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阿栈

《水形物语》:爱情物语,孤独诗学

阿栈  · 简书  ·  · 2018-03-19 22:19
《水形物语》

3月获奖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水形物语》,讲述的是一个诗意又普通,真诚又套路的人鱼爱情故事。

有些观众喜欢影片浪漫唯美的抒情色调,有些观众则讨厌影片烂俗无趣的传统旧梗,也因此影片总体评价相对来说处于一般水准。

影片没有特别出彩的创意或者剧情架构,但也没有生硬尴尬的硬伤,但影片在隐喻叙事和唯美画面上都达到很高的水准,带给观众独特的审美感受和情绪感染,加之电影里设置的诸多政治正确因素,也使这部影片虽然平凡但却并不简单。

图片  网络

爱情自然是《水形物语》里最美的那闪星光。

不同于往常的人鱼恋设置,影片里没有娇美动人的美人鱼,而是一条看似怪物但拥有人体四肢的人形鱼,客观来说这个造型还是挺丑的,但大眼睛扑棱棱的很生动。

男主不靠美貌,女主也不靠美貌,女主的设置还是一个相对残缺的人物形象。

影片里女主艾丽莎是一个哑巴,她不年轻也不漂亮,只是一个日复一日一直在同一个地方打扫卫生的清洁员,典型的社会边缘人物。男女主角都没有令人心生幻想的闪耀光环(噢不对男主角是可以治脱发的神啊),但共同演绎出一场极尽幻想的爱情。

图片  网络

隐喻与叙事

《水形物语》在叙事过程里具有很多隐喻与铺垫,各个人物设置也都具有其独特的寓意。

艾丽莎乍看不过是社会底层劳动人民,和她接触相处的朋友也都是同一阶级人群,落魄老头吉尔斯和黑人清洁工泽尔达,他们是她仅有的朋友,也都是身处低贱却心怀善意的人。

吉尔斯是一个同性恋,电影没有直接点明这个身份,但影片给出吉尔斯冰箱里放满自己不爱吃的派的镜头,已经喻示着吉尔斯有某些难言之隐。

后来到吉尔斯与酒店老板的交流中,观众又看见那个熟悉的派,才意识到吉尔斯其实对老板一直暗藏情愫,类似这种铺垫呼应的情节在影片里还有好一些。

如艾丽莎脖子上的三道伤痕,影片一开始就给了特写,而后又提到过,让观众意识到这三道伤痕可能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果然片尾时,艾丽莎在水底时,伤痕出长出了腮,这也与影片之前的伏笔切合。再如艾丽莎的服装变化,因为爱情的原因,艾丽莎身上的红色调越来越多,隔着屏幕也感受得到她沉溺其中的快乐与幸福。

这种切合能够使剧情的发展一直处在有点出乎意料但又合情合理的感觉之中。除了这种情节推动上的伏笔,还有人物形象设置以及情感上的铺垫。

女主艾丽莎孤独寂寞,与她为伴的只有同样孤独的老人,一起过着贫穷卑微的生活。看起来艾丽莎似乎应该是一个谨言慎行战战兢兢的小人物,但她的言行渐渐打破了我的先预测。

图片  网络


艾丽莎性格上根本不是一个懦弱的人,相反她大胆坚强,爱憎分明,身处泥沼却拥有坚硬的身板与眼神。

在打扫到理查德被咬断的两根手指后面不改色地将其收拾进袋子里,在与理查德的接触中,她感受到对方的不敬与恶意后敢于向他投去蔑视冷漠的眼神,并在其威严下反复做出“Fuck you”手型,这种强韧刚硬的个性铺垫也使得艾丽莎在解救人鱼中所体现出的决绝和勇敢不会太突兀,因为是艾丽莎,所以她能够做出这种事,这是完全可信的。艾丽莎不会说话,在周围人叽叽喳喳地吵闹和争夺时,她安静地观看,也安静地捕捉,安静地下定决心。

艾丽莎教我们怎么优雅开骂


她的沉默不是虚弱的无能和卑怯,而蕴藏着巨大的力量,足以拯救自己和别人。

在情感上,艾丽莎虽然不年轻也不美,但她依然拥有强烈的欲望。

影片有大概两次的镜头是艾丽莎在浴缸中自慰的画面,那边煮着鸡蛋水在沸腾,这边艾丽莎在水里享受快感,后来她与人鱼的定情之物也是鸡蛋,这里水和鸡蛋也是个显然的符号隐喻了,前后照应彼此暗合,表征着爱与欲。

