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木子文白

李本聪《李老师答问》系列(62)您的感恩教育有哪些做法

木子文白  · 简书  ·  · 2019-01-24 09:08

《李老师答问》(62)

原创作者:李本聪 


您的感恩教育有哪些做法

问:现在感恩教育呼声很高。人都是依靠别人活着的,要教育学生学会感恩。一个懂得感恩的学生,道德品质差不到哪里。请问李老师,您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具体有哪些做法?


答:如果你喜欢读读《孝经》这部古代经典,你会发觉,真正的感恩教育,古代私塾里的先生比我们做得好。而且那时的社会,感恩氛围比今天要浓厚许多,“鸦有反哺之意,羊有跪乳之恩”,何况高等动物人。放眼世界,我们周边的一些国家,譬如泰国、韩国,他们的感恩教育就很到位。泰国学生每年要开展一次感谢老师的活动,跪在老师面前,匍匐在地,诚挚地感谢老师对自己的教育之恩。

在我工作的36号教室里,有这样一项活动是长期开展的,那就是每周背诵我写的感恩词:“感恩天地,赐予我食物;感恩父母,带我来到这人世间……”语言表达思想,思想也寄寓了我们的理想和向往。学生一周一周地背诵感恩词,接受感恩教育。长时间的教育结果,学生就会产生认同、接纳、内化,变成自己的行动,变成精神力量,变成自己的处世哲学,变成自己“三观”的一部分。一个教师,他的教育思考,他的教育理念,必然影响着他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首先必须怀一颗感恩的心,首先必须是一个感恩的老师,去对待学生,去对待这个世界,发光发热,最后才可能指引着学生,带领着学生,走向感恩的彼岸。

父母把孩子养育大,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但咱们中国人生性含蓄内敛,不大愿意跟孩子提这些。养育之恩,只是一些模糊的概念。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需要事实来支撑,需要故事来支撑才会深刻,才会激动、感动、感恩。我的作文课,会安排学生写采访记。同学们,回家去,打盆热水,帮你爹娘洗洗脚,让他们从一天的劳累中轻松下来,然后立正站在父母面前,弯腰鞠躬,心怀虔诚,请父母讲讲,养育自己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发生的点滴,用心记下来,写成作文,和老师分享,和同学们分享。唯有了解和理解,才可能生出敬意和感恩之心来。

说一点不是题外话的题外话,在家庭里,我培养我孙儿学会感恩,做这样几件事情:首先是面对一桌饭菜,背诵感恩词。这是神圣的时刻,这是庄严的仪式,他背诵感恩词时,我端坐在椅子上,认真倾听,眼神配合;其次是,拿东西给长辈,腰要微弯,两手并举,奉上;再其次是要把“请”“谢谢”经常挂在嘴边,不论求谁帮助自己,都要尊称于前。得到别人帮助,哪怕只是人家帮自己取来一样玩具,也要谢谢。野蛮人和文明人的标志,首先表现在语言上。野蛮人满嘴脏话,骂骂咧咧,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文明人,温文尔雅,轻言细语,听到粗俗粗鲁,就会脸热,感到害羞。到这一步,学生就会庆幸自己在学校接受教育,是个读书人出身,没有沾染了流气和邪气。


作者:李本聪,男,泸西县中枢镇石洞小学教师,副高职称。云南省特级教师。自幼患有小儿麻痹,坐轮椅上下班,担任过21年小学副校长。先后在国家、省、州、县级教育刊物上发表教研文章二百余篇。出版86万字教育专著《做个爱思考的老师》。

“雁过留痕,风过留声。”请留下一点痕迹呗,您的点赞、留言、想法都让这个世界有了更多的声音。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