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张涛拉罕
动物科普小能手,Discovery探索频道撰稿人,百度Ta说科普作者,简书优秀科普作者,啾咪~请跟随我的叙述,一起认识繁星般闪耀的万千动物吧~
今天看啥  ›  专栏  ›  张涛拉罕

高抬贵脚!咱可不是蚯蚓

张涛拉罕  · 简书  ·  · 2018-01-07 14:01

纷 繁 世 界

保 持 初 心 

▎高抬贵脚!咱可不是蚯蚓

文/张涛拉罕


先给大家讲个童话故事压压惊吧。因为接下来我要说的动物,一定会让你感到困惑,甚至难以置信。


大自然母亲的吐沫星子


恩,很早很早以前,大自然母亲富于幻想,和喜欢做白日梦的小姑娘没什么差别。她的想象力非常强大,只要一闭上眼睛,幻想中的各种事物便如看电影一般生动地呈现在眼前,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大自然母亲:“我能想象一切”

一天晚上,她躺在床上,盖着厚厚的被子,周身温暖,四下寂静;虽多次受到睡魔的蛊惑,但她的意识仍在梦境与想象空间中徘徊,久久不愿睡去。

这时,她听到一个声音说:把你想象中的生物用泥土捏成型,用河水赐予它们生命吧。

第二天一早,她便遵循天启之声,赶到河边,挖掘泥土,嘿哧嘿哧地开始了工作。

之前也说过,大自然母亲的想象力异乎寻常,加上她工作时极其认真,所以用泥土捏出来的生物们一个个栩栩如生,和想象中的样子丝毫不差。

老虎、狮子、大象、长颈鹿……许许多多的生物在她充满慈爱的手中诞生了,但它们现在只是一尊尊泥雕塑,没有生命;于是,她去河边汲水,带着好多个装满了水的陶罐回来了。

这时,天启之声再次说道:把水浇灌它们的全身,将水倒进它们的口中,最后再用沾湿了水的手指,轻点它们的双眼,它们就有了生命。

大自然母亲谨遵天启,如此这般,一个个美丽、强健的自然生灵有了生命;它们欢快地跳跃着,唱起了礼赞生命的乐曲,纷纷走向大自然母亲,对她深鞠一躬,以示感恩。

哟~哟~谢谢妈妈,你最棒!

落日余晖下,汗水浸湿了大自然母亲的前额和后背,她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啦;但活计总算都干完了,她想到。于是脸上绽出了满意地笑容。

突然,她看见不远处的地下有什么东西一闪一闪亮晶晶;原来,还有一个生物没有得到生命,维持着泥雕塑的状态,只因它表面覆满细碎鳞片,所以才一闪一闪亮晶晶。

这个生物实在太过细小,还没有她的一只脚长;她在赋予其他生物生命时,完全没有注意到它,把它给忘了。

这怎么行?大自然母亲向来对工作一丝不苟,她马上用陶罐里的河水浇灌这生物的全身,将水倒进它口中;直到为生物触点双眼时,她犯了难——因为这生物根本没有眼睛。

她大吃一惊,还以为是自己劳累过度,双眼昏花,以致于没有找到它的眼睛;闭目养神后,她仔细寻找,把这生物捧在手中来回查看,依然没发现它的眼睛在哪儿。

大自然母亲这时身体疲累,加之腹中饥饿,再也无力重捏一个泥雕塑了。于是她顾不得许多,猛吸一下,朝手中这生物头嘴所在处吹了一口气。

停停停!别吹啦,妈妈!

