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EMQX

轻量级边缘计算 EMQ X Kuiper 与 Azure IoT Hub 集成方案

EMQX  · 掘金  ·  · 2019-11-21 12:15
阅读 5

轻量级边缘计算 EMQ X Kuiper 与 Azure IoT Hub 集成方案

背景

本文以一个常见的物联网使用场景为案例,介绍了如何利用边缘计算来实现对业务的快速、低成本和有效地处理。

在各类物联网项目中,比如智能楼宇项目,需要将楼宇的数据(比如电梯、燃气、水电等)进行采集和分析。一种解决方案是将所有的设备直接接入在云端的物联网平台,类似于像 Azure IoT Hub 或者 AWS IoT Hub。这种解决方案的问题在于,

  • 数据处理时延较长:通过 Internet 传输和云端的处理后返回给设备,所需时间较长
  • 数据传输和存储成本:通过 Internet 传输需要带宽,对于大规模连接的物联网项目来说,耗费的带宽会相当可观
  • 数据的安全性:有些物联网的数据会相当敏感,全部通过物联网传输的话会有风险

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业界提出了边缘计算的方案,边缘计算的核心就在于把数据进行就近处理,避免不必要的时延、成本和安全问题。

业务场景

假设现有一组设备,组中的每个设备有一个 id,通过 MQTT 协议往 MQTT 消息服务器上相应的主题发送数据。主题的设计如下,其中 {device_id} 为设备的 id。

devices/{device_id}/messages
复制代码

每个设备发送的数据格式为 JSON,发送的通过该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与湿度数据。

{
    "temperature": 30, 
    "humidity" : 20
}
复制代码

现在需要实时分析数据,并提出以下的需求:对每个设备的温度数据按照每 10 秒钟计算平均值(t_av),并且记下 10 秒钟内的最大值 (t_max)、最小值(t_min) 和数据条数(t_count),计算完毕后将这 4 个结果进行保存,以下为样例结果数据:

[
    {
        "device_id" : "1", "t_av" : 25,  "t_max" : 45, "t_min" : 5, "t_count" : 2
    },
    {
        "device_id" : "2", "t_av" : 25,  "t_max" : 45, "t_min" : 5, "t_count" : 2
    },
    ...
]
复制代码

方案介绍

如下图所示,采用边缘分析/流式数据处理的方式,在边缘端我们采用了 EMQ X 的方案,最后将计算结果输出到 Azure 的 IoT Hub 中。

  • EMQ X Edge 可以接入各种协议类型的设备,比如 MQTT、CoAP、LwM2M 等,这样用户可以不需要关心协议适配方面的问题;另外它本身也比较轻量级,适合部署在边缘设备上。
  • EMQ X Kuiper 是 EMQ 发布的基于 SQL 的轻量级边缘流式数据分析引擎,安装包只有约 7MB,非常适合于运行在边缘设备端
  • Azure IoT Hub 提供了比较全的设备接入和数据分析的方案,此处用于云端的结果数据接入,以及应用所需的结果数据分析

实现步骤

安装 EMQ X Edge & Kuiper

  • 写本文的时候,EMQ X Edge 的最新版本是4.0,用户可以通过 Docker 来安装和启动 EMQ X Edge

    # docker pull emqx/emqx-edge
    # docker run -d --name emqx -p 1883:1883  emqx/emqx-edge:latest
    # docker ps
    CONTAINER ID        IMAGE                   COMMAND                  CREATED             STATUS              PORTS                                                                                                           NAMES
    a348e3ac150c        emqx/emqx-edge:latest   "/usr/bin/docker-entr"   3 seconds ago       Up 2 seconds        4369/tcp, 5369/tcp, 6369/tcp, 8080/tcp, 8083-8084/tcp, 8883/tcp, 11883/tcp, 0.0.0.0:1883->1883/tcp, 18083/tcp   emqx
    复制代码

