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不一格211

择校

不一格211  · 简书  ·  · 2020-03-18 00:43

如果不是疫情,这会正是小升初的关键时刻了。想想去年此时,哥哥正准备各种民办考试,公办面试的。

好不容易拿票上岸,搬家入学,安定下来,一学期过去,哥哥也适应了名校的学习节奏。

回想起来,哥哥从幼儿园开始的择校,真的是被逼无奈。所在社区自然环境很好,就是缺少高性价比的教育资源。

很早,我和米先生就达成一致,小米哥接受传统的公立基础教育,出国本科以后再议。家门口的国际学校投资方换了两波了,价格年年涨,课程不见新意,老师变动大。怎么看,也不像我们的菜。

幼儿园就选择了离家6公里的公办示范园。三年下来,确实不一样。良好的生活习惯,五大领域的充分发展,乐观积极的性格,让他在小学一路开挂。

当然,小米哥的择校路,也有一些没有做好的。总结起来,要不要择校,怎么择校,主要还是看这些问题。

首先,清晰孩子的培养目标。北京的教育资源丰富多样而又各有特点。国际学校,普通私立,公办转民办,纯公办,小众学堂,大致就是这五类学校。他们的定位是很不一样的。我和米先生是普通家庭出来的普通人,对孩子的希望,也是比较世俗的身心健康,有一技之长之类。所以,尽量上好学校是我们的刚需。上好学校就需要给孩子拼好学校的资本。

其次,择校也是择圈子。大部分孩子还是很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的。孟母三迁也是很有道理的。小米哥小学规模不大,但学校氛围很好,整体积极上进,多才多艺的同学很多。小米哥关系好的几个小哥们都去了不过的民办校。偶尔跟小区没择校的同龄人聊天,小米哥就会感慨,自己母校真不错。

当然,择校是要付出成本的。要么买学区房,要么拼孩子,还一种拼父母(一定级别的公务员子弟有统一安排,名校教职工子弟)。最终落实到孩子身上就是,孩子得有上好学校的拼劲。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