奇妙的是,那生物像是过电一般疾速颤抖了几下,然后弯弯曲曲地在她手上扭动起来。这口气真的产生了作用,赋予了那生物宝贵的生命。

大自然母亲高兴地跳了起来,而当她再看这生物时,她惊讶地发现,这生物居然长出眼睛来了!尽管那对眼睛只有针尖大小,但毕竟是眼睛。

原来,那对眼睛是大自然母亲吹气时带出的吐沫星子所致,怪不得长得那么细小。

尽管这个童话故事我编得不算太好,但作为引子,它一定让你对大自然母亲最后赋予生命的生物感到好奇。而它,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家伙——卡拉细盲蛇。


世界最小&胎胎巨婴


卡拉细盲蛇是蛇亚目细盲蛇科细盲蛇属下的一种小型盲蛇,为无毒蛇;它们主要分布于加勒比海群岛中的巴巴多斯,英语俗名称其为“巴巴多斯盲蛇”(Barbados Threadsnake)正应其栖息地。

卡拉细盲蛇非常细小,08年,权威科学杂志《新科学人》曾将其称为世界上最小的蛇类。

观察记录中,卡拉细盲蛇的最长个体仅达10.4cm,大部分个体体长不足10cm,只有成年人手掌的一半长,怪不得大自然母亲捏泥巴造动物时找不见它们。

卡拉细盲蛇与一枚硬币

再来说说它们的身体构造吧。卡拉细盲蛇细长的身体表面覆盖着一层更加细小而滑腻的鳞片,若是在阳光的照射下,这些细碎的鳞片会反射出点点亮光;当它们扭动身体时,这些亮光交织在一起,反射出一片片光泽,一眼看去,不少人都会将其误认为是蚯蚓。

你可得当心,务必脚下留情,它们可不是蚯蚓啊。

大自然母亲唾沫星子点缀而成的小眼睛,黑漆漆的长在它们头部两侧,略向皮肤表面内凹;说个不怎么恰当且稍微有点儿恶心的比喻——你知道鼻子上面的黑头吗?呃,它们的眼睛大概就长那样。

它们有着黑点状的眼睛

除此之外,你一定很好奇它们身形那么小,到底能吃什么呢?它们当然是吃比自己更小的动物咯;蚂蚁、白蚁以及它们尚在孵化阶段的虫卵和幼虫,都是卡拉细盲蛇的主要食物。

还有一点非常有趣,相对它们本身的体长而言,卡拉细盲蛇的孩子们都是巨大的宝宝。

细盲蛇属皆为卵生蛇类,卡拉细盲蛇也不例外;繁殖期到来时,雌蛇每次仅能产出一枚较大的蛇卵,当幼蛇孵化出生时,它们的体型足有成年母蛇的一半,可达4-5cm。

卵生小蛇示意图(非卡拉细盲蛇)

若以人类的标准来衡量,相当于一个高166cm,重60kg的成年妇女,一下子就生出高83cm,重30kg的婴儿来,如此巨大,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改变,永远都不晚


平日里,卡拉细盲蛇大都生活在地洞之中,别看它们身体细小且没手没脚,但它们极擅掘洞,除下雨天之外,一般都宅在洞穴中不肯外出,可谓隐秘至极。

这也是为什么至今生物学界对卡拉细盲蛇的种群数量、分布情况及生活习性知之甚少。目前仅知,卡拉细盲蛇似乎喜欢栖息在森林地带中。

数年来,巴巴多斯的森林资源因过度砍伐而非常稀缺,这急剧压缩了卡拉细盲蛇的生存空间,对它们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可怕的人类来了,看我金蝉脱壳(示意图,非卡拉细盲蛇)

目前适宜卡拉细盲蛇栖息的原生森林地区,大概仅余不足数平方公里;随着环境恶化的影响越来越严重,人们终于醒悟,出于环保和维持生态平衡的目的,再造林项目在当地遍地开花,为卡拉细盲蛇的生存、繁衍带来了一丝曙光和希望。

然而,世界上还有不可胜数的动植物们因人类活动而濒临灭绝;它们如此,大自然本身亦如此。

或许,卡拉细盲蛇的事例能让更多的人将目光对准大自然,敢于直面一直以来我们对自然环境,对野生动植物们所造成的破坏和恶劣影响。

我想说,知耻而后勇,改变,永远都不晚。

Yeah,that's right 


©2018  张涛拉罕,All Rights Reserved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