    用户可以通过 telnet 命令来判断是否启动成功,如下所示。

    # telnet localhost 1883
    Trying 127.0.0.1...
    Connected to localhost.
    Escape character is '^]'.
    复制代码
  • 安装、启动 Kuiper

    点击这里下载最新版 Kuiper,并解压。在写本文的时候,Kuiper 最新版本为 0.0.3。

    # unzip kuiper-linux-amd64-0.0.3.zip
    # cd kuiper
    # bin/server
    Serving Kuiper server on port 20498
    复制代码

    如果无法启动,请查看日志文件 log/stream.log

创建流

Kuiper 提供了一个命令用于管理流和规则,用户可以通过在命令行窗口中敲入 bin/cli 查看有哪些子命令及其帮助。cli 命令缺省连接的是本地的 Kuiper 服务器,cli 命令也可以连接到别的 Kuiper 服务器,用户可以在 etc/client.yaml配置文件中修改连接的 Kuiper 服务器。用户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命令行的信息,可以参考这里

创建流定义:创建流的目的是为了定义发送到该流上的数据格式,类似于在关系数据库中定义表的结构。 Kuiper 中所有支持的数据类型,可以参考这里

# cd kuiper
# bin/cli create stream demo '(temperature float, humidity bigint) WITH (FORMAT="JSON", DATASOURCE="devices/+/messages")'
复制代码

上述语句在 Kuiper 中创建了一个名为 demo 的流定义,包含了两个字段,分别为 temperature 和 humidity,数据源为订阅 MQTT 的主题 devices/+/messages,这里请注意采用了通配符 +,用于订阅不同设备的消息。该数据源所对应的 MQTT 服务器地址在配置文件 etc/mqtt_source.yaml中,可以根据所在的服务器地址进行配置。如下图所示,配置 servers 项目。

#Global MQTT configurations
default:
  qos: 1
  sharedsubscription: true
  servers: [tcp://127.0.0.1:1883]
复制代码

用户可以在命令行中敲入 describe 子命令来查看刚创建好的流定义。

# bin/cli describe stream demo
Connecting to 127.0.0.1:20498
Fields
--------------------------------------------------------------------------------
temperature	float
humidity	bigint

FORMAT: JSON
DATASOURCE: devices/+/messages
复制代码

数据业务逻辑处理

Kuiper 采用 SQL 实现业务逻辑,每10秒钟统计温度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和次数,并根据设备 ID 进行分组,实现的 SQL 如下所示。

SELECT avg(temperature) AS t_av, max(temperature) AS t_max, min(temperature) AS t_min, COUNT(*) As t_count, split_value(mqtt(topic), "/", 1) AS device_id FROM demo GROUP BY device_id, TUMBLINGWINDOW(ss, 10)
复制代码

这里的 SQL 用了四个聚合函数,用于统计在10秒钟窗口期内的相关值。

  • avg:平均值
  • max:最大值
  • min:最小值
  • count:计数

另外还使用了两个基本的函数

  • mqtt:消息中取出 MQTT 协议的信息,mqtt(topic) 就是取得当前取得消息的主题名称
  • split_value:该函数将第一个参数使用第二个参数进行分割,然后第三个参数指定下标,取得分割后的值。所以函数 split_value("devices/001/messages", "/", 1)调用就返回001

GROUP BY 跟的是分组的字段,分别为计算字段 device_id;时间窗口 TUMBLINGWINDOW(ss, 10),该时间窗口的含义为每10秒钟生成一批统计数据。

调试 SQL

在正式写规则之前,我们需要对规则进行调试,Kuiper 提供了 SQL 的调试工具,可以让用户非常方便地对 SQL 进行调试。

  • 进入 kuiper 安装目录,并运行 bin/cli query

  • 在出现的命令行提示符中输入前面准备好的 SQL 语句。

    # bin/cli query
    Connecting to 127.0.0.1:20498
    kuiper > SELECT avg(temperature) AS t_av, max(temperature) AS t_max, min(temperature) AS t_min, COUNT(*) As t_count, split_value(mqtt(topic), "/", 1) AS device_id FROM demo GROUP BY device_id, TUMBLINGWINDOW(ss, 10)
    query is submit successfully.
    kuiper >
    复制代码

