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娜娜love

2019-04-25

娜娜love  · 简书  ·  · 2019-04-25 21:49

    作意,谓能警心为性。于所缘境,引心为业。


——《成唯识论》




我们思考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叫“如理作意”,

一种叫“非理作意”。

前者就是按照佛法智慧去思维,

能带给我们力量和自在;

后者就是顺着烦恼去思维,

会给我们带来痛苦与困惑。

用哪种方式去思维,

是我们自己可以选择的,

内心是快乐还是痛苦,

就在于我们如何起心动念。


我们的心总是随境而转,

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心里就想什么,

而且容易与烦恼相应,

不容易随着我们听闻的佛法去思维。

要常常去三宝地、清净的环境,

多听闻正法、亲近善友,

尽量让自己多处于佛法的环境中,

并且听到的道理,

要用各种办法去忆持、记熟。


要常常去思维听闻的道理,

才能取代内心的非理作意。

我们总是对很多事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道理上虽然知道,

可是就是做不到,

这是因为,我们内心

根本没有去思维、串习那些

能够解决我们烦恼的道理,

而是一直在重复自己过去的思维模式,

就好比有了药没有吃,

反而一味哀叹“怎么办”。


要一点一点培养如理作意的习惯,

哪怕十次里面有一次,就要随喜自己。

思想的列车不是那么容易改变方向的,

转弯的力量要慢慢积累。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