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啥推荐读物
专栏名称: 屿木
大道至简
今天看啥  ›  专栏  ›  屿木

《禅宗证悟精义》章小结(转载)

屿木  · 简书  ·  · 2018-04-29 16:12

        第一、佛教认为,宇宙万有皆无实性,是幻有,唯有心之本源是真实之恒在。禅宗修持,直指人心,识自本源,见性成佛,故称径截顿门。开悟所见之清净心体,即是在破初关——心迹未圆,亦是法身固有特性——虚豁融透的真实展现。尔后的修持,皆以所见之心体为中心。初则专注心体,待虚透之性渐趋敦厚、充实、莹洁、透彻知体合一后,即行心为主宰之功,以心体融贯周身,融透万物,达一灵炯炯、光透万象境地。禅宗的殊胜也正在开悟后“逆入”而修,确有“倒驾慈航”之势。

        第二、开悟后之修,先要“大死一番”,绝气息,灭识量分别心,使妄想息止,习气消弭,从而完成对“识阴”、“行阴”、“想阴”之尽修。当行融形身万物之功候,则可完成“受阴”、“色阴”之尽修。此修程与教门禅依“色受想行识”五阴顺序依次“阴尽”之顺序,恰成相反。

        第三、开悟后依心体而修,则妄想无由生,习气无由起,即使升起,一觉即无,无后仍归于体,念念在体,虽念而无念,保持“始觉”与“本觉”之稳定和合,最后“本觉”之体圆现无隐,则本来初心明露无遗矣。

        第四、怀海禅师之“三句教”是禅修宝筏与指南。未悟者以之指导事修,依之而行,心口相应,亦能成圣;已开悟者依之而修,则能速证菩提。其初善之住善,可以是事之止恶行善,亦可以是悟后之守清净体;其中善之不依住于善,即是前者所行之善,不再刻意去做,但又无违于善;其后善之“亦不作不依住解”,即所行之善已成习惯。最后之“亦不作无不依住解”,则成自然而然也。其中、后之善,与儒家修证之“大而化之谓圣,圣而不可测谓之神”相似。

          第五、禅修是一长期奋进的过程,但其开悟之时,则是“时节因缘”俱备,各种因素都可成为开悟的引发条件。每个人都有开悟的可能,与儒家的“人人可以为尧舜”,同一旨趣。

        第六、禅宗悟后的休歇工夫,要求“死透”、“静极”,对复现心清净体之本具之虚净原貌较彻底。故般若发用也较完全,故聪睿智慧,开发神通,掌握生死较儒家为优,唯失却生死、万物生机之气是其不足。


摘自《传统修身法理》第471--472页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