    在日志文件 log/stream.log 中,可以看到创建了一个名为 internal-kuiper_query_rule 的临时规则。

    ...
    time="2019-11-12T11:56:10+08:00" level=info msg="The connection to server tcp://10.211.55.6:1883 was established successfully" rule=internal-kuiper_query_rule
    time="2019-11-12T11:56:10+08:00" level=info msg="Successfully subscribe to topic devices/+/messages" rule=internal-kuiper_query_rule
    复制代码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名为 internal-kuiper_query_rule 的规则是通过 query 创建的,服务器端每5秒钟会检测一下 query 客户端是否在线,如果query 客户端发现有超过10秒钟没有反应(比如被关闭),那么这个内部创建的 internal-kuiper_query_rule 规则会被自动删除,被删除的时候在日志文件中会打印如下的信息。

    ...
    time="2019-11-12T12:04:08+08:00" level=info msg="The client seems no longer fetch the query result, stop the query now."
    time="2019-11-12T12:04:08+08:00" level=info msg="stop the query."
    time="2019-11-12T12:04:08+08:00" level=info msg="unary operator project cancelling...." rule=internal-kuiper_query_rule
    ...
    复制代码
  • 发送测试数据

    通过任何的测试工具,向 EMQ X Edge 发送以下的测试数据。笔者在测试过程中用的是 JMeter 的 MQTT 插件,因为基于 JMeter 可以做一些比较灵活的自动数据生成,业务逻辑控制,以及大量设备的模拟等。用户也可以直接使用 mosquitto 等其它客户端进行模拟。

    • 主题:devices/$device_id/messages,其中$device_id 为下面数据中的第一列
    • 消息:{"temperature": $temperature, "humidity" : $humidity}, 其中$temperature$humidity 分别为下面数据中的第二列和第三列
    #device_id, temperature, humidity
    1,20,30
    2,31,40
    1,35,50
    2,20,30
    1,80,90
    2,45,20
    1,10,90
    2,12,30
    1,65,35
    2,55,32
    复制代码

    我们可以发现发送了模拟数据后,在 query 客户端命令行里在两个10秒的时间窗口里打印了两组数据。这里输出的结果条数跟用户发送数据的频率有关系,如果 Kuiper 在一个时间窗口内接受到所有的数据,那么只打印一条结果。

    kuiper > [{"device_id":"1","t_av":45,"t_count":3,"t_max":80,"t_min":20},{"device_id":"2","t_av":25.5,"t_count":2,"t_max":31,"t_min":20}]
    
    [{"device_id":"2","t_av":37.333333333333336,"t_count":3,"t_max":55,"t_min":12},{"device_id":"1","t_av":37.5,"t_count":2,"t_max":65,"t_min":10}]
    复制代码

创建、提交规则

完成了 SQL 的调试之后,开始配置规则文件,将结果数据通过 Kuiper 的 MQTT Sink 发送到远程的 Azure IoT Hub 中。 在 Azure IoT Hub 中,用户需要先创建好以下内容,

  • IoT Hub:本文创建的名称为 rockydemo,用于接入设备
  • IoT Device:代表了一个设备,此处为处理设备数据的网关,该网关安装了 Kuiper,网关在把相关相关数据处理完毕后,将结果发送到 Azure 云端
  • 设备连接用户名和密码:请参考 Azure 相关的文档了解 Azure IoT MQTT 连接的用户名和密码;关于生成 SAS Token,用户可以参考此文档

如下图所示,在 Azure IoT Hub 中创建完成的相关设备。

编写 Kuiper 规则文件

规则文件是一个文本文件,描述了业务处理的逻辑(前面已经调试好的 SQL 语句),以及 sink 的配置(消息处理结果的发送目的地)。连接 Azure IoT Hub 的大部分信息都已经在前文中描述,需要注意是必须设置 protocol_version 的值为 3.1.1,而不能为 3.1

