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翻翻高

你如何想决定了你如何做

翻翻高  · 简书  ·  · 2019-04-18 15:51

【21天精力升级课·第2.4讲学习日志】

这是2019年4月18日“崔律精时力”之“21天精力升级课”第2.4讲(中期充电篇:脑力与音乐)的学习日志。

1.我今天的收获:(旧知VS新知)

1)昨日回顾挖宝

①@李霞的挖宝逻辑 看到不同日志内容中相同的点,比如对比概念,实践应用等,据此从我出发,聊共鸣,抓内化和丰富实践方式等。对新课的吸收逻辑:为什么,以及如何去做。

②崔律解读希珂米过去实践过零秒思考记笔记,三天后就没有然后。为什么会这样呢?有可能是过去更关注如何去做,具体的操作步骤。而崔律的课程首先重点强调了为什么要用文字整理思考,强调的是用文字整理思考这种做法的背后逻辑(原理)

背后逻辑(重述练习):

其一:把大脑里的思绪、事情及想法挪动存放位置

通过做笔记,用文字把大脑里的想法都写出来,可以清空大脑,想法呈现在纸面相当于存储到外部存储器中。

通过短时快速不断的书写,把那些在意而又不明确的想法也给挪出来。把那些尚待解决的事情都记录下来。

其二:大脑的思绪、事情及想法被清,运转速度加快。

其三:思绪、事情及想法可视化,帮助大脑自动深入思考。

想法呈现在纸面后,大脑会自动进行归类整理,初步地逻辑分析。

③@hu_ying 新事物需要我们自己主动去尝试练习。拿从前大家不习惯电脑打字类比现在不习惯口诉录入,促动我们接受新事物好的方面。

2)今日课程:脑力与音乐

1)背后逻辑:

①一次只做一件事,做什么事情就想什么事情,会让内心更平静、更从容,去享受其中,在喧嚣的世界里保持一份禅定。

②大脑处理的信息中70%来自于眼睛,剩下的30%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耳朵,做一件事的同时总要听点什么同样会干扰大脑。

③真正的时间管理不是要把24小时分分钟填满,而是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创造更大的效果。精时力的好习惯在于该做任务的时侯做任务,该提升精力的时侯提升精力。

2)为大脑留白

不要用信息把大脑塞满,为大脑留白,或任大脑漫无目的的活动(创意和灵感在此时会生发),或专注的思考一个问题(崔律在火车等路途上思考问题做大决定)。

应用思考:

①耐住寂寞,尤其下午做饭的时侯总想要听点什么。

②做什么就想什么,尤其不要做着孩子的事,想着自己的事。

3)发挥音乐对脑力的作用

①缓解重复枯燥工作的不良状态,更快地完成任务。(听纯音乐或熟悉的音乐,新音乐特别是带歌词的会刺激大脑分散注意力)

应用思考:插画练笔,比如练习画圈的时侯可以听音乐或者听小说。

②费脑力,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任务,关掉音乐

应用思考:写日志时不能听音乐。

③做创造性工作时,可以来点儿背景音乐,激发创意。

应用思考:思考插画主题或者元素的时侯或许可以试试听听音乐。

④对于专家来说,来点音乐对擅长的工作或有挑战的工作更有效。(作为知识点了解,暂时用不上)

3)小剧场·父母的养育方式对孩子智力的影响

复述新知:

①父母的思维方式影响孩子的思维成长。

精英父母会注重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培养孩子善于提问、善于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培养的能力都指向于未来成为更专业人士或高级管理人员或者高精尖人才,提炼高标杆人士的素质。相反,普通父母则在塑造未来的工人,培养孩子听话守规矩等。

②父母与孩子不同的谈话方式影响孩子的成长

精英父母绘画更多的时间和子女谈话,比如母亲会多孩子说很多话,不断告诉孩子她对这个时间的看法、她自己的经历和情绪,并询问孩子的需要和爱好。普通父母谈话少,开口大多是命令。

③给孩子自主参与讨论的机会

精英父母会让孩子加入家庭讨论,并鼓励孩子思考及发表看法。普通父母只顾自己聊自己的。

延伸思考:

①其中“对孩子说很多话”,“注意扩大孩子的词汇量”。这点在阅读理解课时,崔律有提到过通过丰富语言(词汇)来提升思维能力。

我最近写日志以及看小伙伴的日志对比中有一个感触:优秀的日志语言都很丰富,措辞和表达方式新颖。同样的知识点在他们的表达方式下变得不一样更有深度,也更有助于应用。

我能感觉到自己的表达方式很僵化呆板,所以我的思维也是受限的,于是我会刻意让自己尽量多的去写,尽量具体的去描述我的吸收到的知识,所以最近这期课程的日志花费的时间都在1.5小时甚至之上。会尝试发现他人的词语或者句式。比如昨天日志中发现@邱风起兮白云飞的句式:……是一回事,……又是另一回事。

②思维方式是影响行为方式的根本

我相信如果普通父母也希望教育孩子变得更好,更专业。但他们的思维局限在那里,眼界在那里,教育方式也就在那里。

崔律的课程更注重认知的改变,然后才是行动的改变。其用意也是希望我们从思维上先改变自己,接受某个新逻辑,然后再去实践。

说说我最近思维方式的小进步,我觉得很大作用归功于前一阵子大石头鸡汤,崔律课上帮我解答的一个疑问(原理是分步骤解决问题),以及我本期课程第一节日志中的逻辑学习(发现本质问题再找办法),最近我对问题不像从前那样只是忧虑和畏难了,会尝试找问题点,找本质问题,会激励自己问题总会有办法解决,会迈开腿打开解决的第一关难题。

2.今日的实践&实践中的亮点:

1)梳理平时同时会开的声音:经济之声广播、音乐之声广播、听小说,波波有理,做饭时、家务或者吃饭时会听。日后尽量避免,这个时间段可以尝试多和盼盼聊天,讲讲我的故事。

2)用了5分45秒,写了6张纸,练习用文字清空大脑梳理思考。被盼盼干扰没有完整10分钟书写,陪他的一小会自动在脑袋里拎想法然后思考,比如我希望得到一些生活上的帮助,是我的需求。老人对我们提供帮助确实是她们的权力,即使道义和情理上都需要,也取决于她们的选择。我的需求不仅仅是只有她们能满足。

3)平时听音乐基本很少,计划尝试在插画练习的时侯听听音乐。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4.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