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萧公子的人生笔录

想要人生突围,真的是件九死一生的事情

萧公子的人生笔录  · 简书  ·  · 2018-11-05 23:50

昨天看了一篇王耳朵先生的公众号文章《30岁后的终极使命,是接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后很有感触。


明年我也是而立之年了,想到30岁就有一种莫名的焦虑感。30岁,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是一个分水岭了,是骡子是马早就已经明明白白了。而对我来说,瞎折腾了几年还是一无所有,也许真的是要学会接受现实,承认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20来岁,我还有一种迷茫感,而现在越来越不觉得迷茫了。做着一样可以望到尽头的工作,没了对生活的冲动,有的只是一颗安于现状追求平稳的心。


一个人若没有了对人生的迷茫,每天过着波澜不惊的日子,那么他一定已经接受了现实,承认了自己的无能为力。


可是,我们除了接受是不是还应该反思为什么我们不能成为那个百里挑一越来越好的人呢?我不知道其他人为什么没有在三十岁前获得突围,但从我的成长历程来看,没有获得突破的原因在自己。


[if !supportLists]1.     [endif]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我从小到大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对什么感兴趣?该过一种怎样的人生等,所以我的成长过程一直带着迷茫。


上学的时候只知道自己要读书,但是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想上什么样的大学。当学习缺乏明确的目标是很难获得突破的;


念大学后不知道自己将来想从事什么的工作,十年后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于是造成了现在很被动的局面,三十岁了,思维眼界和格局还是如此的狭隘。


当一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时,生活会大打折扣,很难过好自己的一生。



[if !supportLists]2.   [endif]对自己不够狠,缺乏背水一战的勇气和决心


高三那年我没有考上本科,高四那年我还是没有考上本科;可是,我的一位初中同学,通过高四补习一年考上了中山大学;我的高四的补习班,有同学考上了北大。为什么他们可以做到,而我不能?


现在上着班,当每天做着无穷无尽的工作,加着看不到尽头的班时我都会很傻逼的骂自己:“如果我念书的时候能够像现在这样努力,怎么会混到现在这个地步呢?”


如果,然而现实没有如果,所有的如果其实都是对自己不够狠,你对自己有多狠,你才会走得有多远。从某种程度上说,对自己狠的程度决定了你突围而出的速度。


这里的狠不是说你天天熬夜去做一件事,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可以放弃其他一切,全身心投入到这个目标之中。


人若不能苦一阵子,那你就必须仍受苦一辈子。可怕的是,绝大多数人宁愿吃苦一辈子,也不愿吃一阵子的苦,而这绝大多数就构成了生活中的普通人。



[if !supportLists]3.   [endif]没有方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可见“学”和“思”是相辅相成的。同样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其规律和方法,而我们很多人往往会不注重方法陷入低效的努力陷阱中。


比如说读书,2018年以前,我看书是这样的,从头看到尾,然后几个月都很难看完一本书,更可怕的是看完后,我还是不知所云,对自己的帮助机会为零。而当我掌握了读书的方法以后,我发现看书真的是一件最最享受的事情。


这件事情给我带来了一个启发,万事万物都有期规律和方法,我们在学习之前,应该学会这个领域的思维逻辑和规律,掌握这些才是真正的进入了这个领域。顺应规律才会促进成长,这可能就是“顺势而为”的真正含义吧。


虽然我们都是普通人,但是并不注定我们一辈子都是庸人,人人都可以实现突围,突围的真正含义其实就是过自己想过的人生,选择自己想好的生活。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