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中国汽车产业即将面临的国七排放标准升级,详细阐述了国七排放标准的变化、技术挑战以及供应链的影响。文章指出,国七排放标准的实施将推动汽车产业链的全面升级,带来技术挑战和机遇,同时也将影响供应链格局。不同企业面对国七排放升级的准备程度呈现显著分化,龙头企业积极应对,而中小企业则面临生存压力。文章还提到了跨界企业的涌入和供应链的新变化。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国七排放标准的制定是及时的、必要的举措,将推动汽车产业的全面升级。
国七排放标准的变化体现在对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控制,对发动机燃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排放物限值大幅收紧,柴油车氮氧化物排放量需降至30mg/km以下。国七排放标准的技术升级对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引发供应链格局的变化。
关键观点2: 国七排放升级引发技术挑战,供应链企业面临机遇和巨大压力。
国七排放升级引起的技术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对污染物排放限值的要求已近乎逼近现有内燃机技术的理论极限。传统燃油发动机产业链面临最为严峻的挑战,需要投入巨额研发资金,引入新工艺与新设备。低端零部件企业也面临巨大挑战,需要投入资金研发低磨损产品。然而,国七排放升级也催生出新蓝海,不同板块在变革中命运迥异,尾气后处理系统成为最大增量市场。
关键观点3: 供应链企业备战国七排放升级的情况呈现显著分化。
龙头企业已经完成技术验证,积极应对国七排放升级。后处理系统企业在技术上实现领跑。而中小企业则面临资金和技术储备的不足,备战之路充满荆棘。一些中小企业选择成为龙头企业的二级供应商,以维持生存。检测认证环节的中小企业未来可能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关键观点4: 跨界企业的涌入为汽车供应链带来新的变化。
面对国七带来的技术机遇,一些跨界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积累进入汽车供应链。例如,电子企业凭借传感器技术积累,开发出高精度的排放监测传感器;能源企业则聚焦碳足迹核算领域,开发全生命周期碳管理系统。这些跨界企业的涌入为汽车供应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