同时艾丽莎的强烈欲望也使得她后来对人鱼迅猛而至的爱情显得没有太生硬,这也是情感上具有缓冲作用的一个小铺垫了。

艾丽莎对人鱼炽烈的情感一触即发,因为她本身就是一个强烈渴望爱与被爱的女人,也因为此,有些评价认为这就是一个孤独女人饥不择食的故事。

这完全曲解了艾丽莎的情感,如果她真的饥不择食,那么在刚开始理查德对她表现出兴趣时,她就势必会投其所好迎面而上,而不是秉持着一种不屑一顾的冷漠态度。艾丽莎渴望的是真正的爱,当她与人鱼相处时,她感受到的是善与善之间的某种自然交会和融合,毕竟艾丽莎也算是某种人鱼的变体吧,同类之间的灵魂触碰也是很有诗意。

图片  网络

孤独诗学

其实电影的爱情故事是很俗套的,相对很多浪漫童话故事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新意,包括后来人鱼作为神的技能开挂我还觉得有点浮夸,毕竟之前都还是个小受,突然进阶成神了。

不过故事讲述得很细致唯美,总体观影还是很愉悦的。

电影最打动我的地方,其实是前半段对艾丽莎孤独的表现。

我前几天读了《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原著(是的我是电影和原著脑残粉),有一段对话当时看了挺感动:

“——你喜欢一个人待着?

——不,我不喜欢。没有人喜欢孤独,我只是已经学会了如何与它相处。”

作为人,离群的孤独并不是心所热忱的,在很多时候,选择孤独或者习惯孤独都是具有某种不得已的原因,就算再怎么清心寡欲的人,其内心也是渴望陪伴与爱的,这是人性本质的需求,是被爱的需求。

正如村上春树所言“看人看久了想看海,看海看久了想看人”,人没有办法长期孤绝。但孤绝又不意味着颓丧和不安,而是等待。

图片  网络


艾丽莎的孤独是带着诗意的,就算是自慰也是带着诗意的悲伤。

我记得当时看王家卫《堕落天使》,里面一个女杀手自慰的场面,暧昧的色调和扭曲的姿态,都在诉说入骨的孤独和悲哀,以及绝望凄凉的人物命运。

在《水形物语》里,艾丽莎则更怀有更多的希望,她的自慰与水煮鸡蛋的沸腾两相对照,在孤独寂寞之中又含着一种生活的热烈和一触即发的生命冲动,使得艾丽莎的人物形象更加有血有肉和丰满生动。

有评价说,这是一个真正的女人。是的,不记得是哪个作家说过,欲望才最能反映性格。

很多小细节也都是这种带着诗意孤独的氛围。比如艾丽莎一个人坐在电车上回家,她把帽子摘下来贴在窗上,然后把自己的脸贴在帽子上,画面色调整体偏暗,但窗外有隐隐的红色灯光。

这个镜头至少重复了两次。孤独就在这份沉默和灯光里寂静漂浮,像感伤又温柔的春夜雨水。

图片  网络


海德格尔说“,充满劳绩,人诗意地栖居在这个世界上”,电影在表现艾丽莎孤独人生时,也是这种淡然的诗意,没有刻意的夸张或者绝望的呐喊,而只是将平常生活中那些孤独又迷人的时刻捕捉在镜头里,我们一定也有过一个人在夜里坐车的孤独,也有过一个人在春天看花的孤独,一定也有过一个人在青色马路上行走的孤独,只是没有镜头来捕捉这些时刻,但我也想,也是这种美而伤的落寞。

太美了

太太太美了


我很喜欢电影表现艾丽莎的方式,也喜欢勇敢有主见的艾丽莎,她的爱真正是她自己争取而来的,面对爱她也不怯懦不矫情,在感受到自己的欲望之后直接就与人鱼赤裸相对了。画家画出艾丽莎与人鱼在浴室拥抱的那个场面,那一刻,艾丽莎的笑容是坚定而幸福的,是终于确认到至爱的那种幸福和快乐,也是不顾一切的孤绝和勇敢。

爱的眼神

图片  网络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