{
  "sql": "SELECT avg(temperature) AS t_av, max(temperature) AS t_max, min(temperature) AS t_min, COUNT(*) As t_count, split_value(mqtt(topic), \"/\", 1) AS device_id FROM demo GROUP BY device_id, TUMBLINGWINDOW(ss, 10)",
  "actions": [
    {
      "log": {}
    },
    {
      "mqtt": {
        "server": "ssl://rockydemo.azure-devices.net:8883",
        "topic": "devices/demo_001/messages/events/",
        "protocol_version": "3.1.1",
        "qos": 1,
        "clientId": "demo_001",
        "username": "rockydemo.azure-devices.net/demo_001/?api-version=2018-06-30",
        "password": "SharedAccessSignature sr=*******************"
      }
    }
  ]
}
复制代码

通过 Kuiper 命令行创建规则

# bin/cli create rule rule1 -f rule1.txt
Connecting to 127.0.0.1:20498
Creating a new rule from file rule1.txt. 
Rule rule1 was created.
复制代码

在日志文件中可以查看规则的运行连接情况,如果配置项都正确的话,应该可以看到到 Azure IoT Hub 的连接建立成功。

......
time="2019-11-12T14:30:34+08:00" level=info msg="The connection to server tcp://10.211.55.6:1883 was established successfully" rule=rule1
time="2019-11-12T14:30:34+08:00" level=info msg="Successfully subscribe to topic devices/+/messages" rule=rule1
time="2019-11-12T14:30:35+08:00" level=info msg="The connection to server ssl://rockydemo.azure-devices.net:8883 was established successfully" rule=rule1
......
复制代码
  • 通过命令 az iot hub monitor-events -n rockydemo 启动 Azure IoT Hub 监控,并往本地的 EMQ X Edge 上发送跟调试 SQL 语句一样的模拟数据。经过 Kuiper 处理后,相应的处理结果被发送到了 Azure IoT Hub 中。

    #az iot hub monitor-events -n rockydemo
    Starting event monitor, use ctrl-c to stop...
    {
        "event": {
            "origin": "demo_001",
            "payload": "[{\"device_id\":\"2\",\"t_av\":32,\"t_count\":3,\"t_max\":45,\"t_min\":20},{\"device_id\":\"1\",\"t_av\":45,\"t_count\":3,\"t_max\":80,\"t_min\":20}]"
        }
    }
    {
        "event": {
            "origin": "demo_001",
            "payload": "[{\"device_id\":\"2\",\"t_av\":33.5,\"t_count\":2,\"t_max\":55,\"t_min\":12},{\"device_id\":\"1\",\"t_av\":37.5,\"t_count\":2,\"t_max\":65,\"t_min\":10}]"
        }
    }
    复制代码

总结

通过本文,读者可以了解到利用 EMQ X 在边缘端的解决方案可以非常快速、灵活地开发出基于边缘数据分析的系统,实现数据低时延、低成本和安全的处理。Azure IoT 也提供了 IoT Edge 方案,与 Azure 的方案相比,

  • Kuiper 的运行时非常轻量级;Azure IoT Edge 方案需要提供相关语言的运行时,安装包相对来说会比较大。
  • Kuiper 基于 SQL 实现业务逻辑的实现方式更加快速简单,对复杂的业务逻辑处理缺乏一定的灵活性;Azure IoT Edge 在业务实现的灵活度上相对来说更佳。
  • Kuiper 在与第三方的 IoT Hub 进行集成的时候灵活性更好。Azure IoT Edge 一般只跟 Azure IoT Hub 进行对接。

如果有兴趣了解更多关于边缘流式数据分析的内容,请参考 Kuiper 开源项目


更多信息请访问我们的官网 emqx.io,或关注我们的开源项目 github.com/emqx/emqx ,详细文档请访问 官方文档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