬天,北京和现在一样又冷又黑,却有一间破旧的小宿舍如此温暖,抵挡了所有的严寒。餐桌边的几个天涯沦落人,用自己的方式给对方鼓励,虽然微小,却像那晚的星星一样闪闪发光。

虽然现在,室友们已经各有各的生活,但每个不在家的春节,我都会想起她们,提醒自己不要忘了苦中作乐。这时候我都会忍不住想去买只肥滋滋的烧鸡吃——对于我而言,这就像是感恩节的仪式。

第二次是在毕业的时候。我的导师请我们几个毕业生去他家吃毕业前的最后一顿饭。

我原以为这种场合,严厉的师父会开启说教模式,我也做好心理建设,正襟危坐准备洗耳恭听。没想到师父什么都没说,只是为我削了一个苹果。

© sohu.com

正当我以为是要从一个苹果引发人生至理的时候,我那出身烟台的师父带着苹果之乡的骄傲,向我展现出未曾见过的可爱一面——一个苹果的正确打开方式。

那一天,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奇特的“苹果理论”,师父一面讲解好苹果绝不能对半全切,一面演示如何将切开一半的苹果用刀刃的劲儿劈开——一声清脆的咔嚓!他得意地表示这个咔嚓声是顺着苹果的纤维断开的,能保持糖心苹果的最佳口感。

虽然我对出身文科的导师说的话半信半疑,但确实,那个闻所未闻的“苹果理论”伴随着“咔嚓”声模糊了师生间的界限。恍惚间我觉得师父就像是以前在家为我削苹果、并不在事业上给我太多压力、只在生活中给我嘱咐的父亲一样。

那顿饭,除了苹果,餐桌上还有师母炒的我最爱吃的青椒回锅肉,里面的豆瓣酱是她去四川玩的时候特意背回来的。还有被顽皮的师兄调侃成是“休谟蒸李杜”的培根炒圆(元)白,正当大家发愣还没反应过来这是什么的时候,成功被他夹走了最后一个热乎的韭菜盒子……

© sohu.com

整顿饭闹闹哄哄,直到结束,我所以为的说教都没有出现。但仔细想想,我以为师父所要告诉我的人生至理,关于勇气、热情、坚定、信心……不都在他平日里的一言一行当中吗?

我很惭愧,工作之后不少所学都还给了师父,唯独这个切苹果的技能像是遗传,到现在还用得顺手。每次切苹果,我都会想起我的导师,想起他虽然当时什么都没多说,我却清楚的意识到师父是在告诉我:以后常回来看看,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工作之后更忙,基本回不了家。“与家人们吃饭”变得比以前更加形式多样和天马行空了。

哥哥结婚,我是拿着ipad一边和家人视频一边吃饭的,虽然吃不到蛋糕,但我会安慰自己:省了一笔份子钱!家里姐姐要生孩子,我在国外给她打电话,聊着聊着,两个人就开始报起菜名来,虽然两人都吃不到好吃的,但也能安慰自己,报菜名这是“云吃到了”吧!

甚至到后来,能一起吃出家的味道的那群人,从家人、朋友、老师,变成了陌生人。

有一次深夜。我饿着肚子加完班,本能来到公司附近还没打烊的火锅店。

© sohu.com

记忆里我对这种小店一直抱有地沟油泛滥的偏见,加上人太多,陌生人不得不拼一个餐桌烫菜吃。我心情烦躁,打算随便坐一会儿就走。

此时此刻,这家店的火锅却起到了神奇的催化作用,原本大家都只是默默埋头猛吃,但一个锅里的菜很快恶作剧似的厮混在一起。为了夺回属于自己的毛肚或者豆皮,只好厚着脸皮去跟邻座的人寒暄。

© sohu.com

虽然寒暄起始于“被迫”,但随着时间流逝,话题从“这是你的菜吗?”变成了“你要不要尝一下这个,好吃的!”再变成“喝不喝豆奶?我请你喝一瓶”……最后,左边出租车大叔对客人的吐槽、右边护士小姐姐的单位八卦、以及对面的学生小姐妹是瞒着宿管阿姨偷偷溜出来的秘密我都知道了。等我回过神来的时候,惊讶于自己竟然吃了那么久,而原本一天的疲惫,不知在什么时候,就着毛肚蘸蒜泥香油一股脑儿卷进了肚子里。

尽管同一个餐桌的那些陌生人我之后再也没见过,但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有那么一刻,在一起等车的某个站台、或者某个火车车厢,或者是像我一样在一个无名小店,跟一群陌生人,产生羁绊。这羁绊也许是短暂的,但却是温馨的。

我还记得吃到最后,护士小姐姐一边说着要减肥,一边跟我分食了店里的最后一碟酥肉。而看似懵懂的学生妹妹临走前,忽然回过头诚恳又郑重地那一句“姐姐我真羡慕你,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让我不禁差点泪目,踏出店门的那一刻,忽然间又有了 在这个巨大城市继续生存的勇气。

是的,哪怕一直漂泊不定,一直在旅途中,我也总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因为对于我们来讲,所谓家宴,早已不是局限于“在家吃饭”那一种,它有着千千万万变化的形式,不管什么时候,跟谁或者在哪里,有人有情的地方就会有家人,有家人的地方就会吃出家的味道。

你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家宴时刻”?

留言跟我们讲讲吧


对了,我们还有同名微信公众号:福桃九分饱(ID:futaojiufenbao),和微博: LuckyPeach福桃九分饱,搜索关注不迷路,不错过每一 篇好吃好喝。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