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Flying
爱文字,爱阅读,爱学习的勤劳女人。40+了心...
今天看啥  ›  专栏  ›  Flying

2021-05-22悲痛的日子

Flying  · 简书  ·  · 2021-05-22 20:40

加班回到家,女儿第一句话就跟我说:“今天是个悲痛的日子。”神情很落寞。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我关切地问,想想中午回来看她还是开开心心的样子。

“你不知道吗”,这丫头,又一副质疑我又不愿主动告诉我的样子,言外之意是“你连这个都不知道,太过分了!”

其实这时候我心里已猜到了,她指的是什么事。下午我看过新闻,只是我这个糊涂的脑袋,怎么也想不起一个完整的名字了。

“水稻专家下午去世了,你说的是这个吧!”

“是呀,难道你不知道他的尊姓大名?”还不依不饶地问。

我沉思了一会,终于想起来了。说心里话,当时看到新闻时,我并没有特别的悲伤的感觉。毕竟不是亲朋,没有过任何交集。直到晚上在朋友圈和简书里看了一篇篇缅怀逝者的文章,对袁老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卓越贡献有了详细的了解,我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我们国家乃至全世界又失去了一位有高尚品质,致力于造福人类的伟大专家。

我们是幸运的一代,比起我们的父母辈。我们没有经历过饱一顿,饿一顿的困苦日子。我们对眼前的生活觉得理所当然,一日三餐,还因为有太多的选择而纠结痛苦。大米在我们看来也是随便哪个超市就可以买到的粮食,不是什么稀罕物。杂交稻,在我们小时候,已经是家家都可以种的水稻,看上去没什么难的,任何一个农民都会。可是,看了那些文章,我才明白,现在看来稀松平常的大米,是有人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孜孜不倦地钻研,历经千辛万苦,才让这么珍贵的东西变成普通老百姓买得起吃得起的大米。现在的普通和平常,其实是多么地不容易!

晚上去面馆吃面,回来的路上,女儿频频打饱嗝。问她为什么吃那么饱。答曰:

“我原本不想吃完的,但是想到今天发生的事,我觉得我应该要吃完,不能浪费粮食。”

觉悟挺高的,我在心里赞道。但是,我们能不能每天都像今天一样,持之以恒地节约粮食,不浪费一粒米?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