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伴孩子成长潘7782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伴孩子成长潘7782  · 简书  ·  · 2021-03-19 06:07

这些年在孩子的成长路上,我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各位家长使出浑身解数、拿出十八般武艺、整出家里所有钱财,全都投资在孩子身上。

家长们见面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家孩子上早教了吗、现在上的哪个培训班、我报的这个是国际班,师资教育强等等。”


01

倘若我们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

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赶了晚集。

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这和孩子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

02

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给其灌输与年龄不相符的知识,孩子没有生活经验,对知识的感悟不会深刻,不但没有共鸣感,甚至会厌恶。

比如:一个四五岁的孩子你让他学会了背诵一百首古诗,然而他只是机械的背诵,不理解其中意思。
试想一下,你让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背会《静夜思》和让一个二三十岁远离家乡的青年第一次看到《静夜思》,哪个更有感悟、更可能泪如泉涌、百感交集?

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

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相反。

假设将人比喻成汽车,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满负荷运转,要适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马加鞭,后劲十足。


03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

有想象力的人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

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

在孩子童年时,让他晚接触知识,有利于想象力在孩子的大脑里安营扎寨,倘若孩子成为想象力和知识并存的人,那么他的未来一定可期!

04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李克强总理说:“不管你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什么样的志向,一定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打牢基本功和培育创新能力是并行不悖的。

所谓树高千尺,营养还在根部,把基础打牢了将来可以触类旁通,行行都可以写出精彩。

要想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不能一蹴而就,我们需要默默积累实力(阅读)、让孩子在合适的年龄接触同等阅历的知识、保护好孩子童年时期的想象力。打好基础,争取达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能赢得人生。“将欲取之,必先与 之”是大智慧。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